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三七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三七在不同产区不同地质背景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三七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三七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表明道地产区土壤中硅含量高而铜和镉含量低,道地药材三七中锌和锰含量高,不同的土壤地质背景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有差异;三七药材与土壤中的铁和钡2种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铝、锰00、硼、铅4种元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道地三七的重要成因之一.

关键词: 三七 道地药材 微量元素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花叶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对发生在云南蔗区的甘蔗花叶病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病原呈现复杂性,既有线状或球状病毒的单纯侵染,又有线状和球状两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含线状病毒的样品中均可看到大量线状、略呈弯曲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大多数长度约为750nm,具有典型的马铃薯Y病毒科病细胞病理特征:在细胞质内存在大量风轮状、卷筒状内含体。血清学鉴定17份样品,其中10个样品与马铃薯Y属病毒合成抗体呈阳性反应,根据马铃薯Y病毒科特异性简并引物设计对其中5个样品进行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结果一致,这表明病原属马铃薯Y属病毒;另7个样品则与马铃薯Y病毒属合成抗体呈阴性反应,表明它们所带病毒是马铃薯Y科病毒但不是马铃薯Y属病毒。鉴别寄主测定从各地采集的5个样品,在供试的13个甘蔗及其近缘属鉴别寄主上,其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1号分离物侵染力最强,共侵染10个鉴别寄主,分布最广。

关键词: 云南 甘蔗花叶病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究了魔芋在组培时制约其成功的瓶颈问题———褐变的成因。结果表明,培养物的生理状态,培养的光、温条件及外源激素的种类、水平、组合影响了培养物酚类物质的多少、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决定了培养物的褐变程度,通过试验比较,一龄芋的顶芽在培养基MS+6BA 1 mg/L+NAA 1 mg/L+4.5%琼脂,温度25~30℃、光照1500 lx的条件下培养物褐变率仅为6%,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4%,成功率最高。

关键词: 魔芋 组织培养 褐变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不同组织总RNA提取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非洲菊为材料,采用Trizol试剂法、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CTAB法和尿素—氯化锂法,提取非洲菊的花、花蕾、叶、花梗和根的总RNA。所得R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表明Trizol法和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适用于花和根组织,尿素-氯化锂法对花蕾和叶组织RNA有较好的提取效果,而花梗组织RNA最好采用CTAB法。

关键词: 非洲菊 总RNA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剂种类及不同消毒时间、浓度等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影响无菌苗生长的培养基配方、pH值及生长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菜无菌苗的最佳生长条件为:70%酒精表面消毒1~2 min后,用15%H2O2消毒35 min,无菌水冲洗3~5次,无菌水浸泡种4~15 h,接种至1/2 MS培养基+20 g/L蔗糖+7.5 g/L琼脂,pH值为5.8,25℃,生长4~6 d即可作为转基因用无菌苗。

关键词: 油菜 无菌苗 生长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39个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①用改良CTAB法得到的玉米DNA的A260/A280为1.82,A260/A230为2.02,其条带清晰,降解少,质量明显优于SDS法;②从所用的国内外63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PIC值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2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③用8%聚丙烯酰胺电泳在20对引物扩增产物中检测出了171个位点,PIC值为0.855 4,远远高于3%琼脂糖电泳,更适合DUS测试;④建立了DUS标准品种SSR分子指纹图谱,为DNA检测方法在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DUS测试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江园林植物寄生线虫调查鉴定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从丽江市29种常见园林植物根际土壤中鉴定出园林植物寄生线虫20属16种。调查结果表明,丽江园林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多,分布广。其中螺旋属、根结属、真滑刃属、拟鞘线虫属、短体属、矮化属、小环线虫属寄主范围较宽,分布较广泛,是花卉生产中值得注意的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

关键词: 线虫 园林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皱盖钟菌生态环境调查

中国食用菌 2006

关键词: 皱盖钟菌 生态 环境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1992年我国育成C49S和ES系列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以来,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即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C49S-87组配的云杂3号(C49S-87/98YR5)2002年首先在云南通过审定并投入生产应用,2001年育成了改良的第二代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以其组配的云杂5号于2004年通过审定,云杂6号正进入大面积生产示范。为确定K78S的安全制种范围,2001—2004年在云南不同海拔的5个生态区对K78S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78S在上述5个生态区均可安全制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其套袋不育度均达98%以上,不育期18~43 d,较C49S-87至少长18 d,育性稳定。初步研究表明,K78S的不育临界温度和临界光长分别比C49S-87高2.1℃和长0.93 h,因此K78S的安全制种区域比C49S-87更广,适应性更好。

关键词: 小麦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土著知识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综述了农业野生植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应合理利用土著知识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的研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业 野生植物 保护 利用 土著知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