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地甘蔗主要栽培因素数学模型应用研究
《中国糖料 》 2001
摘要:为了探索一定生态条件下旱地甘蔗栽培因素与高产高效栽培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种植行距、下种量及氮、磷、钾施用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建立不同生态条件下主要栽培因素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提出了不同产量层次的优化栽培推广方案,为旱地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 ,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 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 ;4 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 ,在栽培中 ,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 ,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 ,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