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甘蔗新良种的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

中国糖料 2000

摘要:搜集整理了自50年代以来云南省主要推广的11个甘蔗品种的10个栽培性状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数据平均值 ,与云南省甘蔗研究所“九五”育成审定的新良种云蔗89/151、81/173进行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认为云蔗89/151与闽糖70/611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9488) ,云蔗81/173与F134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8594)。所以对云蔗89/151、81/173的推广可以采用与闽糖70/611、F134相似的栽培技术措施来管理易获得丰产。同时给将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云蔗89/151、81/173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灰色相似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朗族与茶

中国茶叶加工 2000

摘要: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州,西双版纳勐海县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布朗族种茶历史悠久,南糯山古茶树王是布朗族所种植,布朗山乡曼新龙村也有一片200多年的老茶园。布朗族加工散茶和酸茶,具有独特的吃茶、饮茶习俗。茶还是布朗族的赕品、礼品和姑娘们的陪嫁品。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濮人 布朗族 老茶园 散茶 酸茶 青竹筒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幼虫寄生蜂引进和释放定殖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摘要: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 .)是目前世界上抗药性最为严重的农田害虫之一 ,为寻求安全、持续、有效的防治途径 ,我们引进小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小菜蛾弯尾姬蜂DiadegmasemiclausumHellen (Hy menoptera:Ichneumonidae) ,进行小菜蛾生物防治的研究。本文就小菜蛾弯尾姬蜂引进释放定殖结果作初步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1 寄生蜂来源 :从我国台湾省和越南引进小菜蛾弯尾姬蜂茧 ,在实验室内扩大繁殖供研究和田间释放用。1 2 放蜂方法 :宽×高×厚 =30cm× 1 5cm× 1 6cm的小屋式木盒 (开小门和窗孔 ,便于放入装有寄生蜂茧的培养皿或蘸蜜水的棉球 ,以及弯尾姬蜂成虫羽化飞出 ) ,用高 80cm的棍子为支撑架制作成放蜂器插入菜地。放小菜蛾弯尾姬蜂的茧于培养皿中 ,再置于放蜂器内 ,并放入蘸有 1 0 %蜂蜜水的棉球 ,供寄生蜂成虫羽化后补充营养。1 3 放蜂地点 :通海县 ,海拔 1 81 0~ 1 90 0m ,数十公顷连片大面积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地 ,小菜蛾为主要害虫。本地优势寄生蜂为东方姬蜂MacromollenorientaleKerrich ;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 (Kurdjumov)。在金山乡、六一乡农户蔬菜地 ,1 997年 6月释放寄生蜂 1 0 0 0余只。在某军营农场蔬菜地 ,1 998年 1 0月释放寄生蜂约 1 0 0 0余只 ,放蜂后 1 5天内不喷施化学农药。1 4 调查方法 :每周一次在各放蜂点取 3~ 4龄小菜蛾幼虫 5 0~ 1 0 0头 ,带回室内培育 ,按月统计寄生蜂种类、数量及寄生率。2 结果2 1  1 997年 6月在农户蔬菜地释放寄生蜂期间 ,菜农频繁施用农药 ,放蜂后至 1 998年 1 2月以前的一年多 ,一直未查获所放寄生蜂 ,1 998年 1 2月以后 ,仅零星采获少量寄生蜂 ,田间自然寄生率在小菜蛾发生高峰期的 4~ 5月和 8~ 9月为 2 %~ 8%。结果见下表。2 2 某军营农场蔬菜地基本每次均能查到被寄生个体 ,其中在小菜蛾发生高峰期的 4~ 5月和 8~ 1 0月 ,寄生率高达 1 7%~2 7% ,自然寄生率高于当地的两种优势寄生蜂 (见下表 )。表明引进的寄生蜂能适应当地越冬和越夏的气候变化 ,达到田间定殖和自然增殖的效果 ,新引进的寄生蜂田间寄生率高于当地的两个优势寄生蜂种 ,表明其控制小菜蛾种群发生发展有着较好的潜能。表 1 小菜蛾寄生蜂寄生率调查结果日期 98 1198 12 99 199 2 99 3 99 499 5 99 6 99 799 899 9金山·六一采样数 2 0 0 2 5 0 2 0 0 2 0 0 2 5 0 2 0 0 2 0 0 2 5 0 2 0 0 2 5 0 2 0 0寄A 710 0 15 2 6 5 2 70 0生B 0 196 6 45 72 0 15数C 0 0 0 0 45 2 5 33 12寄A 3 5 0 40 0 7 5 13 2 12 80 0生B 0 7 6 3 3 2 2 5 2 810 0 5 2 5率C 0 0 0 0 2 2 5 0 82 5 13 2 0 5 1军营农场采样数 15 0 35 0 15 0 2 0 0 2 0 0 10 0 2 0 0 2 0 0 15 0 2 5 0 2 0 0寄A 35 5 2 0 15 480 10 90 6 2生B 144 0 70 1836 141136 5 4数C 2 35 15 0 172 2 2 6 6 2 3 43寄A 2 3 3 14 80 7 5 2 40 5 4 5 0 2 41生B 9 3 1 2 5 0 3 5 0 181877 3 14 42 7率 %C 1 3 10 0 6 2 5 0 171113 49 2 2 1 5  注 :A代表东方姬蜂 ;B代表小菜蛾弯尾姬蜂 ;C代表菜蛾盘绒茧蜂3 讨论和小结3 1 农户蔬菜地释放寄生蜂后未能在田间正常续代繁殖 ,主要原因是菜农喷施化学农药频繁 (在小菜蛾发生高峰期的 4~ 7月间 ,每隔3~ 4天就喷施一次化学农药 ) ,导致仅少数释放的寄生蜂存活。军营农场蔬菜地释放寄生蜂后 1 5天内不喷施任何化学农药 ,因而在一年的定期调查中基本都能采获小菜蛾弯尾姬蜂 ,表明该寄生蜂已成功定殖。放蜂后 1 5天内控制化学农药对寄生蜂成虫的直接杀伤 ,是引进寄生蜂达到定殖和逐步控制小菜蛾危害的关键。3 2 释放结果表明 ,弯尾姬蜂能适应高海拔的温凉气候并表现出较好的竞争潜能 ,这与该蜂在东南亚多个高海拔蔬菜种植区成功定殖并对小菜蛾产生有效控制作用的情况相似。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 ,充分发挥寄生蜂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 ,将对云南省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小菜蛾幼虫寄生蜂引进和释放定殖研究@陈宗麒$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明650205 @缪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明650205 @杨翠仙$通海县植保植检站!云南通海652700 @罗开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明650205云南省科委国际合作处、云南省国外智力引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资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飘然若仙海菜花

