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滇中水浇地一年三熟超高产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0
摘要:云南省滇中水浇地一年三熟超高产研究和开发表明:①水浇地一年三熟667m~2年产量可达2t;②超高产关键在于保持全年较高绿叶面积生产,最大限度地挖掘光能潜力;③技术途径是挖掘玉米多穗大穗的优势,小麦在合理的群体结构下主攻穗重;④一年三熟超高产有较高的肥料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一年三熟 光能潜力 多穗大穗 肥料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云南省地方油菜品种资源鉴定及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0
摘要:对云南省 317份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研究 ,发现云南省油菜种质资源大部分为极早熟和早熟品种 ,占云南油菜品种资源的 75 % ;同时也是高产种质资源和高含油量种质资源 ,且含油量与海拔高度有关 ,即高海拔地区油菜种质的含油量普遍较高 ;该省地方品种中缺乏低芥酸(<1% )和低硫代葡萄糖甙 (<30 μmol/g)的种质资源 ,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5个不同耐冷级别品种按 1 / 2 p(p- 1 )配制 1 5个组合及其亲本在籼稻区 (F1 )、籼粳交错区 (F2 )和温凉粳稻区(F1 、F2 、F3 )进行云南稻种颖壳、花药大小和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研究 ,结果表明 :(1 )耐冷稻种在冷害条件下颖壳变窄、花药大小相对稳定、结实率较高 ,花药长缩短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 ;极弱耐冷品种十和田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0 .92 4**)。(2 )极强耐冷的昆明小白谷、丽粳 2号耐冷性状的 GCA较高 ,用它们作耐冷基因供体、十和田作轮回亲本已获得一批耐冷性近等基因系。 (3)不同世代同一稻区和同世代不同稻区的耐冷性状及 SCA在不同稻区存在明显差异。 (4)籼粳杂种后代在温凉粳稻区粳型性状变异同时伴随着耐冷基因的累积 ;而在籼粳交错区和籼稻区则有利于籼型性状的遗传进化
关键词: 颖壳 花药 结实率 遗传变异 稻作区 云南稻种 耐冷性


滇西旱地春植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在综合应用适宜云南蔗区的深沟板土、闭垄镇压、提早植期、化学除草、 快锄低砍等规范配套技术下,对甘蔗下种量、行距、氮、磷、钾施用量5个重要因素采用二次通用旋 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建立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栽培产量函数模型,筛选适宜模式。试验表明:5个因 素对产量指标的作用顺序是氮>下种量>磷>钾>行距,下种量和种植行距,氮和钾交工作用达 到了极显著水平。运用试验产量回归数学模型,结合滇西蔗区自然耕作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模拟 运算,形成了丰产优化综合技术方案。图3,表4,参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