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大麦籽粒亮氨酸QTL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s,本研究以‘紫光芒裸二棱’和‘澳选3号’构建的19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群体籽粒亮氨酸含量,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结果表明:籽粒亮氨酸含量在‘紫光芒裸二棱’和‘澳选3号’中分别为1.70 mg/g、0.87 mg/g,重组自交系群体后代中亮氨酸含量平均值为(1.20±0.01) mg/g,变异系数为16.92%;共检测到3个与亮氨酸含量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2HL (Scssr03381~Scssr07759)、4HL (HVBAMMGB84~BMAG0808)和7HL (GMS056~GBM1297)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65%、12.96%、19.74%,加性效应分别为-0.07、0.06和-0.1。本研究结果为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精细定位及高亮氨酸含量大麦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麦 重组自交系 籽粒 亮氨酸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甘蔗糖业 2021

摘要:为筛选高效低毒并对甘蔗安全的防治甘蔗蓟马药剂,本文开展了10%氯噻啉WP、20%呋虫胺SC、50%氟啶虫胺腈WG、50%吡蚜酮WG、5%啶虫脒EC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用已登记防治甘蔗蓟的300 g/L氯虫·噻虫嗪SC药剂作为对照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农药均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甘蔗安全.其中,20%呋虫胺SC、50%氟啶虫胺腈WG和5%啶虫脒EC对甘蔗蓟马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0天防效达80%以上,且与300 g/L氯虫·噻虫嗪SC防效间无显著差异,可用于甘蔗蓟马防治;50%吡蚜酮WG、10%氯噻啉WP虽与300 g/L氯虫·噻虫嗪SC防效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其防效亦接近80%,可用作轮换使用农药.

关键词: 甘蔗蓟马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攀枝花市高寒冷凉地区适宜发展的较优马铃薯品种(系),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测定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块茎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新品系‘S04-921’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产量34 536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10 074 kg/hm2,增幅41.18%。‘云薯304’产量27 085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 623 kg/hm2,增幅为10.72%,对早、晚疫病抗性强,是一个鲜食和薯片加工兼用型品种。

关键词: 攀枝花市 马铃薯 引种 产量 品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基土壤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植烟黄壤培肥改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适合昭通冷凉山区黄壤培肥改良效果好的碳基调理剂。【方法】以昭通冷凉山区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不同碳基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生物累积量、养分吸收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施用碳基土壤调理剂能提升土壤pH值,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土壤养分供给。施用碳基调理剂后有效减少土壤氮素的淋溶损失,土壤氮的供给持续且稳定,有效提高烟株根系和烟叶的氮含量和氮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对烟叶产质量的提升有显著作用。【结论】综合来看,施用T2碳基调理剂的效果较好,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能稳定持续供应氮素,有效提高烤烟叶片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关键词: 碳基土壤调理剂 冷凉山区 烤烟生长期 黄壤 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法的建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良的甘蔗原料是生产高品质红糖的基础,筛选营养价值丰富的甘蔗种质资源,是选育红糖加工型甘蔗品种的基础。本研究以全国广泛种植、当前普遍用于红糖加工以及历史上较早应用于制作红糖等具有代表性的16份甘蔗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蔗汁的蛋白质、总游离氨基酸、总多酚、蔗糖、还原糖、灰分、氯化物、胶体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多维综合评估等方法,建立了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法,对16份甘蔗种质的营养价值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参试甘蔗种质营养及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选三、闽糖69-421、ROC22所含蛋白质、氨基酸的均值在所有材料中位居前列,灰分含量适中,可作为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进行应用;兼顾红糖生产需求和甘蔗营养成分含量,综合评价排序前5的种质依次为选三、闽糖69-421、云蔗05-51、ROC22和川糖61-408,是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的首选材料。

关键词: 甘蔗 营养 红糖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麦区96份小麦育种材料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云南小麦育种的亲本选择及优质资源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种植于云南楚雄的96份西南麦区小麦育种材料的1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调查和测定,计算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利用这些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6份小麦育种材料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质量性状;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3.83%,其中白粉病的变异系数最高(70.28%),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低(4.35%);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591,其中每穗粒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2.0701),粒质和叶锈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9461);5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5.93%,其中粒色的变异系数最高(55.05%),壳色的变异系数最低(0.0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83,其中穗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1892),壳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1个数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产量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和0.479**,P<0.01),与分蘖数和叶锈病呈显著正相关(r=0.213*和0.245*,P<0.05,下同),与白粉病呈显著负相关(r=-0.233*),与其他性状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信息集中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7.721%,因子1为产量相关因子,因子2和因子4为抗病性相关因子,因子3为生物量相关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阀值为0.785处将供试材料分为六大类群,且不同类群表型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各类群均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结论】不同地区的材料性状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地区间小麦育种材料的交流致使部分品种材料具有相同的性状特征。在育种实践中需在当地开展鉴定,分析所引进材料的特征特性,同时杂交组配时应优先考虑亲本的优势性状互补,其次才考虑地理来源。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西南麦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DEM的糖厂原料蔗滚筒除杂装置研究

