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柿酒渣与牛粪混合高温堆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废弃物柿酒渣的利用,延长柿子产业链,以柿酒渣、牛粪为原料,采用小型条垛好氧高温堆肥方式进行堆肥试验,牛粪与柿酒渣质量比2个处理为52∶100和42∶100,对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养分以及生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阶段,堆体升温速度快,最高温度分别可达到59.0和59.5℃;发酵后,堆体含水率从最初接近70%降低到45%左右;有机质分别从75.18%和72.23%降低到62.40%和60.19%;堆体pH维持在7.5~8.0;堆肥产物全氮分别为2.17%和2.28%,全钾分别为1.62%和1.54%,全磷分别为0.73%和0.87%,而对照全氮、全钾、全磷分别为1.98%、1.30%和1.10%;柿酒渣与牛粪混合堆肥化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优于牛粪单一材料堆肥化产物,柿酒渣与牛粪混合堆肥在菠菜上应用效果好,菠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重、生物量显著高于单施牛粪。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V.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蒸煮和食用品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云南“立体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省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等技术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蒸煮和食用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总淀粉、直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初步分析认为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总趋势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亚热带地区,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滇中一季粳籼稻区,但针对蒸煮和食用品质的不同成分和特性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分析结果可为挖掘和利用优异资源,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