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树体管理模式下茶叶内含物质的差异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在双江县亥公村对藤条小树茶、藤条大树茶、放养型茶、台地茶4种树体管理模式进行采样并检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4种树体管理模式茶叶内含物质,筛选出决定区分4种树体管理模式茶叶的差异性内含物质。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将4种树体管理模式茶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藤条大树茶和藤条小树茶,另一类为台地茶和放养型茶。所有内含物质中水浸出物占比最高,茶多酚占比第二,其次为儿茶素。各氨基酸组分中,茶氨酸占比最高,其他均在1%以下。磷酸丝氨酸、天冬酰胺等更能代表藤条小树茶和藤条大树茶的特征。水浸出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更能代表台地茶和放养型茶特征。通过对藤条小树茶、藤条大树茶、放养型茶、台地茶4种树体管理模式茶叶内含物质进行分析,能够明显区分不同树体管理模式茶叶特征。


咖啡豆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国产咖啡豆品质评价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我国咖啡豆用于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两种用途时的品质评价方法,筛选评价指标,首先通过Delphi评价法和序关系分析法从基本品质指标中筛选主要品质指标,构建品质指标体系。随后测定采自云南和海南不同产区53个咖啡豆样品的主要品质指标成分差异,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不同用途咖啡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基于样品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最终筛选出粒度、口感、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为速溶咖啡用咖啡豆特征性品质指标;粒度、口感、香味、咖啡因含量为现磨咖啡用咖啡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确定适用于速溶咖啡的主栽品种为卡蒂姆和铁皮卡,主产区为云南;适用于现磨咖啡的咖啡豆主栽品种为卡蒂姆,主产区为云南。
关键词: 咖啡豆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特征性指标 指标筛选


云南不同品种核桃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云南主栽核桃和薄壳山核桃果实的品质评价指标,选取27个核桃品种果实,对矿质元素、蛋白脂、粗脂肪等12个营养指标进行变异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营养指标的含量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5%~83%,其中VC变异系数最大,粗脂肪变异系数最小;9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P>Mg>Ca>Mn>Na>Fe>Zn>Cu,蛋白质含量均值为15.62%,脂肪含量均值为68.63%,VC的平均含量为4.66 mg/100 g;相关性分析表明,12个营养指标之间,P、Fe、Mg、Ca、Cu均与蛋白质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品质最佳的核桃品种为'香茶''永平''晚熟'和'小圆果',薄壳山核桃中品种'卡多'综合表现较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富含矿质元素类群和高脂肪含量类群;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K、Fe、Mg、Ca、Cu元素、蛋白质、脂肪为评价云南不同品种核桃品质的关键性指标.薄壳山核桃适合榨油,22种主栽核桃适合直接食用或开发富矿质元素和高蛋白的功能饮料.研究明确了云南核桃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探明品质特性,提供科学分类方法,为云南核桃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依据.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3个品种山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4
摘要:对铁棍山药、紫山药、普通山药中21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比较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为山药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明确3个品种山药的营养品质特征,并建立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3个品种山药中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介于0.30%~79.50%之间,花青素仅在紫山药中检测出,含量为1.34 mg/100g,矿质元素含量介于0.48~3 420.00 mg/kg之间;品种间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直链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粗多糖、钾(K)、磷(P)、锌(Zn)、铁(Fe)、铜(Cu)的含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总淀粉、灰分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2对指标间呈极显著(P<0.01)相关性,21对指标间呈显著(P<0.05)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前2个主成分构建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铁棍山药品质最优,为高蛋白质、脂肪、水分、P、钙(Ca)、Cu、钠(Na)含量品种,紫山药为高糖、纤维、花青素含量品种.


