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红花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已收集保存48个国家的30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中筛选的15份抗旱种质为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构成因素等8个性状进行田间观测,观测项目包括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特性、生长势、抗逆性等。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其抗旱适应性、稳产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在干旱处理条件下,不同类型种质的抗旱性有差异,不同性状受干旱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YN-9mof,YN-4mf,YN-19mof表现出较对照高的分枝数、单株果球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说明这类种质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抗)旱性,稳产性好,适宜在旱地种植和作为抗旱基因材料加以利用。试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类型的红花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的抗旱多样性,是红花抗旱育种的重要基因源。


烟草普通花叶病对不同基因型烤烟产质量损失评价的研究
《昆明学院学报 》 2011
摘要:为了正确评价感染烟草花叶病并为表现症状烟株的产质量损失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在当前优质烟生产管理条件下,通过研究6个不同基因型烤烟新品系在大田期受烟草花叶病危害至9级的病株与未感病的正常烟株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烟草花叶病对上等烟比例的损失达85.5%,对产值和产指的损失分别达27.2%和24.2%,对产量、均价和级指的损失分别达14.3%、15.2%和13.2%,而对上中等烟比例的损失仅达10.4%;2)烟叶生产中,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烟株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增加通风透光和改善营养状况等措施,达到提高中等烟比例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质量的损失.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适于高效抗性育种的茶树亲本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其中抗寒性较强的资源有‘86-8-1’、‘86-9-12’、‘86-12-7’、‘86-6-9’、‘河头白尖毛茶’和‘弄岛黑茶’等6份,抗假小绿叶蝉虫性较强的资源有‘马鞍山大叶茶’、‘昌选2’和‘中叶2号’3份,抗咖啡小爪螨虫性较强的资源有‘基诺大叶茶’和‘丫口小茶’2份,抗根结线虫性较强的资源有‘84-1-1’和‘曼喷龙大叶茶’2份。这些抗性资源既可直接用于推广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为推动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低,其中茶叶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茶叶重金属最低限值,土壤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6,茶叶质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土壤中除As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处于安全等级或警戒线等级,为清洁水平或尚清洁水平。建议今后在进行无公害茶园的布局和建设时,应对基地适当加以选择。


42份甘蔗种质试验评价
《甘蔗糖业 》 2011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42份繁殖更新的甘蔗种质的糖分和产量,并从中筛选出高糖种质6个,占总数的14.29%,高产种质6个,占总数的14.29%,高含糖量的种质7个,占总数的16.67%。这些筛选出的种质可作为杂交或回交利用。


云南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筛选
《茶叶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性等方面,对云南5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和评价。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52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32份;发芽特早生的2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8%)含量5份、高咖啡碱(>5.2%)7份、低咖啡碱(<1%)的2份、高茶黄素(>1.6%)10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26份;抗根结线虫较强的2份;抗假眼小绿叶蝉较强的1份;抗咖啡小爪螨虫较强的2份;抗寒性较强的6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