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单萜酚类化合物与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摘要:为探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筛选能够防治水稻、玉米纹枯病的药剂,本研究分别将百里香酚、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混配,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R. solani的抑菌活性,并以孙云沛法评价了单萜酚与杀菌剂混配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百里香酚与噻呋酰胺以1:5、1:4、2:3、3:2、4:1和5:1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香芹酚和噻呋酰胺4:1混配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928 mg/L,共毒系数(CTC)为1397.39;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以3:2、4:1和5:1比例混配以及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2:3、4:1和5:1比例混配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增效作用明显,香芹酚与噻呋酰胺的4:1混剂对R. solani抑菌活性高,具备应用于水稻、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的潜力。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以一定比例混配能够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在杀菌剂研发、筛选中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种表面活性剂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形貌影响
《化学试剂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种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这3类不同表面活性剂和不同添加量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形貌调控作用,利用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给出了机理解释。结果表明:1)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都获得球形或近球形的纳米颗粒。根据TEM及沉积时间的综合分析,3种活性剂的平均粒径比较:SDS 关键词:
Fe_3O_4纳米颗粒
CTAB表面活性剂
PVP表面活性剂
SDS表面活性剂
形貌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2015年橡胶蜂蜜产量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蜜蜂杂志 》 2020
摘要:为了进一步发掘橡胶林区潜在经济价值,预测下一年橡胶泌蜜规律,试验采用连续8年记录转地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集橡胶蜜的蜂场收获蜂蜜情况,并以气象观测仪记录当时的气象变化的方法.表明进入橡胶场地的蜂群势变化不大[(13.450±0.113)脾,P=0.854],但产量变化显著[(72.613±0.349) kg,P<0.01].气象观测表明气温8年内波动范围不大,而降雨量波动大,表现为2011年洪涝出现早,2014年干旱持续时间长.产量与日平均气温(相关系数r=0.337)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日降雨量(相关系数r=-0.269)及日最低气温(相关系数r=-0.483)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群势表现出轻微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031).说明持续的干旱和温暖湿热的气温及合理的群势能够增加橡胶蜜的产量,适宜的气候及大面积橡胶林区蕴含着巨大的养蜂潜力.


香味茶花远缘杂交亲本云南核果茶(Pyrenaria yunnanensis Hu)香气成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芳香味是评价名优茶花品种的重要园艺性状,培育具有芳香味的茶花品种是茶花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测定技术对香味茶花远缘杂交亲本云南核果茶(Pyrenaria yunnanensis Hu)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2种香气化合物,可分为醇类、萜烯类、酯类、烷烃类、酮类和芳香烃类6类。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香气总成分的68.19%,香气主体成分为芳樟醇、1,8-桉叶素、苯乙醇、癸酸乙酯、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桧烯、氧化芳樟醇、1-己醇8种化合物。研究结果明确了云南核果茶的花香成分,为芳香茶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茶花花香成分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和后续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味茶花 云南核果茶 花香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高产小麦新品种云麦76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评价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为全面了解云麦76的生产特性,利用2015-2017年云南省地麦区域试验汇总结果,通过产量、高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云麦76的丰产稳产性及与产量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云麦76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5741.96kg/hm~2和5163.92kg/hm~2,均比对照增产;高稳系数分别为79.16%和61.05%,分别居第1和第2位,均大于对照;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云麦76是一个丰产性高、稳产性好且适应性广的旱地品种,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云麦76的产量.


桑园常规农药组合对8个家蚕原原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通过5组常规农药组合喷施桑树后,经过2次不同时间采叶添食3龄家蚕后,发现乐果+毒死蜱+敌敌畏+克螨特、乐果+毒死蜱+敌敌畏+克螨特+草胺磷(喷地面) 2个组合的云7B、云8B、菁松B、皓月B有0.67%~6.67%的中毒蚕,其他处理及品种未出现中毒蚕,但发育不整齐;特别是清水对照和各处理的云7A、云7B、云8A、云8B 4个品种的抗性较弱,眠起不齐,且出现大小蚕。4个处理对云7A、云7B、云8A、云8B 4个品种的死笼率影响较大,其次是箐松A、箐松B,而对皓月A、皓月B的影响较小。4个处理对茧层率无影响,但不同处理的龄期经过比对照提前或延迟,眠蚕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的少数经济性状与对照相比无差别,但多数经济性状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表现出不一致的特点,建议重视桑园管理,生产用叶病虫害防治需科学、合理用药。


响应面法优化高脂酸奶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生鲜牛乳为原料,奶油、乳清蛋白粉等为辅料,开发出一种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高脂酸奶产品。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高脂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嗜热链球菌和瑞士乳杆菌发酵剂复配比例1︰2,奶油与生鲜牛乳体积比1︰1.5、蔗糖添加量16%、发酵剂添加量3%、乳清蛋白粉添加量1.6%、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5 h、后熟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高脂酸奶凝固性好、口感爽滑、酸甜适中,产品蛋白质含量4.24 g/100 g、脂肪含量12.26 g/100 g、pH 3.32、持水力48%、酸度90.07°T、乳酸菌活菌数达1.86×10~6 CFU/m L,乙醛含量60.06 mg/L、丁二酮含量34.6 mg/L,氨基酸总量0.021%。


美国车厘子组织培养试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美国思加图车厘子室内盆栽萌发的嫩芽和老芽作为外植体,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对车厘子外植体萌芽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筛选最佳组培方法。结果表明:嫩芽是车厘子外植体的最佳选择,通过7 s酒精和0.1%升汞9 min消毒获得无菌体,污染率低、褐化率较低、萌芽率60%。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为3.92。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6 mg/L,生根率为100%。移栽炼苗基质比例为V(腐殖土)∶V(红土)=4∶6,盖膜驯化,保湿温度(25±2)℃,湿度80%,成活率达90%以上。


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20
摘要:为了研究免耕覆盖模式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免耕覆盖旱地小麦提供优化的养分管理。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的方法,得到传统耕作和免耕覆盖下种植土壤温度、水分、小麦株高、产量、效益和对NPK养分利用的数据。结果表明,免耕覆盖N2P2K2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小麦株高、种植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均高于传统耕作N2P2K2(CK)处理,免耕覆盖N2P2K2处理的小麦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比传统耕作N2P2K2(CK)处理高366.9 kg/hm~2(13.14%)和503.05元/hm2(12.80%);免耕覆盖N2P2K2处理的NPK肥料利用均高于传统耕作的N2P2K2(CK)处理。在免耕覆盖的模式下,N0P0K0处理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N3P2K2处理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免耕覆盖小麦的NPK肥料农学效率和NPK肥偏生产力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该试验中,N3P2K2处理(纯N225.00 kg/hm~2、P_2O_575.00 kg/hm~2和K_2O 75.00 kg/hm~2)的肥料利用效率高和产量效益好,是较佳处理。
关键词: 氮磷钾 旱地 小麦 免耕覆盖 产量 经济效益 养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