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肥料和栽培基质对盆栽月季生长开花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肥料(控释肥与普通复合肥)、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月季基质养分和生长开花的影响,为盆栽月季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控释肥效果好于普通复合肥,在氮磷钾养分释放速率方面更符合月季生长规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更高;施用控释肥的月季在茎粗上与普通复合肥无明显差异,但在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花直径上优于普通复合肥,同时以草炭和珍珠岩作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月季在株高、茎粗、分枝数、花直径等指标上优于有土基质栽培的月季;以无土基质种植并施用5 g控释肥栽培出的月季表现最好.采用无土基质、施用控释肥种植盆栽月季可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品质.


枯草芽孢杆菌Y1336对月季白粉病防效及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了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Y1336不同稀释倍数代谢产物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效、土壤营养元素变化及切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月季植株根部土壤分别浇施效价为10亿孢子/g的枯草芽孢杆菌Y1336(WP) 400倍、600倍、800倍稀释菌液。【结果】相对于清水对照处理,3个田间小区试验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6. 93%~80. 98%、58. 60%~72. 33%和43. 73%~61. 25%,前2种浓度处理的防效高于或相当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土壤中有效N、P、K等可被利用的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切花产量增产9. 15%~48. 37%,A级以上切花比例从20. 92%提高到54. 19%,品质提高一倍以上。【结论】Y1336对月季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明显提高了月季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月季抗白粉病基因RhMLO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LO是一类新发现的抗病基因,一些双子叶植物隐性突变的mlo基因使其获得了广谱高抗的抗病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亚细胞定位试验,对前期克隆获得的月季MLO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RhMLO1和RhMLO2均为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液泡膜和细胞核的跨膜蛋白,与预测结果相符。构建了RhMLO1的正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月季‘白玉’植株体细胞胚进行遗传转化。利用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分别利用离体鉴定法和显微镜观察法对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对白粉病菌(Podosphera pannosa)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显示:正义载体的导入降低了转基因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


二倍体月季F_1群体的SSR鉴定与遗传分析
《园艺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用OB表示)为母本,‘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用W表示)为父本,构建F_1代共296个单株。从146对SSR标记中筛选出亲本间多态性好且条带清晰的23对SSR标记,对随机选择的94株F_1进行杂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3个纯合显性标记分别为Fv512、Fv609和305,可单独一次性鉴定全部杂种真实性;随机筛选的94株子代均为真杂种;20个SSR标记用于基因型分析,有9个标记出现了偏分离,并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偏分离率45%,说明该F_1群体基于SSR位点的基因型偏分离率较高,在进行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时应重视偏分离标记对作图的影响;UPGMA聚类分析显示,94株F_1的遗传变异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可划分为2个大类7个亚类。
关键词: 月季 二倍体 F_1群体 杂种鉴定 SSR标记 偏分离


月季‘云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切花月季自育品种‘云粉’作父本时结籽率差异显著且较低的原因。【方法】以改良的制片法对‘云粉’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结果】观察‘云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时期是当花药由淡绿色转变为淡黄色、花蕾横径为1.03~1.07 cm、纵径为2.9~3.4 cm大小时;在同一花药中,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并不同步,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分裂相。花粉母细胞在减数第1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减数第2次分裂末期观察到三分体和二分体。【结论】‘云粉’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存在异常分裂现象,从而产生2n雄配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作父本时的结籽率。


基于草莓基因组序列高通量开发月季SSR标记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根据草莓基因组和月季基因组的同线性关系,高通量开发月季SSR共显性标记。利用MISA软件对总长206.8Mb的草莓基因组序列进行扫描,共识别49 029个SSR位点,平均每4.2 kb包含1个SSR位点。利用primer3软件成功对21 288个SSR位点设计引物。利用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和园艺品种‘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随机选取3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40对引物获得清晰条带,扩增率为13.3%,发现其中8个可转移的SSR位点位于草莓基因组第六染色体63 959 bp的基因组区间。研究结果为月季和草莓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分子证据,为月季生物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标记资源。


‘月月粉’连续开花习性遗传规律分析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开花(Perpetual blooming,PB)是观赏植物的重要性状之一,是中国月季对现代月季的重大贡献。然而月季连续开花性状的遗传基础至今尚未清晰。为研究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用OB表示)连续开花习性的遗传规律,以其为母本,以一季开花(Single seasonal blooming,SB)园艺品种‘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用W表示)为父本,构建了OB、W、F_1、F_2、BC_1OB和BC_1W等6个世代827个株系的二倍体遗传分离群体。遗传分离群体表型测定将开花表型分为连续开花和非连续开花(Non-perpetual blooming)2种类型。296株F_1和150株BC_1W群体均表现为非连续开花,表明OB连续开花性状受隐性基因位点调控。300株BC_1OB群体中83株为连续开花,223株为非连续开花,χ~2适合性测验符合1:3的遗传分离规律(P<0.05),表现为双隐性基因遗传,表明‘月月粉'连续开花可能受双隐性基因位点共同调控。
关键词: 月季 中国月季 连续开花 遗传分离群体 双隐性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