植物杂志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日稻种资源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摘要:测定了583 份中日双方提供的稻种资源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结果表明①日本粳粘直链淀粉含量比云南粳粘低, 前者直链淀粉含量均值为14-9% , 方差为7-63 , 变幅为1-5 % ~26-2 % , 后者直链淀粉含量均值为20-0 % , 方差为24-6 , 变幅为1-5% ~28-1 % , 云南籼粘直链淀粉含量均值为23-0 % , 方差为15-96 , 变幅为3-9 % ~27-4% 。②日本粳粘蛋白质含量高于云南粳粘, 日本粳粘蛋白质含量均值为11-0 % , 方差为1-66 , 变幅为7-2 % ~14-4 % , 云南粳粘蛋白质含量均值为9-9 % , 方差为1-5 , 变幅为6-7 % ~13-3 % 。③云南籼粘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于云南粳粘3 个百分点, 蛋白质含量低于云南粳粘0-2 个百分点。④糯稻中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籼糯, 均值为2-5 % ; 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日本粳糯, 其均值为11-7 % 。

关键词: 稻种资源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YN”甘蔗育种体系研究——应用“异质复合分离理论”获云南割手密F1高糖性状超优新种质

甘蔗 2000

摘要:用传统种质与云南野生种质远缘杂交 ,以“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3交技术模式、 5级选育程序 ,就 5个内容对传统的 POJ、Co、ROC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一是将种质基础从 ROC体系的 1属 4种 11个原种品系扩大到 3属 6种 2 4个原种品系 ,其中栽培原种品系与野生原种品系数的比例从 8∶ 3调整为 12∶ 12 ,实现种质遗传平衡 ;二是将育成品种内栽培原种与野生原种的染色体比例从 7∶ 1- 9∶ 1调整为 2∶ 1- 3∶ 1,实现细胞遗传平衡 ;三是用杂交复合法将传统种质的糖分及产量性状、野生种质的抗性及适应性状分别形成“性状复合遗传力”,产生杂合体杂种优势 ;四是用自交分离法将杂合体杂种优势中的优良性状连锁遗传及目的性状超亲变异分离出来 ;五是用回交重组法将分离出来的高产高糖与抗性及适应性性状基因优化重组 ,在分子水平上产生性状兼优的杂种优势。 2 0 0 1年起将陆续提供云南 YN系列杂交花穗

关键词: YN体系 异质复合分离理论 种质遗传平衡 细胞遗传平衡 性状复合遗传力 5级选育 杂交复合 自交分离 回交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椿芽苗菜生产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研信息用户需求及参考咨询对策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不可避免地使农业科学研究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支配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农业科研人员被分为科研型、科研与开发相结合型和科技开发型三部分 ,应掌握和了解各类型农业情报用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文献需求的特点 ,提出参考咨询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用户 农业科研 用户需求 参考咨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热河谷冬早三叶瓜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栽培技术集锦

农村实用技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