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缓释肥料对月季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月季(Chinese rose)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缓释肥料在月季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改善月季主要的农艺性状;与Conv-F相比,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7%~14%,经济效益增加874.18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24.46%;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条件下,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1.7%~8.33%,经济效益增加522.66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11.6%;提高了氮、磷、钾当季养分利用率,其中Opt-F-8‰处理的氮、磷和钾养分利用率较Opt-F处理分别提高了7.96、1.31和3.9个百分点。


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核型研究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月月红’等11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进行了以染色体形态和倍性为主的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染色体数差异较大,‘绿萼’、‘玉玲珑’、‘月月红’和‘月月粉’是二倍体(2n=2x=14);‘春水绿波’和‘湖中月’是三倍体(2n=3x=21),‘大富贵’、‘金粉莲’、‘菊红潮’、‘映日荷花’和‘思春’是四倍体(2n=4x=28)。(2)11个品种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均在1~3μm之间;品种间核不对称系数变化范围为56.560%~60.376%;除‘思春’和‘映日荷花’外,其它9个品种中均未观察到随体存在。(3)‘春水绿波’和‘湖中月’的核型公式为2n=3x=21=3sm+18m,核型类型均是1A;‘金粉莲’和‘菊红潮’的核型公式为2n=4x=28=4sm+24m,‘大富贵’的核型公式为2n=4x=28=2sm+26m,核型类型都是1A;‘绿萼’的核型公式是2n=2x=14=2sm+12m,核型类型为1B;‘思春’和‘映日荷花’的核型公式是2n=4x=28=4sm+22m+2m(SAT),核型类型为1A;‘玉玲珑’的核型公式是2n=2x=14=2sm+12m,核型类型为1A;‘月月粉’和‘月月红’的核型公式是2n=2x=4sm+10m,核型类型为2A。


切花月季无性系~(60)Co γ射线离体诱变研究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月季叶片愈伤组织和再生的不定芽2种材料为外植体,对其体细胞无性系进行离体辐射诱变,研究了~(60)Coγ辐照对叶片愈伤组织再生率、不定芽增殖率及后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大大降低了叶片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叶片再生不定芽更适宜作为离体辐照诱变材料。不定芽的适宜诱变剂量为50~60Gy,由回归方程导出其致死剂量为122Gy,半致死剂量约为76Gy。
关键词: 月季 无性系 ~(60)Coγ射线 辐照诱变


云南蔷薇属部分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4个云南蔷薇属种质资源(包括7个栽培品种和7个野生种)进行白粉病抗性的离体鉴定和田间鉴定,其中免疫品种(种)2个,中抗品种(种)8个,中感品种1个,高感品种(种)3个。白粉病离体鉴定与田间鉴定两种方法的抗性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方法可作为白粉病抗性快速鉴定的方法。


月季ITS反应体系的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古老月季品种‘玉玲珑’为试材,利用CTAB法对月季进行总DNA提取,对其PCR扩增条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多梯度的优化,总反应体系为25μL,其中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2.0 mmol/L、dNTP为0.2 mmol/L、Taq酶用量为1.0 U、DNA模板用量为70 ng。利用该优化体系对部分月季品种和野生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扩增条带清晰,结果稳定,测序结果理想,表明该体系适用于月季的ITS序列分析。


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云南月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英文)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对48份月季种质资源(包括14份野生种、20份古老月季品种和14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对SSR引物在18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160个等位基因,每一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6~13个,平均8.9个,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157 8~0.754 9,表明在分子水平上云南月季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44处,可将14个野生种明显分为6个组,这与植物形态学分类结果上基本一致;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0水平上将48份供试材料分为八大组群。(3)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5个野生种和所有古老月季品种与大多数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昆明大棚月季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西花蓟马在蓟马中所占比例在大棚内6月份可达100%。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和Taylor幂法则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蓟马成虫、若虫和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随其密度的升高分布越聚集;蓟马若虫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此行为与环境(如温度、湿度、寄主养分、杀虫剂施用频率等)共同作用所致,而西花蓟马成虫聚集行为则更多由环境因子造成。


月季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2009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造成月季杂交在两个不同时期不亲和的原因,及不同时期人们对克服月季杂交不亲和性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可行的方法。


基于差减cDNA文库EST信息的月季花香突变体SSR标记的开发
《遗传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月季花香突变体差减文库EST序列信息的工作基础上,文章开发出新的与花香相关的SSR标记。从正反向差减文库391条EST中检索到10条含有10个SSR的序列,SSR的检出率为2.6%,EST-SSR的重复基元共搜索到10种。利用部分EST-SSRs序列设计了6对SSR引物,以花香突变体‘往日情怀’及其野生型‘金银岛’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筛选,5对引物有扩增条带,其中3对引物有特异性扩增条带。同时利用这些可扩增的引物对典型芳香和无香两组月季栽培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这5对引物均显示多态性。表明所建立的SSR标记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