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opulation(模糊匹配)
82条记录
云南泸定百合种质资源及表型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关键词: 泸定百合 种质资源 居群 表型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西北不同居群牡丹种子性状综合评估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从与牡丹籽油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种子性状着手,借助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了11个野生牡丹居群的优劣,以及12个种子性状与样方内种子产量的关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居群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88.40%,居群间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80.57%,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单荚种子数、种子重在居群间方差分量百分比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维西县维登山加村和玉龙县大平坝居群在种子重、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单荚重、单荚种子数方面都显著高于其他居群,中甸县格咱冲古村居群和剑川县干禾村居群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龙县大平坝居群始终是优势居群,维西县维登山加村居群的优势被削弱,中甸县格咱冲古村和剑川县干禾村居群的优势开始显现。从样方种子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与样方内种子产量关联最大的几个性状是单荚总数、荚果总数、单荚种子数,而种子横径、种子重等指标明显被弱化了,在今后培育新品种过程中,在荚果选择方面,应优选单株荚果多、单果结荚数大的材料;在种子性状方面,种子饱满程度要注重培养种子横径,提高种子重。

关键词: 滇西北 居群 牡丹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及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 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 kg/667 m~2。

关键词: 直播稻 施肥方式 密度 产量 群体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3个甘蔗品种的芽库特征

热带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研究了甘蔗芽库基本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田间甘蔗芽库与其种群更新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与依据。选取23个常见甘蔗栽培品种,调查其第一年宿根的芽库形态及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23个品种的芽形态之间有显著差异,芽数量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位芽的数量上,但低位芽数量的差异不明显。不同甘蔗品种间芽库存在形态及数量上的差异,可作为不同品种种群动态变化预测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芽库 芽形态 芽数量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为了加强云南野生稻资源的保护,近年来,我们对云南野生稻资源开展了原生境保护(物理隔离方式和主流化方式)及非原生境保护(种质库、种质圃、细胞库和DNA库)等保护技术研究,明确了各种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保护了云南野生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了丰富的基因源。

关键词: 野生稻资源 居群 原生境保护 非原生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泸定百合8个野生居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常规压片法,对云南省境内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8个野生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野生泸定百合8个居群均为二倍体(2n=2x=24),染色体基数为12,共24条染色体,无B染色体;(2)核型类型均为3A,第1、2对染色体均为具中部(m)或近中部(sm)着丝点的大形染色体,且第1对染色体上均具有随体;(3)染色体长度比为1.64~2.26,平均臂比为6.43~8.22,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9.82%~81.77%。研究表明,泸定百合染色体数相对稳定,染色体变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变异,各个居群的染色体组成、随体数、随体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及核型不对称系数均有差异,泸定百合各居群间存在明显的核型多态性。

关键词: 泸定百合 居群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其种群消长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朱砂叶螨与桑蓟马是云南省蚕区桑树的主要害虫。连续6年调查了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种群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消长,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各调查年份桑园中2种害虫的种群在桑树上的空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朱砂叶螨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于枝条顶端往下的5~10位叶之间;而桑蓟马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集聚于枝条顶端嫩叶部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叶位的虫量与总虫量之间的关系:朱砂叶螨主要集中在第2、4、6和9叶位;而桑蓟马主要集中于第1、3、5和7叶位。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31和0.494,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521和0.509;二维(时空)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432和0.247,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软件拟合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量(y)与温湿度系数(RH/t)的数学模型方程分别为y=55 558.650e~(-3.491(RH/t))(F=49.470,R=0.643,P<0.001)和y=0.007e~(-2.412(RH/t))(F=49.081,R=0.642,P<0.001),有利于桑蓟马、朱砂叶螨种群增长的温湿度系数分别为3.5和2.5左右,而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环境均不利于2种害虫的种群增长。

关键词: 桑树害虫 朱砂叶螨 桑蓟马 生态位 种群 温度 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种群发生特征

生物安全学报 2016

摘要:【背景】2007年6月,云南省首次在嵩明县发现稻水象甲,为掌握其年发生世代、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越冬特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2008—2010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大桥村稻区稻水象甲的种群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每年4月初气温回升(4月气温9.0~24.1℃,均温16.1℃),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从稻田周边越冬场所迁移至稻埂或秧田取食杂草和秧苗。5月中旬,随水稻的移栽,迁移至大田为害并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取食水稻根系。6月中旬水稻分蘖期,幼虫发生量达到高峰,虫量为3.17~11.33头·丛-1;7月中下旬水稻孕穗期,也是形成土茧的高峰期,土茧量5.90~9.00头·丛-1;7月下旬—8月中旬水稻抽穗和扬花期,成虫大量出现,数量达0.21~4.85头·网-1;8月中旬水稻乳熟期,成虫逐渐迁移至稻田附近向阳坡面的田埂和沟埂上,主要集中在0~3 cm有杂草覆盖的浅土层越冬,直至翌年的4月底,最大越冬虫量98.33~266.00头·m-2。【结论与意义】稻水象甲在云南省嵩明县水稻区年发生1~1.5代;种群发生动态与水稻的生育期紧密相关,4月初越冬成虫为害秧苗,7月份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种群动态 越冬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经济活动对云南省印度块菌居群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印度块菌属云南分布较广且经济和生态价值较高的块菌之一。近20年的商业化盲目采集致使块菌植被、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块菌居群和产量明显减少,严重危及块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实地调查和综合前人报道,文章就农村经济活动对块菌资源濒危及其生境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合理保护块菌居群,建立与农林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经济活动 块菌 居群 对策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金铁锁居群药材质量的相关因子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对踏查的16个金铁锁居群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测定浸出物含量、土壤有效成分含量;收集16个居群的气象资料,应用相关及通径分析评价农艺性状间及农艺性状与浸出物含量间存在的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评价农艺性状与土壤有效成分和气象因子组成两套变量集合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存在着广泛的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重、一级分枝数、枝长和叶宽对浸出物含量有直接的正效应;土壤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气象因子与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可通过合理增加土壤中的速效磷及控制一定比例碱解氮含量,使叶片长度缩小,从而促进金铁锁内含物的积累,使浸出物含量有效提高;将土壤中的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调节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控制根粗增加根重,提高金铁锁药材质量;极端低温也会通过根重间接地影响浸出物含量;≥10℃积温能通过根重直接的影响浸出物含量。

关键词: 金铁锁 居群 典型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