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大肠杆菌ppsA基因的克隆表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霜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摘要:茶树是一种喜温暖气候条件的叶用植物 ,冻害是茶树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勐海县是云南省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1999年 12月下旬 ,出现了 - 2℃~ - 3 4℃的极端低温 ,最低地温达 - 5℃ ,接连 8天下大霜 ,据统计勐海县约有 10 0 0多公顷茶园受到严重的冻害。因此 ,了解霜冻的发生原因及其对茶树的危害规律 ,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 ,对有效地战胜冻害 ,夺取茶叶生产丰收有一定的意义。1 霜冻的概念及类型霜和霜冻都是低温条件下的产物 ,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它们是有区别的。霜是当地面物体或植物在附近环境温度降到 0℃以下时 ,空气中水汽直接在其上凝结成白色的象冰屑一样的结晶物 ,这就是白霜。霜冻是指作物表面温度迅速降到使作物受害的温度 ,但由于空气中水分不足 ,不能形成白霜 ,这样的低温所造成的无白霜冷冻现象叫做“暗霜”或“黑霜”。这种无形的黑霜能够破坏植物组织 ,给作物带来的危害往往比白霜重。关于霜冻发生的原因 ,就天气条件来说 ,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平流霜冻和辐射霜冻。平流霜冻是由冷空气沿着地面平流而产生的寒潮引起降温 ,使作物受到冻害。其特点是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通常出现在早春或晚秋 ,因这时茶树还没有开始生长或已停止生长 ,如果冷空气不是太强 ,降温不太强烈 ,对茶树危害不大。辐射霜冻是由地面或茶树植株表面辐射散热冷却而形成 ,多发生在晴朗无风的夜间 ,其特点是范围小 ,有局限性 ,经常出现在低洼或土壤干燥、疏松的茶园。2 茶树受冻的表现及成因乔木型的云南大叶种受冻的下限温度为 - 3℃ ,茶树受冻是从叶尖、叶缘开始蔓延 ,继而使叶呈黑褐色焦枯状。据我所茶园受冻情况调查 ,茶树受冻大体有三种情况 :轻者发生“麻点”现象 ,芽叶焦灼 ,少数枝条上的腋芽停止萌发 ;重者造成叶枯、叶落、枝梢萎枯 ,呈烧焦状 ;特别严重的造成骨干枝树皮冻裂、液汁外溢 ,叶片全部枯死脱落 ,根系变黑腐烂 ,被害植株达 95%以上 ,直至整株枯死。茶树受霜冻害后 ,为什么机体被破坏 ,甚至会枯死呢 ?因为茶树机体是由许多细胞组成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 ,在温度降至 0℃以下时 ,开始结冰。从热力学可知 ,物体结冰时 ,体积膨胀 ,细胞之间的冰粒增大 ,细胞就受到挤压 ,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朝外渗透出来。细胞失掉过多的水分 ,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质就逐渐凝固起来。特别是在严重霜冻以后 ,空气温度又突然回升 ,茶树渗出来的水分很快变成水汽散失掉。细胞失去的水无法复原 ,茶树就会死亡。另外 ,温度过低 ,土壤里的水分冻结 ,使泥土冻裂 ,寒气从裂缝中进入泥土 ,把根冻坏 ,茶树也会枯萎死亡。3 霜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霜冻的产生 ,与地势高低、坡地的坡向 ,距河道、湖泊、水库的远近及地面性质有关。就地势来说 ,在小盆地、洼地、坡地下部 ,因地势低洼 ,地形闭塞 ,冷空气容易沉积 ,霜冻最重 ;山坡中部 ,冷空气排泄畅通 ,霜冻最轻 ;小山顶风速较大 ,霜冻次之。谚语说的“雪打山梁霜打洼”是有科学道理的。坡地的不同坡向 ,霜冻的程度也不一样 ,据对勐海县受霜冻的茶园调查 ,山的南坡较北坡轻 ,西坡及西南坡较东坡、东南坡轻 ,山顶较山脚轻 ,山坡中部又较山顶及山脚轻。靠近湖泊、水库、河道的茶园 ,霜冻较轻 ,因为这些水体对附近地区的茶园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白天温度不易升高 ,夜间温度不易降低。土壤状况对霜冻也有一定影响 ,干燥疏松的土壤和砂土的茶园 ,发生霜冻比较频繁 ,因为这类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小 ,白天升温快 ,夜间冷却也快 ,所以霜冻重 ;而土壤潮温的茶园 ,霜往往较轻。4 茶树霜冻害防治方法( 1)选择耐寒性强的良种 ,这可从根本上防止冻害的发生。 1999年发生的霜冻中 ,我所选育的国家级无性良种云抗 10号几乎未受冻害。( 2 )加强培肥管理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在结合秋冬季深耕的同时重施基肥。基肥以磷钾肥、农家肥为主 ,可提高地温 ,促进树体生长旺盛。对土层薄、裸露面大的茶园要抓好客土培园。其方法是将茶树两边的泥土向根颈处填高 ,高处以 5~ 10cm为宜 ,以免根部外露 ,受冻害侵袭。( 3)茶园铺草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水分 ,并有一定的保温能力。茶园铺草后 ,地温一般能提高 1~2℃ ,对减轻冻害 ,土壤蓄水和防寒防风都有积极意义。( 4 )适当控制修剪程度 ,适时封园 ,以培养适度的丰产茶树树冠 ,增加树冠绿叶层 ,提高抗寒力。( 5)熏烟法。在霜冻到来之前 ,把可燃烧、发烟的柴草堆积起来 ,中间放入干草 ,上面放较湿的柴草或碎草木 ,以便点燃后发烟 ,但不使明火燃烧起来。( 6)喷水结冰法。在很低的温度条件下 ,把水喷到茶树上结成冰以后 ,温度可维持在冰点左右 ,因而能避免茶树冻伤。( 7)送风法。送风防霜 ,日本已广泛应用 ,不仅取得了较好的防霜效果 ,而且促进了芽梢的生育。其方法是在离地 6 5m处安装电风扇 (送风机 )将逆转层上的暖气流吹至茶树采摘面 ,用以提高茶树的叶温达到防霜的效果茶树霜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唐一春$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包云秀$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刘德和$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蔬菜瓜果园

