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中国稻米 2020

摘要: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危害日益严重,为了探明该区域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对白叶枯病进行有效防控。利用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对采集自海拔1 800 m以上稻区11个水稻品种上的32份菌株进行致病力研究。结果发现,致病力最强的菌株是楚雄州的CX28-3和CX30-1,致病率为73.33%;最弱的是大理州剑川县的JC12-2,致病率为0。在高海拔粳稻区,菌株的致病力分化与采集地的海拔高度无关,却与地理距离、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有关;而菌株的致病型频率与其采集地的海拔、经纬度、采集品种的推广面积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鉴别品种毫糯扬(含新基因)、IRBB14(Xa14)、IRBB4(Xa4)和Tetep(Xa2,Xa16)对所有参试菌株表现为高抗或抗。因此,这些品种内所含的抗性基因值得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特别是云南地方稻种毫糯扬,更应加强其新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为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抗原。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高海拔粳稻 地理区域 品种 致病力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讨滇南中蜂在云南蒙自地区快速繁殖的方法

蜜蜂杂志 2020

摘要:滇南中蜂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该蜂种耐高温、高湿.工蜂喙短,采集半径小,蜂群群势小,对当地丰富的蜜源资源和高热、高湿环境适应性强,是滇南适应性较强的中蜂类型,蒙自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经过近几年养蜂实践,对滇南中蜂的快速繁殖探索一种新方法,采用2种箱体交替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蜂群在气温低时繁殖慢的弊端,达到快速繁殖蜂群的目的.

关键词: 滇南中蜂 快速繁殖 分蜂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鲜切花贸易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

摘要:以鲜切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分析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近年来云南鲜切花总体进出口状况,特别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地区鲜切花进出口贸易额、贸易国家的贸易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总结分析。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对未来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鲜切花贸易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聚焦目前云南鲜切花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从鲜切花的生产供应环节、销售环节和物流环节出发,建议进一步增强云南鲜切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能力,提高云南花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鲜切花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南亚 鲜切花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介绍了云南魔芋栽培情况,从地块选择、整地理墒、种芋消毒处理、适时播种、科学施肥、控制水分、病虫草综合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阐述了魔芋的栽培技术,对云南魔芋种植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魔芋 云南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区椰枣不同器官及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椰枣不同器官(根、气生根、茎、叶柄、叶片)及土壤中共30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了各矿质元素在椰枣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及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K>Ca>S>Mg>P>Na>Al>Fe>Sr>Mn>Zn>Cr>B>Cu>Ba≈V≈Co≈Ti>Ni>As,而Mo、Si、Pb、Cd、Li、Sn、Ga、Sb、Bi、Be均未检出;S、Na、Sr、Cr、Ba主要在根中积累;K、P、Cu主要在气生根中积累;Ca、Fe、B、Al、Ti、V主要在茎中积累;Mg、Mn、Zn主要在叶片中积累;椰枣不同器官中矿质元素平均含量Mg与K间,Fe与S、Al间,Sr与S间,Cr与S、Fe、Sr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Mg与Ca间,Cr与Zn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器官中各元素的平均富集系数排序为Ca>S>Sr>P>K>Mg>Na>Cu>Zn>Cr>Co>B>Al>Mn>Ni>Ba>Fe>As>Ti≈Pb≈Sb≈Sn≈Li≈Ga,其中大量元素的富集系数总体上都大于1,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有毒有害元素的富集系数大部分为0.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椰枣 土壤 矿质元素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在辣木-土壤中的迁移转运规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摘要:目的研究硒在辣木中的富集效果以及土壤、辣木中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盆栽辣木为实验材料,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为检测手段,以基施和喷施为外源硒添加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辣木是较好的硒富集植物,喷施添加比基施添加对硒的富集作用明显,喷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10倍、6倍、1倍;基施处理后,辣木杆、根及土壤中硒含量比未添加分别增加了约2倍、2倍、3倍;与基施相比,喷施后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硒添加后,在辣木-土壤系统中迁移转运,与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效率相比,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的转运效率更高,且硒主要在杆中积累;且随着喷施量的增加,硒会逐渐迁移转运至根部,并在根中积累,富集效果:杆>根>土壤.结论本研究为生产中通过施硒肥的外源调控措施来改善植物中硒含量,为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富硒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辣木 土壤 迁移 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药用野生稻高质量染色体DNA的制备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药用野生稻是我国3种野生稻之一,蕴含丰富的优异基因资源,但由于其CC基因组与栽培稻的AA基因组差异大,远缘杂交不亲合,不易获得后代材料,导致育种中优异基因无法利用.构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是研究及利用基因的重要方法,而提取高质量的染色体DNA是建立BIBAC等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前提,但按常规方法很难从药用野生稻中提取到Mb级的染色体DNA,需要对提取体系进行优化.本研究对取材与研磨、细胞核的分离与包埋、组蛋白的去除与DNA释放、DNA的酶解与回收等实验步骤进行优化,从药用野生稻中成功提取出1.9Mb的高质量染色体DNA,并对酶解消化体系进行了摸索,制备的染色体DNA可用于构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染色体DNA DNA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云南省特色产业

中国农村科技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原原种繁育研究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23个引自美国的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繁育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云薯401相比,适应性方面, M 1、M 12、M 14、M 15、M 16、M 17、M 22、M 25、M 34和M 4等10个材料与云薯401表现相当甚至更好;结薯性方面,超过半数材料的单株结薯个数及单株合格薯数超过云薯401,以M 21表现最优.综上所述, M 21、M 8和M 1等表现好的品种或品系可作为候选薯条加工型品种或优良亲本,下一步将关注引进材料的田间种植表现,选择合适的品种加以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 美国薯条加工型品种 原原种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幼激素对蜜蜂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蜜蜂杂志 2020

摘要:蜜蜂是一类社会性昆虫,具有级型分化体系,不同级型蜜蜂在发育时间和寿命上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一类蜜蜂体内的重要激素,对蜜蜂的生长发育、级型分化,以及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该文从JH生物合成、JH对蜜蜂生长和行为发育、级型分化和寿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探索环境、激素和蛋白共同调控蜜蜂级型分化和寿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JH在蜜蜂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蜜蜂 保幼激素 级型分化 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