科研产出
桑蓟马种群动态及异色瓢虫对其的捕食功能反应
《蚕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桑蓟马在桑树上的种群活动情况以及异色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能力。采用5点取样,使用盘拍法对桑树上的桑蓟马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在室内选取异色瓢虫2龄幼虫和3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开展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桑蓟马发生高峰期与桑树生长旺盛期一致,即在4月下旬至5月桑蓟马数量迅速增加。桑蓟马若虫数量在发生早期、主要发生期和发生晚期,均要高于桑蓟马成虫,若虫最高数量为103.49头/枝。异色瓢虫对桑蓟马若虫和成虫的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桑蓟马相同龄期时,异色瓢虫3龄幼虫的控制能力大于2龄幼虫,异色瓢虫3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上限最高为416.67头。异色瓢虫2龄幼虫对桑蓟马成虫的捕食上限最低为104.17头,异色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数量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异色瓢虫对桑蓟马具有较强的捕食潜力,并且对桑蓟马若虫的捕食数量高于对桑蓟马成虫的捕食数量。本研究可为采用异色瓢虫对桑蓟马进行生物防治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6年-2019年采用马来氏网监测昆明晋宁区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半闭弯尾姬蜂与小菜蛾具有跟随现象。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全年有1~2个发生高峰期,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出现峰值滞后小菜蛾成虫峰值20~32 d。2016年-2019年半闭弯尾姬蜂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12日-8月30日、7月2日-8月21日、6月30日-8月31日、5月20日-6月10日,夏秋季寄生率明显高于冬春季,7月15日-10月30日半闭弯尾姬蜂寄生率在42.00%~87.21%,春季至夏初田间半闭弯尾姬蜂数量和寄生率较低,夏秋季是人工田间释放半闭弯尾姬蜂的最佳时期,研究结果为半闭弯尾姬蜂田间保护应用提供依据。
丽江乡级行政区域内总花扁核木表型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为了探寻总花扁核木在云南丽江地区引种失败的原因,将总花扁核木居群按乡(镇)级进行归类,参试的103个居群可细分成14个乡(镇).探讨了同一乡(镇)级单元下总花扁核木种子纵径、横径、侧径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在同一乡(镇)级单元背景下,总花扁核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但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方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表型分化系数最小为99.90%,最大为100.00%,且对表型分化系数具有重要贡献的是居群间的方差分量.由于同一乡(镇)级单元具有相似的气候、海拔、光照、水分等条件,因此上述结果说明在同一乡(镇)级单元下各居群间存在明显的生殖隔离,产生这种现象可能与土壤微环境有关.
白背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的发生特征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稻区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和蜘蛛发生动态的影响,以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云恢290’‘文稻11号’‘红香软7号’为供试品种,‘Taichung Native 1’(TN1)为感虫对照,系统调查了白背飞虱、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种群田间发生量。结果表明:大田期3个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田间虫量均略超过‘TN1’,表现为感虫;水稻分蘖期白背飞虱的峰期虫量2 500~3 863头/百丛,其中低龄若虫占80%以上。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黑肩绿盲蝽发生高峰期比白背飞虱滞后1周,而蜘蛛田间种群数量随生育期逐渐上升,在水稻成熟期达最大值。在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益害比接近1∶40。分蘖期低龄若虫对后期的发生量有重要影响,是防治关键期;水稻拔节期至蜡熟期可充分利用黑肩绿盲蝽、蜘蛛等天敌对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
同质环境条件下滇牡丹表型变异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摘要:利用2年生滇牡丹实生苗的13个表型性状,系统揭示不同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同质环境条件下,1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99.57%,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的方差分量占82.76%,居群内表型分化系数的方差分量占0.32%。居群间的表型变异明显大于居群群内的表型变异,表明居群间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已有的研究中,天然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98.51%,其中,居群间的表型变异为48.87%,居群内的表型变异为0.59%。相比而言,同质环境条件下,居群间的表型变异更大,居群内的表型变异更小。这一现象表明,引种驯化栽培后,居群内表型性状更加趋于稳定,居群间表型性状的差别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建立核心种质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性诱剂监测云南秋冬季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活动特征
