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利用RAPD分子标记定位2个水稻稻瘟病菌非致病性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日本鉴别品种新 2号和K5 9,对源于云南省的水稻稻瘟病菌可育性菌株CHL12 4(MAT1 1)和CHL12 5 (MAT1 2 )及其杂交后代 72个子囊菌株的非致病性 (无毒性 )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菌株CHL12 4对新 2号 (含有效抗性基因Pish)和K5 9(Pit)的非致病性分别由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和Avr2 Pit控制。通过对这 2个基因控制的非致病性反应进行列联卡方测验 ,显示这 2个基因连锁在一起 ,重组率为 2 6 .8%。进一步利用分离群体分析法 ,对这 2个基因进行了RAP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发现 ,2个RAPD标记OPW 0 6 64 5和OPW 1364 5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连锁 ,它们的重组率分别为 2 7.8%和 2 6 .5 %;另 1个RAPD标记OPR11517则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t连锁 ,重组率为 2 3.5 %。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非致病性基因 RAPD 连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地区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通过在高原地域栽培大球盖菇的菌种培养基选择和生产模式探索 ,重点对两种栽培配方 ,三种播种时期的研究分析 ,总结出一套高原地域大球盖菇栽培的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高产的技术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栽培季节 ;杂木屑和草木灰对大球盖菇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原材料要新鲜 ,播种量要大 ,采用混播 ,光照要足 ;发菌期的温度和出菇期的湿度调控是关键环节。大球盖菇单产可达 8kg/m2 以上 ,生物学效率可达4 0 %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大球盖菇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菌肥在茶树上的应用

福建茶叶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桑园建立形式与经济效益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的特点评价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2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光盘的各种特点、检索技术 ,并指出了该系统存在的不足 ,针对不足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 检索光盘 数据库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蚕桑科学研究,为云南蚕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rbcL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初步研究(英文)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在分类关系上非常复杂 ,存在不少混乱。目前关于它们的分类学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学和同工酶水平 ,而基因水平上的报道很少。我们对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部分rbcL基因片段 (1137bp)进行了测序比较 ,以期探讨rbcL基因能否用于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序列比较显示rbcL基因在甘蔗属和近缘属种间的变异极低 ,一些来自不同属的个体序列完全一致 ,而某些同属内不同种个体却略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bcL基因在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之间的进化速率缓慢而不稳定 ,难以用于系统发育研究。不过 ,不同聚类方法都将斑茅与其它属种分开 ,放在玉米与甘蔗属和其它近缘属种分枝的外部 ,提示斑茅不应列入甘蔗属或蔗茅属 ,而应独立为一属。

关键词: rbcL 进化 甘蔗属 蔗茅属 斑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根接高压育苗效果好

农村实用技术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好“四个必须”

云南农业科技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