云南省长果桑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综合品质较高的长果桑种质资源,以满足多元化开发的食品需求.[方法]以云南省桑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23份长果桑和3份其他果桑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26个长果桑果实的单果重为1.15~8.38 g,硬度为1.17~2.08 kg/m2,含水率为63.23%~79.00%,出汁率为45.28%~77.97%,pH为2.22~4.05,可溶性固形物为17.07%~35.50%,氨基酸含量为6.29~27.93 mg/g, Vc含量为0.02~1.72 mg/g,总糖含量为114.60~352.93 mg/g,还原糖含量为25.30~205.24 mg/g,总黄酮含量为10.16~73.42 mg/g,生物碱含量为0.04~2.46 mg/g,总酚含量为0.61~2.68 mg/g,花色苷含量为0.01~1.02 mg/g, r-氨基丁酸(GABA)方法含量为88.43~938.27μg/g,总抗氧化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1.63~93.66、11.32~7.53和9.61~65.09 mg/g水溶性Vc当量的抗氧化活力.经主成分分析将18个性状综合成6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49%,能较好地反应果实品质的基础信息.[结论]PCA结果显示,云桑2号、红粉佳人、果3、红香橙、黑金椹、姹紫嫣红、红颜知己和紫金椹等资源果实品质最佳,适宜作为云南省深度开发的优良果桑资源;单果重、Vc、花色苷、SSC、氨基酸、总糖可作为长果桑果实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关键词: 长果桑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云南


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
《中国热带农业 》 2024
摘要:为明确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通过对果实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有无咖啡绿蚧危害对咖啡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绿蚧危害显著降低了浆果重、浆果纵径、浆果横径、种子纵径、种形指数、果皮重、种子数,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咖啡绿蚧危害对果实间性状相关性产生了影响,有无咖啡绿蚧危害的果实共同相关性状有4对,差异相关性状分别为4对和6对.主成分分析显示,13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2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数量因子和硬度因子,最终确定种子数和硬度2个指标可作为咖啡绿蚧影响小粒咖啡果实的关键性指标.
关键词: 咖啡绿蚧 小粒咖啡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5个蓝莓品种果实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以从国外引进的5个蓝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丽江种植条件下果实的外观指标(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果形指数、色泽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和花青素等),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指标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有最优的果形指数(0.86)、最高的单果重(1.87 g)和花青素含量(440.5μg/g),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16.69%)、维生素C含量(0.35 mg/g)和游离氨基酸含量(41.11μg/g)。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635%,综合评分奥尼尔最高,为最优品种,适合引种栽培及作为育种材料。
关键词: 蓝莓 引种栽培 果实 外观指标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丽江


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单株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86%和19.9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25%,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79,方差贡献率为34.84%,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决定。最后提取前3个主成分计算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样品ZH-35、ZH-41、ZH-10排名前三,果实品质表现最佳,可作为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候选资源。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采集临沧云县产新鲜滇龙胆,采用9种不同初加工方法,以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为研究对象,测定干燥后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含量,以及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所需干燥时间最短,仅为12 h,远低于其他处理;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主成分分析可知,水洗烘干(SXHG)滇龙胆样品综合质量最好,免洗阴干(MXYG)综合质量次之,但该方法加工的样品总灰分和浸出物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水洗阴干(SXYG)在传统生产中农户广泛使用,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在产地加工中作为辅助干燥方法.综合考虑,滇龙胆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以水洗烘干为宜;若药材加工量较大,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采用水洗阴干方法进行加工.
关键词: 滇龙胆 初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大米矿质元素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云南大米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差异,以及矿质元素相关性,并对矿质元素进行综合评价。搜集了云南产区35个大米样本,测定了Ca、Cu、Fe、K、Mn、Mg、Na、P、Zn、Se以及淀粉、水分,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找出元素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云南大米中大量矿质元素含量呈现出P>K>Mg>Ca的特征,微量矿质元素含量顺序为Zn>Mn>Na>Fe>Cu>Se,矿质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变化范围为6.76%~90.20%。相关性分析表明Ca、K、Mg、P、Fe、Mn、Zn之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Cu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 K与淀粉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这些指标被划分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0.499%,综合评分前5的分别为德宏州梁河县的红软米、普洱市墨江县紫米、红河州绿春县梯田红米、昆明市嵩明县红米、红河州绿春县梯田红糯米。云南大米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矿质元素吸收积累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在有色大米中红米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