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582份云南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不仅在地州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县区间的多样性差异也较大,其中地州间的多样性以滇西南的临沧、思茅、滇西的大理和滇南的红河为富集地,其多样性指数在1.2631~1.3302;而迪庆、文山和昆明等地的多样性较贫乏,多样性指数在0.4043~1.1284。县区间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000~1.2884,多样性最丰富的县是镇康、丽江、墨江等县;而通海、个旧和丘北等县的多样性较贫乏。②12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则以株高(2.1629)、蛋白质含量(2.0832)和百粒重(2.0787)等5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大,生长习性(0.3622)、茸毛色(0.5412)和花色(0.7151)等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小。研究表明云南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

关键词: 大豆地方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初步分析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和栽培因素对大白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设置1组环境与栽培因素对大白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影响大白菜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和栽培措施.白菜中AS的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施用甲壳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白菜对HG、CD表现为积累效应,AS、PB、CR则随生物量的增加表现为明显的稀释效应;不同白菜品种对重金属积累和稀释效应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 环境 栽培因素 白菜 重金属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生物能源作物资源概述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阐述了生物能源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云南生物能源原料资源概况。云南生物能源原料主要有甘蔗、玉米、薯类、大豆、油菜、麻疯树、光皮树。根据云南资源与气候条件,提出云南发展生物酒精应重点考虑甘蔗、木薯、甘薯、马铃薯;发展生物柴油应优先考虑麻疯树和油菜籽炼油后废弃的油脂或过剩菜籽油。通过比较分析,为云南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生物能源 生物酒精 生物柴油 原料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TOPSIS法在亚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Ci值排序结果比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它在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文还对DTOPSIS法在亚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亚麻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海棠苗饲养苹果绵蚜的方法

昆虫知识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用1年生海棠苗作为寄主植物饲养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的方法,包括寄主植物的选取、栽培管理、接虫方法及试验结果。该方法既能为苹果绵蚜提供长期新鲜的寄主植物,又能使仔蚜很快定殖成活,十分有利于试验的连续进行,且简单经济。

关键词: 苹果绵蚜 饲养方法 海棠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蔗区自然气候特点与生态区划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系统分析了云南甘蔗产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点。根据作物生态区划的基本原理,以温度为一级指标,年降雨量、干燥度及农业意义为二级指标,将云南蔗区划为6个生态类型蔗区,即:北热带湿润区、北热带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半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半湿润区,为云南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甘蔗 云南 气候特点 生态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潞江坝热带果园立体生态人工放养乌鸡初探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摘要:开发潞江坝热带果园种养结合特色养殖产业,人工放养生态型乌鸡、鹧鸪、鹌鹑等特色养殖,对调整该区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潞江坝 人工放养 热带果园 生态型乌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要濒危保护植物桃儿七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主要性状与原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16个亚麻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小区原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与原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其关联序为:株高>工艺长度>单株茎重>生长日数>茎粗>分茎数>千粒重>分枝数>着粒数。因此,在亚麻品种选育过程中应侧重对株高,工艺长度长,单株茎重等主要性状的研究。

关键词: 亚麻 原茎产量 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杂交稻的杂优配组模式:云南偏籼生态型恢复系与籼型蜀光612s组配,即籼×偏籼配组模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云南粳生态型恢复系与95076s组配,即粳×粳配组模式,在云南高原稻区由于双亲皆为粳稻,抗寒性强,结实率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籼生态型的亚型内杂种优势表现不相同,培矮64s和蜀光612s与籼生态型测交F1的单株产量无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它们与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测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说明云南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都是培矮64s、蜀光612s的优势生态型。

关键词: 水稻 优势生态型 两系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