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越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对外经贸实务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在中国和越南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越两国都是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对农产品贸易都有着巨大需求。近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然而,中越农产品贸易也存在着越南农产品对华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农产品通关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高、农产品附加值低、边境走私等问题。切实解决好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双边农产品贸易政策,提升进出口农产品质量,优化进出口农产品种类结构。


新时代新云茶:打造富民强省大产业
《中国食品工业 》 2021
摘要:云南是世界茶树核心原生地,是普洱茶的发源地,滇红茶的故乡。茶产业是云南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是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10大产业之首的重点产业。全省15个州(市)110多个县(市、区)产茶,有茶农600多万,涉茶人口1100多万;云茶产品不但热销全国31个省(市、区),也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


机插籼稻干物质积累和抗倒伏能力分析
《中国稻米 》 2021
摘要:为探讨机插籼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抗倒伏能力与产量的关系,对云南省大面积种植的19个机插籼稻品种的干物质量、倒伏指标、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机插籼稻平均产量为11 457.46 kg/hm2,分蘖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占产量的23.14%、30.22%、83.71%,茎鞘物质输出率、转化率分别为29.68%、22.38%;倒伏风险由大到小为N5节间> N4节间> N3节间;N5、N4、N3节间的倒伏指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相关系数最大,为0.92,达极显著水平。结果可为机插籼稻高产品种筛选提供依据。


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检测茶叶中痕量Pb(Ⅱ)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的氧化.Pb(Ⅱ)在0.27~27.0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Pb(Ⅱ)含量的测定,其检出限可达到34.3 μg/L,实际茶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01.85%范围内,满足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特异性强等特点,其检出限也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中Pb(Ⅱ)含量限值.
关键词: 铅;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茶叶


矮壮素和多效唑对盆栽高山杜鹃'红粉佳人'的矮化效应
《山东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获得适宜高山杜鹃盆栽矮化的药剂种类及浓度,以高山杜鹃‘红粉佳人’(Rhododendron‘XXL’)1年生组培苗为材料,研究100~500 mg/L矮壮素(CCC)和150~500 mg/L多效唑(PP333)对高山杜鹃‘红粉佳人’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6种处理不同程度地对高山杜鹃‘红粉佳人’产生矮化作用,并使其分枝变短增粗。其中以150~250 mg/L多效唑的矮化效果较好。综合比较,组培苗摘心后一周,在摘心处喷施250 mg/L多效唑是矮化高山杜鹃‘红粉佳人’的适宜措施。


修剪时间与部位对澳杧树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1
摘要:[目的]研究修剪时间及剪口部位对澳杧树体发育和次年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理想的修剪时间和剪口部位.[方法]采果后,分别于6月25日、7月25日和8月25日在顶端第1蓬密节下方2 cm、顶端第2蓬密节上方2 cm和顶端第2蓬密节下方2 cm进行修剪,以不修剪为对照.观测修剪时留下的老叶片数(芽眼数)、新梢叶片数、抽梢次数、花序数;测定母枝茎径、新梢长、新梢粗、新梢叶片长宽、花序长;记录盛花期、成熟期和每株的产量、结果数,并计算平均单果重.[结果]修剪时间和部位对澳杧树体生长发育及次年产量的影响较大.6月25日修剪且剪口在第2蓬密节上方2 cm,最有利于澳杧树体发育,且次年的花序数量、花序长、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最大.同一修剪时间下,不同剪口部位的花序数和花序长差异不大;不同剪口部位的单株结果数及产量表现为:顶端第2蓬密节下方2 cm>顶端第2蓬密节上方2 cm>顶端第1蓬密节下方2 cm.6月25日修剪的植株盛花期和成熟期较7月25日和8月25日修剪的植株均提前了15~20 d.[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6月中下旬修剪最有利于澳杧树体发育,采果后回缩修剪最理想的部位为顶端第2蓬密节下方2 cm,有利于抽发更多的新梢且新梢萌发次数较多,新梢健壮、老熟早,盛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也相对提早,开花后花序长质量好,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关键词: 澳杧;修剪时间;剪口部位;生长发育;产量


云南干热河谷区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元江、元谋、宾川共4个不同居群余甘子种质(YJYS、YMYY、BCYS、BCJY)果实干粉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根据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余甘子果实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氨基酸含量范围为2.17%~2.8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56%~0.68%;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BCJY>YMYY≈BCYS>YJYS,表现为栽培种(2.70%)高于野生种(2.35%),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其中BCJY中谷氨酸含量高达1.02%。不同种质各类组分的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为0.20~0.31,鲜味氨基酸占比为0.26~0.44,芳香氨基酸占比为0.04~0.07;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包含9种,占比高达0.56~0.64;中性氨基酸占比较高,为0.40~0.57,酸性氨基酸占比为0.26~0.44,碱性氨基酸占比为0.16~0.22。余甘子果实干粉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49.79~61.4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0.64~0.85,除甲硫氨酸+胱氨酸(Met+Cys)含量较低外,其余氨基酸与模式蛋白含量差异较小。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宾川野生余甘子(BCYS)得分及排名第1位,其次是元江野生余甘子(YJYS)。因此,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总量较高,必需氨基酸较为均衡,接近人体氨基酸比例,可作为良好的植物性蛋白源,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潜力较大。


施肥量对柠檬幼树矿质养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柠檬幼树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柠檬幼树适宜的经济施肥量。每株每月分别施用柠檬幼树专用肥0(CK)、10、20、40、80、160 g,测定各处理叶片、果实、果皮、果肉的矿质养分含量,每年统计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探讨施肥量对矿质养分吸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和果实N、Mg、Zn、Mn、Cu、Fe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Ca、Mg、Fe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施肥处理3年总产量表现为40 g>20 g>10 g>80 g>0 g>160 g;肥料用量为40 g时的产量和品质最佳,其产量是对照的9.62倍,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分别增加26.97%、7.37%、38.21%、21.57%、39.38%。综合考虑植株的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情况,推荐柠檬幼树生长中每株每月施用柠檬专用肥40 g。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
摘要:云南省双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4乡2镇2农场,总人口17.8万人。双江因水而得名。澜沧江、小黑江相交相融,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县域内水资源丰富,冰岛湖是国家级重点水利风景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70.73%,是云南省首家获批的《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示范单位,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双江因茶而闻名。双江在明朝就大面积种茶,勐库大雪山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被授予"世界古茶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