现代农业装备 2021

摘要:切段甘蔗收获技术是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的主推技术,入厂原料蔗含杂率较高,特别是机收原料蔗泥土含量较大,使糖厂产生抵触,影响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糖厂原料蔗滚筒除杂装置,并对所设计的滚筒除杂装置进行EDEM试验仿真.为了研究滚筒除杂装置的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对除杂率及质量流率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滚筒除杂装置进行除杂仿真.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得出,影响除杂率指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除杂滚筒倾角、滚筒转速、螺旋输送导板螺距;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滚筒倾角20 °、滚筒转速12 r/min、螺旋输送导板螺距1 800 mm.影响蔗段质量流率指标的因素水平主次顺序为:滚筒倾角、滚筒转速、螺旋输送导板螺距;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滚筒倾角20 °、滚筒转速12 r/min、螺旋输送导板螺距1 600 mm.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对试验指标除杂率的影响,滚筒倾角因素和滚筒转速因素极显著,螺旋输送导板螺距显著;对试验指标质量流率的影响,滚筒倾角因素和滚筒转速因素极显著,输送导板螺距不显著.通过平衡分析得出,滚筒设计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倾角20 °、滚筒转速12 r/min、螺旋输送导板螺距1 800 mm.

关键词: 甘蔗 糖厂 除杂 设计 EDEM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橼药用植物果实变异及地理分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橼Citrus medica的成熟干燥果实既是中药材香橼的重要来源之一,又是食用和观赏种质资源,其植物类型多,遗传变异丰富。为调查枸橼种内果实变异和资源分布情况,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研究了11种枸橼类型果实变异情况,基本涵盖我国主要枸橼类型,分别为小果香橼C.medica var.ethrog、枸橙(云南香橼)C.medica var.yunnanensis、木里香阳果C.medica var.muliensis、德宏元橼C.medica×Citrus spp.、福州枸橼C.medica×C.grandis?、麻屋C.medica×C.grandis?、苍源香橼(野香橼)、宾川香橼、甜香橼、大香橼、小香橼(酸香橼)。调研发现枸橼自然群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西部、西藏东南部,主产地有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湖北、浙江等地,枸橼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种植,包括印度、地中海地区和加勒比海岸国家。实地调查发现枸橼果实总体呈现种内变异大的特点,枸橼类的果实大多为类椭圆形或类球形,皮生绿熟黄,带油胞点,多有贯穿底部到顶部的棱起和乳突,通常越小的枸橼类型囊瓣和汁胞越发达,中心柱紧实,越大的枸橼类型囊瓣和中心柱越空虚,具有心皮群,而心皮群先端分离发育是产生变种的原因之一。在未来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这些变异,进一步研究不同枸橼种类品质差异及其机制,根据其药用或食用用途分别进行品种选育,分类管理,为药食同源药材有序、安全、有效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香橼 枸橼 基原 种质资源 种内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波长流动分析仪法检测中性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云南化工 2021

摘要:为探究连续流动分析法,采用660 nm、880 nm波长检测中性、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通过选择本地30个中性、石灰性土壤样品,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121.25-2012)连续流动分析法,利用660 nm、880nm波长检测有效磷含量,与常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1)当有效磷含量较低时(小于10mg/kg),传统分光光度法比色检测的有效磷浓度高于660 nm与880 nm波长连续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值;2)880 nm波长比660 nm波长增益值低,连续流动仪880 nm波长比660 nm波长的有效磷含量检测值低;3)当有效磷含量大于10 mg/kg时,应用流动分析仪660 nm、880 nm与常规检测880 nm三种结果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有效磷质量分数大于10mg/kg时,应用流动分析仪660nm、880nm与常规检测880nm三种结果无显著差异。当有效磷质量分数小于10mg/kg时,常规分光光度检测建议使用无磷的活性炭粉震荡吸附后再比色。

关键词: 有效磷含量 连续分光光度法 波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云桑2号、云桑6号、云果桑2号等7种云南省种植的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以期为果桑种植品种的选择及桑葚类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测定桑葚的氨基酸组成、糖分含量、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单果质量等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从桑葚中检测到15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78~7.18 mg/g;桑葚中的糖分主要以葡萄糖、果糖等形式存在,总量为3.31%~13.55%,7种桑葚中均未检测到蔗糖;7种果用桑葚中的总酸含量为1.04~3.17 mg/g,总多酚含量为28.13~57.65μg/g,总黄酮含量为0.94~12.03μg/g。总体而言,桑葚含有丰富的单糖、游离氨基酸、酚类、黄酮等营养成分,不同品种桑葚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异,其中云桑2号的营养成分含量、单果质量、口感评分在7种桑葚中整体最优秀。考虑到硬实度、口感、营养含量等,可以将红果1号、粤椹大十作为短途运输的桑葚种植品种。

关键词: 桑葚 营养成分 总黄酮 总多酚 糖酸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