西南园艺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发展藤类种植业展望(摘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

摘要:目前世界藤类资源有 6 0 0余种 ,我国有 40多种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云南南部。藤条具有广泛用途和很高的经济价值。如编织各种藤器、家具。 1 970年以来 ,世界藤材商品市场迅猛发展 ,到1 988年世界藤材贸易总量在 1 2~ 1 5万吨 ,贸易额达 2亿美元以上 ,1 997年贸易总量达 2 6万吨。云南藤类植物分布地区 ,一般年平均温度 2 1~ 2 5℃ ,年降雨量 80 0~ 1 0 0 0mm。据初步调查 ,有经济价值的藤类为 :小藤Calamusgracilis、滇南省藤C .henryanus、大喙省藤C .macrorrhynchus、大藤C .palustris、宽刺藤C .platyacanthoides、长鞭藤C .flagellum、弓藤C .rhabdocladus、直立藤C .erectus等 1 0余种。产藤较多 ,质量较好的有勐腊、景洪、绿春、盈江等县。但随着热带森林的破坏 ,包括对藤条的不合理采伐 ,造成藤类资源大减 ,原藤供不应求 ,近年来 ,我国每年还从东南亚进口原藤 2 .5万吨左右。因此 ,在云南大力发展藤类资源 ,既能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恢复热带森林。人工抚育和栽培是发展藤类资源的重要环节。其技术要点 :(1 )采种育苗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摘和处理 ,先除去果皮 ,使种子干净 ,以免果皮发霉而影响种子发芽力。不能及时播种的 ,可用砂或锯末来贮藏 ,放荫凉处 ,保持适当湿度。播种前可放在砂床上催芽 ,种子埋于砂中 ,浇水 ,保持湿润 ,待种子萌芽时再取出播于苗床上。一般一年生幼苗已具 5~ 7片叶 ,即可出圃定植。 (2 )定植 ,关键是要有一定的荫蔽条件和提供植株攀援的乔木。 (3)管理 ,幼龄期要及时除草、浇水、施水肥 ,成龄后可以减少管理次数。 (4 )采收 ,小藤类必须达 5m以上 ,大藤类必须 6~ 7m以上才能采取。藤类种植后一般 5~6年开始收割 ,只要不损坏根头 ,以后每隔 2~ 3年采割 1次 ,经济寿命有40~ 5 0年 ,中等管理水平可年产干藤 4.7t/ha,扣除工本费用 ,每年可盈利 1 .2万元 /ha。云南发展藤类种植业展望(摘要)@唐一春$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勐海6662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地区覆膜种植小春脱毒马铃薯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甜茶抗过敏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壳斗科植物甜茶 (LithocarpuspolystachyusRend)中分离出具有抑制活化透明质酸酶的有效成份 ,经酸水解重结晶 ,鉴定证实该有效成份为二氢查尔酮葡萄糖苷

关键词: 甜茶 抗过敏 二氢查尔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F1代花粉低温贮存研究

甘蔗 2000

摘要:5个甘蔗细茎野生种 (S.spontaneum) F1代花粉经 2种不同干燥方式和 2种不同贮存温度处理 ,授予花粉发育率低且自交无结实的栽培品种母本花穗进行杂交 ,其中 9个花穗育出实生苗 37株 ,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 ,95.2 %的实生苗为真实杂交后代。结果表明 :本试验条件下 ,低温贮存花粉可保持活性时间最长达 12 8天 ,但以 35- 50天的贮存花粉活性较好 ;在 4种贮存方法中 ,硅胶干燥的花粉在低温冰箱 (- 2 8至 - 30℃ )中贮存和经抽湿干燥的花粉在液氮 (- 196℃ )中贮存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甘蔗 细茎野生种 F_1代 花粉 低温贮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池高背鲫繁殖技术

淡水渔业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洋葱分杈、抽薹怎么办?

农村实用技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测验种间三交F_1育性表达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对南京 11,光壳稻和巴利拉或秋光配制的单交、测交 2 8个组合F1,F2 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的宜良县进行育性鉴定分析表明 :(1)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F1易受低温影响 ,其广亲和基因难以表达。南京 11与矮嘎、明子谷、木帮谷、毫秕、镰刀谷、末烈谷等光壳稻杂种F1和F2 代的育性表达基因不同 ,F1的育性表达基因易受环境影响 ;但F2 育性表达符合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模式 ;并受主基因控制。 (2 )南京 11,光壳稻与巴利拉测交组合F1单株多数为不育株 ,不育株与可育半不育株比例符合X2 检验 1∶1理论值的分界以 5 %和 10 %居多。 (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育性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秋光的S - 8育性恢复基因与该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关键词: 光壳稻 育性表达 籼粳交 广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