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新型避雨栽培模式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全年基本无霜,现有避雨设施栽培大棚,温度过高,通风透气性差,容易产生白粉病,白粉病危害严重,新型避雨栽培棚,棚架高,四周不覆盖膜,通风透光性好,顶部覆盖以色列功能膜,高温时能吸热,低温时能保温,使用寿命年限长,降低综合成本,还原自然环境条件,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关键词: 干热河谷;避雨栽培;阳光玫瑰;白粉病


芒果切叶象甲虫体大小和形状的两性异形分析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芒果切叶象甲虫体大小和形状的两性异形,我们基于多元统计和几何形态测量学定量分析了雌雄成虫的11个共有形态指标和胸、腹部形状两性间差异.结果显示:所有测量的形态指标中只有喙前段长分布范围在雌雄间不存在重叠;雌性喙后段长显著小于雄性(P<0.05),而鞘翅长、鞘翅宽、体高、腹长、前胸背板宽、头宽、喙前段长及喙全长皆显著大于雄性(P<0.05);前胸背板长与头长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喙后段长、喙全长及腹部大小在两性中差异程度较大,而前胸及头部大小在两性间差异较小;雌性的腹部形状与雄性相比较为圆润,并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因此,该虫虫体大小和形状存在明显的两性异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雌性成虫的触角位于喙近基部1/4处而雄性成虫触角位于喙近基部约2/5处来100%准确地确定其性别.
关键词: 芒果切叶象;形态差异;性别鉴定


氮肥减施下光叶紫花苕不同翻压量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种植翻压绿肥能够缓解烟草连作生产、改善土壤质量、替代部分化肥,是一项有利于烟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探明长期减施氮肥条件下光叶紫花苕的适宜翻压量,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减施氮肥和绿肥翻压量梯度,共设冬闲+不施氮肥(CK)、冬闲+100%氮肥(100%CF)、85%氮肥+7.5 t/hm2绿肥(85%CF+GM1)、85%氮肥+15.0 t/hm2绿肥(85%CF+GM2)、85%氮肥+22.5 t/hm2绿肥(85%CF+GM3)、85%氮肥+30.0 t/hm2绿肥(85%CF+GM4)、70%氮肥+7.5 t/hm2绿肥(70%CF+GM1)、70%氮肥+15.0 t/hm2绿肥(70%CF+GM2)、70%氮肥+22.5 t/hm2绿肥(70%CF+GM3)、70%氮肥+30.0 t/hm2绿肥(70%CF+GM4)共10个处理,测定烟草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100%CF处理相比,减施氮肥30%且翻压量为22.5、30.0 t/hm2处理的烟草最大叶面积差异不显著;减施氮肥15%~30%,翻压绿肥显著提高了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所占比例(P<0.05),以70%CF+GM3处理最高,分别为62.90%和90.47%;减施氮肥15%~30%仍能增加烟草产量,85%CF+GM3、85%CF+GM4、70%CF+GM4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100%CF处理,分别增加210.4、436.3、195.5 kg/hm2.与100%CF处理相比,85%CF+GM4、70%CF+GM4处理的烟草产值分别增加1106.0、825.0元/hm2,但差异不显著;其他氮肥减施翻压绿肥处理则降低了烟叶产值.与100%CF处理相比,70%CF+GM2、70%CF+GM3、70%CF+GM4和85%CF+GM4处理显著增加了烟叶钾含量;85%CF+GM4处理显著增加了烟叶烟碱含量;70%CF+GM3处理显著增加了烟叶钾氯比.综上可知,减施氮肥15%~30%且翻压绿肥30.0 t/hm2可提高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增加烟草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品质,实现烟草生产的节本增效.


薄层色谱与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2种食根蔬菜中5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
《分析科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乙草胺、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丙草胺5种酰胺类除草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与2种食根蔬菜(洋葱、大蒜)中残留测定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正己烷∶丙酮(4∶1)为展开剂,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残留测定时用乙腈和乙腈-HAc提取样品,提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硅烷(PSA)、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石墨化炭黑(GCB)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净化,并对影响提取和净化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薄层色谱鉴别显色明显,斑点清晰。残留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5种目标农药在0.02~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定量限为0.02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2.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524%~7.90%之间。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洋葱和大蒜中5种酰胺类除草剂农药残留分析。
关键词: 酰胺类除草剂 薄层色谱 洋葱 大蒜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两种甘蔗梢腐病病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梢腐病(Pokkah boeng)对我国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基于甘蔗梢腐病主要病原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uclear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ITS)序列分别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对采自云南省不同蔗区不同主栽品种上的117份典型甘蔗梢腐病样品进行了PCR分子检测,明确了该区域这2种甘蔗梢腐病主要病原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引物Fp-F3/Fp-R3可从拟轮枝镰孢菌及其侵染甘蔗中扩增出40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他甘蔗病害病原菌均未扩增出此片段,该引物最低能检测到的拟轮枝镰孢菌DNA浓度为30 pg/μL;引物Fp-F4/Fp-R4可从层出镰孢菌及其侵染甘蔗中扩增出362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他甘蔗病害病原菌均未扩增出此片段,该引物最低能检测到的层出镰孢菌DNA浓度为300 pg/μL.117份样品中有112份样品检出拟轮枝镰孢菌,阳性检出率为95.7%;有103份样品检出层出镰孢菌,阳性检出率为88%;有103份样品为拟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率为88%;另有5份样品均未检测出这2种病原菌,可能为其他种引起的甘蔗梢腐病.分别选取不同蔗区不同主栽甘蔗品种上的23个拟轮枝镰孢菌和19个层出镰孢菌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拟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扩增产物序列分别与拟轮枝镰孢菌(GenBank No.KU508286)和层出镰孢菌(GenBank No.MK252904)序列相似性高达99.45%~100%和99.26%~100%.挑取部分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测序序列分属于拟轮枝镰孢菌组和层出镰孢菌组.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体系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拟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云南不同蔗区不同主栽品种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检出率均较高,为云南甘蔗梢腐病重要病原,且复合侵染现象较普遍,其中普洱、临沧、红河和玉溪蔗区拟轮枝镰孢菌为优势种,但层出镰孢菌检出率也较高,且存在其他种.本研究为甘蔗梢腐病病害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依据.


