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rp基因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亚组水平上明确云南元谋县的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以rp(II)F1/rp(II)R1为引物,利用PCR对感病蔓草虫豆总DNA进行rp基因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和编码蛋白特性预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p基因编码的rpl22、rps3蛋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测序得到1 171 bp的特异性片段,该片段包括全部rpl22基因和大部分rps3基因,两基因相互重叠,分别编码128和237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从亚组水平明确了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是16SrII-A亚组成员,且归属于rp-iii亚进化支。预测rp基因所编码的rpl22和rps3蛋白均为脂溶性蛋白,且二级结构包括螺旋、卷曲和折叠。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蔓草虫豆丛枝植原体蛋白跨膜运输的分子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中国种业 》 2021
摘要: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要资源之一。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享誉世界的天然农业基因宝藏,具有许多极其珍贵的生物特有属和种。对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全省资源家底不清、资源保存与鉴定设施差、特有资源消失风险加剧、优异资源发掘利用滞后、资源引进输出情况不明、有效交流与共享不畅等问题,并重点围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开发创制、育种利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云南弥渡县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噻虫嗪、噻虫胺、虫螨腈、苏云菌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噻虫·高氯氟和阿维·灭蝇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大棚番茄地发生尤其严重,为害株达100%,百叶幼虫量55.00~101.67头/百叶,周诱蛾量4.70~61.20头/板,果子的为害率达19.33%,最高达40%.田间药效的结果表明:33%阿维·灭蝇胺SC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达74.30%,其次30%虫螨腈SC、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3 d防效64.25%、67.98%、54.85%,药后5 d防效79.08%、79.00%、73.45%,药后7 d防效81.60%、80.45%、65.70%.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在弥渡县大棚发生为害较为严重,性诱剂对成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灭蝇胺可作为幼虫的防治药剂.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发生情况;田间防效;云南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梢腐病防控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防控甘蔗梢腐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为甘蔗梢腐病精准高效防控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支撑,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生产示范验证。结果表明,3个配方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分别与磷酸二氢钾2 400 g/hm2和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复配后对甘蔗梢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株率均在8.62%以下,防效均达90.73%以上,较空白对照甘蔗实测产量平均增加15 489 kg/hm2以上,糖分增加1.8%以上,每公顷用药成本仅270元。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梢腐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月-8月发病初期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 d喷1次,连喷2次,可有效控制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
关键词: 甘蔗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精准施药 梢腐病 防效评价


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品比试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 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柱状田头菇和杨柳田头菇B交配型位点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状田头菇(茶树菇)Cyclocybe aegerita在我国广泛种植,其菌株资源分为多个类群且遗传背景多样。多种命名和复杂的交配特征给柱状田头菇及近缘种的育种研究带来障碍。以两个物种柱状田头菇和杨柳田头菇C.salicacola菌株群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设计特异引物扩增获取菌株群体的交配区域片段,用于菌株鉴定及系统构建。克隆获得了两个柱状田头菇菌株的B交配位点,其中约8 kb的片段序列非常保守,包括信息素受体rcb1、rcb2和部分非编码区。基于该区域含有变异区的片段设计特异引物,经对35个菌株扩增及克隆测序后,每个实验菌株中均获得1-2类型约3.2 kb片段(cbmr)。使用该片段与线粒体小亚基构建的聚类树契合度较高,但前者在类群的划分上更为精细。此外,该片段的变异区也为类群和交配型鉴定提供了靶位点。依据B交配型部分位点设计的引物在所有的实验菌株中均获得相应的片段,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柱状田头菇和杨柳田头菇菌株及B交配型分子鉴定。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对甘蔗褐锈病防控效果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锈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代森锌、烯唑醇、代森锰锌、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百菌清、多菌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5%代森锌WP 1500 g+75%百菌清 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12.5%烯唑醇 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mL)/hm2、(80%代森锰锌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和(30%苯甲嘧菌酯SC 900 mL+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等4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锈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8.79 以下、防效均达80.53%以上.本研究显示4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锈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 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 次,连喷2次.
关键词: 甘蔗 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精准施药 褐锈病 防效评价


施用叶面肥对魔芋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研究分析叶面喷施不同量"量宇植物之母"对魔芋长势、叶片光合效率及其球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T1(CK,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分别为10 mL、20 mL、30 m L"量宇植物之母"+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结果表明,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都高于处理T1(CK)。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处理T1(CK);处理T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最大,大芋平均重量(0.149 kg)、子芋平均重量(13.0 g)和单株产量(0.206 kg)均最高,生长系数为8.24,折合单产为21330 kg·hm-2,比对照增产10.09%。处理T2、处理T3、处理T4的烂芋和死株占比都低于处理T1(CK)。处理T3粘度最大,为5083 mPa·s;处理T4葡甘露聚糖含量最大,为18.91%;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为7.70%;4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08%~2.11%。施用"量宇植物之母"能够增加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增加了魔芋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了魔芋植株的抗病性,提高了魔芋的产量。施用较高浓度"量宇植物之母"能够提高魔芋球茎葡甘露聚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