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中温凉坝子啤酒大麦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中温凉坝子冲积性水稻土上 ,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N ,P和K对啤酒大麦产量的影响以及供试肥料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试验结果 ,建立了以啤酒大麦为目标的回归模型。应用回归模型可预报啤酒大麦产量 ,也可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在目前条件下当氮肥施用量大于 180kg/hm2 ,P2 O5用量为 12 0kg/hm2 ,啤酒大麦获得 4 0 0 0kg/hm2 以上产量的可能性较大 ;当施纯氮 315 .0kg,P2 O5191.4kg/hm2 时 ,啤酒大麦可获得 5 9996kg/hm2 的最高产量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温凉坝子 啤酒大麦 通用旋转回归 氮磷钾肥效应


利用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杂交水稻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的同工酶差异 ,分析 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 2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 ,探索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 ,8个同工酶 18个多态性位点至少在 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的酶谱带分别以 1和 0记录存在与否 ,由同工酶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与光壳稻、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 ;光壳稻与爪哇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它们与普通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及其调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2
摘要:硝态氮不仅是重要的营养元素 ,而且作为信号物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很大 ,为适应不同环境 ,植物进化出多种获得氮素的途径 ,因此了解植物适应氮营养胁迫的生理遗传特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关于植物对硝态氮吸收和调控的工作进行了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