红米'rm257'种皮颜色遗传模式分析及Rc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红米种质'rm257,在籽粒总黄酮和抗性淀粉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分析该材料种皮颜色遗传模式,将为其在实际育种应用中奠定基础.同时探究'rm257'种皮颜色性状与Rc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对应功能标记,为云南红米品种的辅助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红米种质'rm257'与9份云南地方白米品种构建测交组合及F2分离群体,通过统计测交当代和对应F2分离群体种皮颜色和分离比,推测其遗传模式;同时依据已报导Rc基因缺失变异位点序列开发功能标记RCGX,对9个F2分离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将基因型与对应单株表型进行成对分析,进而判断红米种质'rm257'种皮颜色与Rc基因的关系.同时利用云南96份地方种对功能标记RCGX的通用性进行检验,评估该功能标记在红米种皮颜色判定中的准确性.[结果]遗传模式分析表明,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在7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在2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与影响.这与前人研究报导的红米种皮颜色性状受1对或2对基因控制的结论基本一致.F2分离群体Rc功能标记验证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功能标记RCGX通用性实验结果显示,云南地区地方白米品种大都存在Rc基因的缺失变异.[结论]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性状,在不同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或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及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且云南地区多数白米地方种其种皮颜色变化都是由Rc基因缺失变异导致的.


7株橡胶树胶孢炭疽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及拮抗活性初步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利用平板对峙法,以胶孢炭疽菌为靶标菌,对从甘肃省嘉峪关七一冰川土样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皿内活性测定,共得到7株活性较高的放线菌,编号分别为QY-2、QY-8、QY-9、QY-13、QY-23、QY-26和QY-28.进一步测定这7株放线菌对其他4种病原真菌(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菌、芒果蒂腐病菌、火龙果溃疡病病菌)的皿内拮抗活性,发现这7株放线菌对以上4种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以胶孢炭疽菌为靶标菌对上述7株放线菌的发酵液进行皿内活性测定,发现菌株QY-26的活性最好,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可达77.8%.除此之外,还测定了菌株QY-26的发酵液对香蕉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火龙果溃疡病菌和芒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其对香蕉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高达77.8%;对香蕉枯萎病菌、火龙果溃疡病菌和芒果蒂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4.3%、54.0%和45.2%.菌株QY-26对胶孢炭疽菌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拟南芥突变体myc234的鉴定及其对MeJA的敏感性分析
《昆明学院学报 》 2022
摘要:AtMYC2(AT1G32640),AtMYC3(AT5G46760)和AtMYC4(AT4G17880)是茉莉酸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为深入挖掘其在拟南芥生长发育及防御反应中的基因功能,结合PCR,SqRT-PCR半定量及测序技术对myc2,myc3和myc4单突变体杂交获得的F3代植株进行鉴定,获得7株纯合三突变体.并以40μmol/L MeJA对纯合三突材料进行外源处理.结果显示,野生型根长较对照降低39.57%,而myc234纯合三突变体较对照升高3.54%,说明其对MeJA敏感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myc234突变体的鉴定以及对茉莉酸敏感性相关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及材料.
关键词: 拟南芥 MYC转录因子 突变体鉴定 MeJA敏感性 茉莉酸 SqRT-PCR


咖啡果实不同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不同成熟度咖啡果实为对象,对果实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咖啡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咖啡鲜果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指数、单果重、种子重、种子数、果实硬度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单果重、种子重逐渐增加,果实硬度、果形指数、种形指数总体上逐渐减小。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差异。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指标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加,部分指标由不相关向相关性转变。主成分分析显示,11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大小因子、种子形状因子、果实形状因子。最终确定果实横径、单果重、种子重、种形指数、果形指数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咖啡外观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成熟度为Ⅵ、Ⅴ时,咖啡的果实品质最好,成熟度为Ⅳ、Ⅲ果实品质较差,成熟度为Ⅰ、Ⅱ时,果实品质最差。
关键词: 咖啡果实 成熟度 外观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