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米RVA谱特征值辅助鉴定云南软米品种的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78份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的RVA谱特征值的分析表明,稻米RVA谱特征值变异范围较广,软米、粘米和糯米之间差异显著;以直链淀粉含量、RVA谱各特征值及透明度为参数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软米、粘米和糯米的主成分综合评价因子F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糯米的F值均为负值,从-1.324 1~-0.148 0;粘米的F值相对较大,主要分布在0.657 3~1.238 4分值内;而软米F值处于中等,范围约从0.650 8到0.022 2,能较好地区分3类稻米。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类型的实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以RVA谱、直链淀粉含量及透明度为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云南软米进行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籼型软米 RVA谱 稻米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主成分分析


滇重楼不同居群形态变异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滇重楼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差异研究,为滇重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对滇重楼不同种源进行根、茎、叶、花的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滇重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内形态差异普遍存在。主成分分析显示,花部特征及花萼数、花瓣数、柱头心皮数、雄蕊数等是造成不同居群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欧式距离为45.08时,滇重楼居群分为2类,2个类群显著的形态差异是叶面积指数的大小。


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杂种后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1F3(448份)和亲本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世代的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的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与回交后代差异明显.回交使其后代的性状逐渐趋于轮回亲本,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籼粳基本一致.2)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的11个形态性状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表明,除剑叶宽和1~2节长外,亲本与后代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籼粳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剑叶长、穗颈长、穗下节长、1~1节长、穗长、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等9个性状是解释云南地方稻种和杂种后代多样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核心种质 杂种后代 变异系数 形态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