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不同环境对二棱大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07
摘要:对2004至2007年云南省22品种次的二棱大麦在云南省(高、中、低)3个不同海拔环境下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有效穗、千粒重和生育期在不同环境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和株高差异不显著;平均产量在低海拔环境最高,高海拔环境下最低;在低海拔环境下,有效穗和千粒重都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环境,生育期在高海拔环境下最长,平均比低海拔环境下长2d。相关分析表明在高海拔环境下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为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且穗粒数与产量负相关;在中海拔环境下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低海拔环境下则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通径分析表明在中海拔环境下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余环境都是千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在高海拔环境下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关键词: 二棱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环境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RNAi载体无选择标记转化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Wester’的cruciferin启动子及NOS终止子构建了无选择标记基因且含有反义结构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的RNA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再生植株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高频率地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的研究与利用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是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的近缘物种。大刍草由于分蘖性、再生性强,适口性好,抗病虫害,生物学产量高,是草食畜、禽、鱼极佳的青饲料或青贮饲料。大刍草也是抗病、抗逆基因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可通过远缘杂交等方式将其导入栽培玉米中,利用此法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自交系和杂交种。


云南马铃薯块茎病虫害种类和分布
《云南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ssp.Tuberrosum L.)是全球继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统计数据,全球种植面积1930万hm2,总产量3.07亿t。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种植面积459.67万hm2,总产量1444万t(折粮)。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可大大提高选育效率。本文回顾了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现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程序。为加强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高单倍体诱导率,建立一套高效的单倍体加倍方法、揭示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诱导机制以及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的鉴别单倍体和双倍体的技术是目前极需解决的问题。单倍体诱导系已在玉米育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实践。


不同播期对红土晒烟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2004~2005年冬春季在保山怒江坝进行红土晒烟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红土晒烟肯那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下旬,最佳的移栽期在次年1月上旬,该播期栽的烟苗,田间长势整齐,烟丝品质好,经济效益高,调制期间降雨量少,随着移栽的提前或推迟,烟丝的品质和经济指标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