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cultivars(模糊匹配)
166条记录
粳型水稻高钙新品系功米1号的选育与营养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功亲1号为母本与云粳9号杂交,再在其杂交后代中,按系谱法经过多年选育成红米新品系功米1号。多点试验表明,其产量可达6508.5~11095.5 kg/hm2,较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其糙米Ca含量达254 mg/kg,是普通米的1.5倍,还富含Fe、Zn和抗性淀粉,既是食用营养保健米,也是加工红色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该品系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在贫瘠土壤也能栽培收获,属大穗型,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1850m稻区种植。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关键词: 水稻 功米1号 选育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IRR I-Japan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和对照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极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4.3%~97.1%,将2,4-D浓度从3.0 mg/L提高到5.0 mg/L时,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诱导成功的水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一段时间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继代特性出现明显差异,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株系愈伤组织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过程中对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胞的形状由开始的不规则、长条形逐渐转变成近椭圆形、椭圆形;细胞质由很淡、透明、具明显的大液泡逐渐转变成浓厚、不透明、较小的液泡,大多数品系的单细胞率由30%~40%提高到60%~90%。本研究通过努力,建立了14种单基因型水稻材料的稳定悬浮细胞系,构建过程中发现基因型、继代培养特性、愈伤组织类型选择是影响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该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稻瘟菌分泌蛋白与水稻细胞互作的生化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系 单基因系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水稻适宜单株成穗数的定量计算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水稻单株成穗数通式和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函数,并确定超高产水稻的秧苗分蘖成活率(s)、本田期分蘖发生率(r)、分蘖缺位数(bn)、适宜等穗期及校正系数(a)等相关参数。【方法】选择云南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2005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密度试验,2005~2006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Ⅱ优318、Ⅱ优7954、Ⅱ优084、Ⅱ优航1号和协优107大区超高产试验。对试验的水稻分蘖消长进行调查分析,并最终测产。【结果】所有参试品种都遵循n-3的叶蘖同伸规律,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A)可以表示为有效分蘖叶位数(E)的函数,有效分蘖叶位数(E)与主茎总叶龄(N)、伸长节间数(n)、移栽叶龄(SN)、分蘖缺位数(bn)和校正系数(a)有关,E=(N-n-SN-bn-a);超高产群体的矫正系数(a)宜取1.5;常规湿润秧移栽大田后有1.5叶的分蘖缺位(bn),带2叶分蘖成活率(s2)和带1叶分蘖成活率(s1)分别为0.8和0.3;穴盘带土移栽,bn=0.5,s2=1.0,s1=0.5;本田期秧苗活棵至等穗期,分蘖发生率(r)80%左右。【结论】超高产水稻常规湿润秧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E=(N-n-SN-3),单株分蘖成穗数ES=(1+t3+0.8t2)(1+0.8A)+0.3t1,其中t1、t2、t3分别代表秧苗带1叶、2叶和3叶分蘖数;穴盘小苗移栽本田期有效分蘖叶位E=(N-n-SN-2),单株分蘖成穗数ES=(1+t3)(1+0.8A3)+t2(1+0.8A2)+0.5t1,其中A2、A3分别代表2叶分蘖、3叶分蘖及主茎本田期理论分蘖数。通过两年与实际茎蘖动态的比较,公式描述较好。

关键词: 超高产 水稻 分蘖 单株成穗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病基因定位进展与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研究

生物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抗纹枯病基因、抗黄矮病基因和抗稻曲病基因的定位研究进展,标出了部分连锁分子标记与目的基因间的距离,初步探讨了水稻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为选育水稻抗病品种提供相关分子标记数据。最后就云南地方抗病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抗病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在云南稻种资源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水稻 抗病基因 云南 地方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以籼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渗入系为材料,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和渗入片段叠代法,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5个品质性状的QTL进行了分析,初步定位了16个QTL,有10个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改良群体的品质性状。在第5染色体RM598附近检测到了同时影响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增加长宽比和降低垩白粒率,贡献率也较高。在第8染色体RM152附近检测到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QTL,其贡献率分别为14%和9%。研究结果不仅为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品质性状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稻米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云恢290”为背景的导入系的构建及筛选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从国际网络征集的100份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考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双抗性较好的资源,为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后代的筛选提供参考。同时对用籼型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为受体材料,以从国际网络征集的100份材料为供体材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2~3次回交,2~3次自交,所构建的约2510份近等基因导入系,进行了抗稻瘟病、抗旱、耐寒和蒸煮食味品质方面的筛选鉴定,获得了一批有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新基因的发掘、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并选育了2个新品种,其中有1个已通过品种审定。

关键词: 近等基因导入系 筛选 分子育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谷粒型和粒重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粒形和粒重的表型及QTL变化,以陆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构建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粒重及长宽比在水、旱栽培条件下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比较定位。结果表明,水、旱条件下,粒长与长宽比和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粒重极显著正相关,4个性状在水、旱条件间相关性都达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17,粒宽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457。表明粒长受水分影响最小而粒宽受水分影响较大。粒重、长宽比介于二者之间。两种条件下共检测到14个QTLs,分布于水稻15、、67、、10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粒长的5个,LOD值为1.93~5.11,贡献率为5.97%~28.85%;控制粒宽的1个,LOD值为2.39,贡献率为12.76%;控制长宽比的3个,LOD值为2.08~4.60。贡献率为7.78%~21.89%;控制粒重的5个,LOD值为2.68~9.45,贡献率为4.1%~14.8%。其中控制粒长的qGL-5及控制粒重的qGWt-1 a和qGWt-1b在水、旱条件下均能检测到,在抗旱育种中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籽粒性状。QTL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表型分析结果,粒宽相对易受土壤水分影响,粒长、粒重和长宽比,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遗传比较稳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粒重 加倍单倍体群体(DH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 水、旱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基因Xa22~([t])在滇粳优1号中的运用及其MAS体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回交方法将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2[t]导入云南高原区主栽品种滇粳优1号,在BC3F1群体中利用PCR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和背景进行辅助选择,结合田间接种鉴定,选出了5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均符合要求的植株,改良了滇粳优1号的抗病性,并为今后的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

关键词: 水稻 MAS 白叶枯病 Xa22[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良性状控制基因的定位进展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可以寻找并且定位目的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则能够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携带目的基因的优良品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水稻中已被定位的优良性状控制基因及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包括抗病虫害、抗寒、抗旱、不育、育性恢复等194个基因,这些基因中已有14个被克隆测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趋势。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水稻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基因型全生育期耐低磷能力的鉴定、评价指标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98份耐低磷种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全生育期耐低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在低磷条件下生长,各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弱。具体表现为抽穗期延迟,株高变矮,分蘖减弱,籽粒重减轻,生物重降低。通过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对值的变异范围、平均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以相对单株籽粒重和相对分蘖数相结合作为水稻全生育期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同时鉴定出23个典型耐低磷品种。这些材料可以作为进一步进行耐低磷的机理及其分子研究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水稻 全生育期 耐低磷 鉴定 评价 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