《环境昆虫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闪讯TELE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成虫秋冬季活动特征(种群动态、活动日节律)及与田间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都属于草地贪夜蛾的常年发生危害区,2019月8月1日-12月31日在各监测点均诱集到草地贪夜蛾,诱蛾量差异较大,总诱蛾量为滇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在滇南、滇中冬玉米种植区诱蛾量高,日均诱蛾量分别为9.42头、8.54头,高峰期出现在8月17日和9月19日,诱蛾量85头、146头;在滇西南冬玉米零星种植区,田间湿度大,诱蛾量低,日均诱蛾量为1.21头,高峰期出现在12月23日,诱蛾量26头;在滇东北非冬玉米种植区,诱蛾量不高,日均诱蛾量4.47头/d,高峰期出现在9月28日,诱蛾量142头;雄蛾日活动节律表现为"早晚双峰型",18∶00-03∶00和07∶00-11∶00,高峰期分别占总诱蛾量的60.79%和24.97%,成虫活动高峰期诱蛾量与空气的温湿度有微弱的相关性,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0.14<0.3,P=0.00<0.01,与湿度度的相关系数|r|=0.07<0.3,P=0.04<0.05。研究结果为改进草地贪夜蛾的性诱剂监测方法和完善成虫诱杀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及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蝴蝶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受关注的类群和环境指示生物之一,其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能快速地反映环境的状况.哀牢山和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资源, 2016-2018年在这两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蝴蝶资源及其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蝴蝶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且哀牢山蝴蝶多样性较无量山丰富.哀牢山共观测记录5科83属149种,该地蝴蝶Shannon-Wiener指数(H′s)为3.92,物种丰富度为16.36,Simpson指数为0.97;景东县无量山样区共记录蝴蝶5科88属143种,Shannon-Wiener指数(H′s)为3.64,物种丰富度为15.04,Simpson指数为0.96.哀牢山、无量山两个样区共有5科99属178种蝴蝶.生境分析表明两地蝴蝶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哀牢山蝴蝶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 m以下,而无量山蝴蝶主要分布在1,100–1,400m之间.调查时段分析表明,两地蝴蝶主要分布在5–9月,哀牢山8月蝴蝶种类较丰富,而无量山9月蝴蝶种类较丰富.年份分析表明,哀牢山、无量山两地均以2016年蝴蝶多样性最丰富,这与适宜的气候及较弱的人为干扰有密切的关系.两地蝴蝶群落为中等相似,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64,共有种有114种(64.05%).鉴于无量山、哀牢山蝴蝶多样性较丰富,且有13种近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和56种个体数极低(≤10头)的未列入红色名录的物种,因此蝴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 蝴蝶 新平县哀牢山 景东县无量山 种群动态 生物多样性
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_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_(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_(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昆明红火蚁种群发生特征
《生物安全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2013年10月云南省元谋县首次发现红火蚁。掌握红火蚁蚁巢各品级发生动态,能为当地红火蚁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5年1—12月,在昆明宜良县对红火蚁蚁巢取样、分离,红火蚁取样、称重,统计红火蚁各品级的头数。【结果】地上蚁巢红火蚁蚁群数量发生高峰期在8—9月,其次是3—4月。蚁后数量比例高峰在3—4月;有翅雌蚁比例高峰在4月,其次是7月;有翅雄蚁比例高峰的在5月,其次是9月;生殖蚁幼虫和蛹比例高峰的3、4和12月。地上蚁巢工蚁、兵蚁、职能蚁幼虫和蛹数量发生的高峰期在8—9月,发生小高峰期在4月。【结论】昆明红火蚁蚁群数量动态有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8—9月,以职能蚁防治为主;第二个蜂值3—4月,以生殖蚁和职能蚁防治为主。该结果为昆明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