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多态性信息含量法评价马铃薯品种(系)营养成分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2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硫、铁、铜、锰、硒、蛋白质、Vc含量的测定,并用多态性信息含量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IC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铁(0.786)>维生素C(0.707)>锰(0.679)>蛋白质(0.643)>铜(0.638)>硫(0.598),表明不同品种(系)马铃薯铁含量的多态性信息最丰富;变异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为维生素C(41.56%)>锰(25.92%)>铁(25.36%)>铜(22.28%)>硫(16.35%)>蛋白质(15.93%),表明通过杂交更容易选育出块茎Vc含量高的品种;紫云一号、S03-3349,S03-3417等3个品种(系)在多个指标上优于或接近合作88(CK1),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关键词: 多态性信息含量 马铃薯品种(系) 矿质元素 蛋白质 维生素C
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的鲜食和炸片品质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50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蒸食品质和炸片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炸片品质综合评分达到60分合格以上的材料38份,其中14份70分及70分以上的材料可作为薯片材料直接推广和作为薯片加工型品种育种资源利用;红色薯肉的资源经油炸加工后颜色鲜艳诱人,可作为特色薯片品种加工利用;筛选出16份在蒸食品质和炸片品质方面都表现优良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直接进行新品种试验开发利用。
营养元素的使用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 2012
摘要: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会-2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5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95.7%,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2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65.4%。上述2个品种适宜用作马铃薯转基因实验的载体,其他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愈伤诱导率很低,有的品种(系)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不能作为马铃薯基因转化的载体。
引进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为对照,2007年冬季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富有乡对来自欧洲法国的19份栽培马铃薯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以期明确欧洲马铃薯品种在云南马铃薯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中的可能性。以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蒸煮品质、外观品质(薯形、薯皮类型、皮色、肉色、芽眼)、淀粉含量、炸片品质等6类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评价性状的多样性信息(PIC)丰富,其和云南生产品种的相似度差异明显。大部分欧洲马铃薯在云南昆明的小春作条件下难于直接利用,可以利用欧洲马铃薯品种的优良性状来拓宽云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特别是在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淀粉含量方面,其中H-43表现出产量和对照持平,且外观品质优于对照,可以进行生产试验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利用RT-PCR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TR IZOL试剂盒和异硫氰酸胍法2种方法提取了带PVX马铃薯试管苗的总RNA。根据设计好的1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反转录PCR技术对提取的总RNA进行了体外扩增。结果表明,所用2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提取马铃薯RNA,并适合于反转录合成病毒cDNA,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720 bp片段,而对照未得到任何产物。但利用TR IZOL试剂盒进行RNA提取价格较贵,而异硫氰酸胍法所用试剂可自己配制,方法灵活,价格较TR IZOL试剂盒便宜。从而建立了经济简便的PVX RT-PCR检测体系,为PVX的防治、脱毒种薯和核心种苗的检测提供有效手段。
马铃薯脱毒快繁抗菌污染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分别加入10、20和50 mg/L的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克林霉素及利用3种抗生素(20 mg/L)分别和病毒唑(10 mg/L)的配合使用,研究抗生素及抗生素浓度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及快繁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茎尖剥离阶段,50 mg/L的链霉素对细菌的抗性最好;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霉菌抗性的效果不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互作对霉菌具有抗性效应,以使用10mg/L的链霉素对霉菌的抗性最好,链霉素+病毒唑组合在茎尖剥离时期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在快繁阶段,以使用20 mg/L克林霉素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但抗生素及抗生素+病毒唑的配比措施对组培苗的生根数、黄化率、生根率均有负效应,所以在马铃薯组培快繁阶段的污染控制主要靠控制环境和操作规程来达到。
云南省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马铃薯是云南重要的淀粉原料来源,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淀粉性质常常决定马铃薯作食品和工业用的价值.采用淀粉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云南省10个高淀粉马薯品种(系)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淀粉含量不同,淀粉糊化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YA03-3、YA03-4、云薯101、YA03-6和YA03-7不仅淀粉含量高,产量高,且淀粉的峰值粘度也较高,其中,YA03-6的淀粉同时还表现凝胶性较强,硬度相对较小的特性.而目前云南省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合作88和米拉的淀粉,不仅峰值粘度低,凝胶性弱,且硬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