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咖”品牌建设现状与展望
《商展经济 》 2021
摘要:云南小粒种咖啡种植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独特的地理、资源、环境等条件,形成了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的特殊风味,备受全球咖啡市场青睐,云南咖啡产业逐步成长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典型代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农产品,"云南小粒咖啡"逐步被业内人士熟知。至今完成注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有"保山小粒咖啡""德宏咖啡""朱苦拉咖啡""普洱咖啡"等,但作为代表云南咖啡品牌的"云南咖啡"或"云咖"至今尚未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和开展系统化创建,已阻碍了"云咖"品牌化发展。本文依照云南省相关规划和行业使用的"云咖"名称,将云南咖啡区域品牌称为"云咖",并对"云咖"未来品牌建设进行展望。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我国各甘蔗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及各蔗区主栽品种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筛选抗褐锈病优良新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合全国甘蔗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选择甘蔗褐锈病高发的云南临沧、云南普洱、云南玉溪和广西宜州蔗区,在田间自然发病下,对我国近年来选育的60个新品种和3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并对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4个新品种及主栽品种中,6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70.21%;28个表现为感病到高感,占29.79%.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54个抗病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57.45%.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桂糖29号、桂糖44号、德蔗03-83、柳城03-1137、粤糖60号、桂糖46号等主栽品种高度感病,而粤甘48号、福农09-2201、桂糖08-120、柳城09-15、中蔗1号、云蔗08-1609、云瑞10-187、中糖1201等31个新品种抗病性强.建议多雨湿润褐锈病高发蔗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新品种力度,以期达到品种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控制褐锈病暴发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主栽品种 褐锈病 抗褐锈病基因Bru1 抗性


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致病新种的分离鉴定
《中国中药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状茎腐烂病是云南栽培滇黄精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云南5个州市6个县采集到的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株上均分离到同一种真菌,依据科赫法则,取其分生孢子有伤、无伤接种到健康滇黄精根状茎上均能致病,明确其为致病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刚毛,分生孢子产量大,分生孢子堆橘色,分生孢子新月形,无隔,中部具1油球,孢子平均长×平均宽为19.3~24.9 μm×5.2~5.9 μm,长/宽为3.4~4.5,基于ITS、GAPDH、CHS-1、HIS3、ACT、TUB2多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明确其归属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白蜡树复合种(spaethianum species complex),与其中白蜡树刺盘孢C.spaethianum亲缘关系最近,但独立分支,鉴定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原菌为刺盘孢属1新种,根据其寄主命名为滇黄精刺盘孢C.kingianum.种苗带病是该病异地传播的主要途径,选择健康种苗、移栽前进行种苗消毒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多基因系统发育;滇黄精刺盘孢


色素提取专用型萝卜新品种云红萝卜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云红萝卜2号是以雄性不育系RR05S为母本,以自交系RR180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色素提取专用型萝卜一代杂种。中晚熟,生育期70~120 d(天),羽状深裂叶,叶片绿色,叶柄深红色;肉质根钟形,肩部圆形,全入土,表皮和肉色均为紫红色,肉质根长10 cm左右,横径7 cm左右,单根质量185 g左右;萝卜红含量1.6%左右,且分布均匀,适宜加工提取萝卜红色素,每667 m2肉质根产量1 500 kg左右,色素产量25 kg左右;田间对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的抗性与对照通海红萝卜相当,适合我国西南地区秋冬季或高海拔地区(海拔2 000~2 800 m)越夏栽培。


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21
摘要: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同时探究最优提取工艺下获得的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57 W,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4℃,果胶酶添加量0.20%,乙醇体积分数61%,在此条件下所得绿原酸提取率为12.85%±0.37%。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6.18±0.07)mg/mL和(4.75±0.06)mg/mL。研究结果为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超声-酶辅助提取 金银花 绿原酸 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不同产地白肉灵芝的重金属含量与毒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监测云南不同产地的白肉灵芝重金属含量变化,并对白肉灵芝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白肉灵芝中铅、镉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砷、汞含量,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THQ)和综合危险指数(HI)对食用白肉灵芝摄入重金属进行膳食风险评估。通过急性经口毒性、亚急性毒性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白肉灵芝的食用安全性。【结果】云南省昆明、楚雄、怒江3个地区的白肉灵芝中的砷、镉、铅的含量分别为0.16~0.22、0.15~0.50、0.07~0.18 mg/kg,均符合规定,未见超标。白肉灵芝中汞含量小于检测最小值,未检出。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重金属进行评估表明,经白肉灵芝途径的重金属摄入水平在安全限值之内,通过云南白肉灵芝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没有安全风险。白肉灵芝提取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5 g/kg。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白肉灵芝提取物对实验小鼠的活动情况、体重增加、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脏器系数及生化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结论】白肉灵芝无重金属摄入的安全风险,毒理实验表明其属实际无毒级,为白肉灵芝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云南跨境农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 》 2021
摘要:针对云南跨境农业投入不足、农户经营分散、市场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主线,农户行为决策为重要影响因素,生计资本为决策基础,创新性架构以可持续生计、组织行为、转型经济等理论为依托的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案例调研、数理计量等研究方法,对云南跨境8州市千余户农户的实地调研,解决了云南跨境农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问题,并创新性探索跨境农业产业经济带建设.
关键词: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跨境;对策


32份桑树种质资源果用性状调查与分析
《蚕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不同桑树种质资源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的适应性,以30份引进种质资源及2份本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果实农艺性状,包括结果枝条数、单芽坐果数、坐果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径,检测果实理化性状,包括总糖含量、pH、桑椹红色素含量和出汁率。结果表明,坐果率>95%的品种有21份,单果质量>4 g的种质资源有12份,果汁总糖质量分数>20%的种质资源有1份。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四季果桑、大兴4、72C002、大兴1号、嘉陵30号、云果桑1号、一串红、粤椹大10、46C019等品种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综合表现较好,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金沙江干热河谷葡萄田间嫁接改良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嫁接是田间生产中快速改良葡萄品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阐述了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硬枝嫁接和绿枝嫁接的技术要点,这两种改良的嫁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田间葡萄嫁接的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