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引入的及国内自育成的 10个优质蛋白玉米 (QPM)黄粒优良系 ,进行了配合力及杂优模式的分析。通过部分双列杂交获得 4 5个杂交组合 ,将这些组合种植在云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 3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产量方差分析表明 ,品种之间、环境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重复之间不显著 ;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不显著。杂交组合CML 16 6×齐 2 0 5具有最高产量 (10 880kg/hm2 ) ,杂交组合长 6 31/O 2×中系 0 96 /O 2具有最低产量 (5 4 96kg/hm2 )。自交系CML 16 1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 (10 10 .5 3) ,自交系CML 16 6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其次 (94 7.11) ;而自交系中系 0 96 /O 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 (- 1119.98)。自交系CML 194与忻 910 1/O 2具有最高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1813.5 0 ) ,自交系CML 16 6与齐 2 0 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 (12 72 .0 0 ) ;而自交系忻 910 1/O 2与齐 2 0 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低(- 16 70 .96 )。根据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可初步将这 10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 4个杂种优势群和4种杂种优势模式。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现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症状、病原菌、寄主及分布、病害发生规律、病原菌致病性分化、分子生物学检测、抗病育种、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


云南低纬高原不同生态环境与小麦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 ,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态试点、水、旱地栽培条件下小麦品质变化的分析 ,初步研究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生态条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影响 ;出粉率同时受生态环境和品种遗传的影响 ;沉淀值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 ;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所决定 ,但也受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生态环境与栽培方式互作的影响。


磁化复合肥对烤烟产质的影响初探
《烟草科技 》 2001
摘要:对水稻土及 3种旱地土壤烤烟施用磁化肥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水稻土施用磁化肥 ,经济产质量的总体效果不如普通复合肥 ,高用量磁化肥 (纯氮用量 10 .5克 /株 )可得到较高产量 ,还能明显降低烟叶含糖量、提高氮化合物含量 ,并且对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作用 ;低用量的磁化肥可得到较好产值 ,对烟叶化学成分作用不明显。旱地土施用磁化肥 ,增产增值作用较好 ,其中 ,紫色土以高用量磁化肥增产增值效果最好 ,产量、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 7.15%及 2 1.9% ;赤红壤也以高用量磁化肥增产作用最好 ,比对照增产 4 3.7% ,但以低用量磁化肥 (纯氮用量 6.5克 /株 )增值效果显著 ,产值比对照增加 4 6.7% ;厚红壤以低用量的磁化肥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4 3.7% ,但以低用量磁化肥 (纯氮用量 6.5克 /株 )增值效果显著 ,产值比对照增加 4 6.7% ;厚红壤以低用量的磁化肥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9.56% ,以中等用量的磁化肥 (纯氮用量 8.5克 /株 )增值效果显著 ,产值比对照增加 12 .9%。 3种旱地土壤施用磁化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含糖量 ,但赤红壤作用稍明显 ,且赤红壤施用磁化肥还能有效地降低蛋白质含量 ;对于其它成分 ,3种旱地土壤均无明显变化规律。


几种影响库拉索芦荟器官增殖和根形成的因素
《林业科技通讯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 ,以库拉索芦荟嫩芽或侧芽为外植体 ,研究了激素、糖、活性炭等因素对芽增殖及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库拉索芦荟芽增殖最佳培养条件为 :MS+6-BA5mg/L +NAA0 .1mg/L +食用白糖 30g/L +活性炭 0 .2 % ,经2 0~ 2 5d培养 ,其繁殖系数达 5 1~5 4 ;根形成最佳培养基为MS +NAA0 .8mg/L +食用白糖 30g/L +活性炭 0 .3% ,经 15d培养 ,可生根4~ 5条 ,苗高达 5~ 6cm。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玉米生长模型预测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物候期(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传统农业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通常具有地域性 ,周期长 ,且投入大 ,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利用作物的生长模型预测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一个品种×施氮量的双因素试验在云南省农科院试验站 (北纬 2 5° ,东经 10 9° ,海拔 190 0m)进行 ,试验有 5个施氮水平 :分别是10 0 ,145,185(N3) ,2 30 ,和 2 70kg/ha ;3个参试种分别为 :Across 876 3、PozaRica 876 3和普通玉米墨白 1号。为了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预测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泰国北部清迈大学农学院的多熟种植中心 (北纬 18°4 7′ ,东经 99°57′ ,海拔 30 0m)进行品种×播种期的双因素试验 ,试验目的是确定品种的遗传参数。参试种为Across 876 3(QPM ) ,PozaRica 876 3(QPM )和Suwan 1,3个播种期分别是 1994年 12月 2 0日、 1995年 1月 5日和1995年 1月 2 0日。采用模型中遗传参数计算器 (GENCAL)计算出这 3个品种的遗传参数 ;在本研究中采用泰国获得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参数对云南试验中两个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CERES玉米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不同种生长发育


茶树群体遗传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云南农业科技 》 2001
摘要:概述了茶树群体遗传性状和计算机模拟原理 ,并编制了茶树群体遗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描绘了计算机模拟在茶树上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