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好年冬乳油防治甘蔗绵蚜田间药效试验
《甘蔗 》 2001
摘要:20 %好年冬乳油对甘蔗绵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公顷用 2 0 %好年冬乳油 30 0、4 50、60 0 ml的 1- 14天田间防效均在 99.1%以上 ,可作为甘蔗绵蚜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 30 0 - 4 50ml/ hm2为宜。


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程-王分类体系对云南收集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和遗传变异研究表明:(1)云 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化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区及其天然宝库,受中国与南亚两个稻种独 立起源中心的强烈影响,因而形成了云南尤其是滇西南稻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举世瞩目。(2)云南地 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及其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粳稻、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 的3.6%、18.1%32.1%;早中籼群、晚籼群和冬籼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2.1%、43.9%、0.2%。 (3)六大生态群的平均多样指数依次为热带粳稻(1.2319)>晚籼群(1.1738)>普通粳群(1.1726)>光 壳群(1.1618)>早中籼群(1.1371)>冬籼群(0.9889);其地理生态分布与海拔、纬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程-王籼粳分类 遗传多样性 六大生态群 云南地方稻种


小白谷×大理早籼重组自交系耐冷性状遗传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稻种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培育出的重组自交系 (RILs)为材料进行耐冷性状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1)早籼与晚粳杂交培育出的RILs群体的耐冷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突出 ,并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 (2 )耐冷性状的差异既有主效基因也有微效基因 ,在长期的生态驯化过程中微效基因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变为主效基因。 (3)昆明小白谷耐冷性是受主效基因支配 ,冷驯化是水稻微效耐冷基因累积获得穗期耐冷性的途径之一。


云南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组织培养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 ,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 1mg/L 2 ,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 ,每周至少继代培养 1次 ,有时甚至要继代 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 ;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 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 ,至 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 11种培养基中 ,N6+ 1mg/L 6 -BA + 0 5mg/L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 ,诱导率为70 %。 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 ,在本实验中 (1997年 )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 ,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 4 %,比 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 (平均 2 3%)低 ,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 (3年 )太长有直接关系。


是什么制约了彩色马蹄莲切花生产
《中国花卉园艺 》 2001
摘要: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球根花卉。近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对彩色马蹄莲进行种间杂交,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新西兰属于全世界彩色马蹄莲品种的领导者和切花的主产国。荷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积极开展彩色马蹄莲的研究和开发,使彩色马蹄莲在国际切花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 彩色马蹄莲原产非洲,是典型的陆生种,其栽培习性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有根本的不同。作为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