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海拔梯度对云南木薯生长及块根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海拔梯度对云南木薯生长及块根品质的影响,研究了800、1000、1200、1400和1600m 5个海拔梯度下木薯生长和品质指标,并采用相关、逐步回归、通径和决定程度等方法分析了海拔梯度变化对其影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是否有花果和氢氰酸含量;株高、主茎高、分枝数和落叶高度指标在低海拔与高海拔差异显著,且与海拔梯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主要影响了木薯生长的落叶高度、分枝数和株高,影响值为71.1%,对块根的L(+)-抗坏血酸和氢氰酸含量也产生影响,影响值为95.6%。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块根淀粉、蛋白质、L(+)-抗坏血酸和氢氰酸含量随之增加,且与海拔梯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粗纤维含量基本不变。不同海拔梯度影响云南木薯生长及块根品质,其中对块根氢氰酸含量变异的直接影响最大。1400m海拔的木薯块根品质基本能满足生产需求,木薯栽培可以扩大到高海拔区域。


木薯农艺性状及品质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
《农学学报 》 2022
摘要:为了探究木薯农艺性状及块根品质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进而明确海拔梯度变化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木薯品种'SC205'、'GR4'为材料,于800~1600 m的海拔上种植.同海拔木薯的株高、茎粗、主茎高和落叶高度随时间不断增加而增加,但同时间段,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2个品种在8—10月生长最快,11月生长相对缓慢,到12月生长基本停止;随海拔梯度升高,同一木薯品种块根品质呈上升趋势,除粗纤维含量外,其他均差异达极显著;同海拔不同木薯品种间,除粗纤维含量外差异显著;块根品质含量最高多出现在海拔1400 m,最低在海拔1000 m或800 m.不同海拔下,海拔800 m、1000 m木薯生长旺盛,海拔1400 m块根品质相对较好,生产上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木薯种植海拔.


不同生态环境木薯高产高效栽培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地区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6个试验点的4份木薯品种进行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栽培在新马街试验点的木薯品种‘SC124’的鲜薯产量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达到66816.67 kg/hm2,该品种的经济效益也是供试品种中最高的,可达40090.00元/hm2。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了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木薯 不同生态环境地区 鲜薯产量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不同木薯品种上木瓜秀粉蚧空间格局研究
《植物检疫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是木薯上一种重要的害虫,明确木薯上该虫空间分布是虫口调查的基础。本文调查获取了多个木薯品种上木瓜秀粉蚧分布数据,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Lα-m回归模型和Z-V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该粉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木薯上木瓜秀粉蚧在密度较低时呈均匀分布或聚集分布,密度高时呈聚集分布。在木薯叶层上的数量总体呈现下层>中层>上层,在桂热4品种上木瓜秀粉蚧密度较大,桂热891品种上密度最低。


块根膨大期施用激素对木薯GR4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了揭示木薯品种桂热4号(GR4)块根膨大期一次性施入外源激素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以外源激素(多效唑、赤霉素、矮壮素和2,4-D)为主处理,施用方式(浇施、喷施)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木薯生长和产量状况。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矮壮素和2,4-D同时限制了地上茎叶生物量和地下薯块产量增加,叶面喷施赤霉素可明显增加茎叶生物量和薯块产量,外源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同化物的合成分配,但增产的根本首先在于增加整株的光合同化产物总量。GR4块根膨大期一次性喷施赤霉素操作成本低,增产明显,可以作为一项增产增收的技术运用。


怒江干热河谷木薯花叶病调查研究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木薯花叶病是由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世界性木薯病害,已成为中国木薯产区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怒江干热河谷区木薯各种质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笔者采取踏查的方式对该区域木薯种质花叶病病株率、病情指数、烟粉虱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有42份种质发生花叶病,发病率在7.69%~100%,发病指数在1.67~40.00,烟粉虱种群数量高峰期集中在8月和9月,数量随着气温降低而减少;2020年有18份种质发生花叶病,发病率在1.69%~84.52%,发病指数在0.34~29.17;木薯主推品种均不抗花叶病,种茎带毒成为当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调查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相关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品种木薯的主要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木薯品种间的品质差异,为木薯的品质改良、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中2个不良指标(氢氰酸、单宁)和7个优良指标(淀粉、蛋白质、L(+)-抗坏血酸、粗脂肪、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为评判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平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木薯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木薯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大;经主成分的评价模型综合得分可知,木薯的优良指标得分排名前二的品种是GR891、GR4;经平均隶属函数值的排名可知,木薯优良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二的品种均是GR891、GR4;采用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木薯分为4类,第1类是SC5、SC11、SC124、SC201、SC205、GR3、GR911,第2类是SC8、SC9、GR4、新选048,第3类是ZM8229,第4类是GR891.采用主成分分析、平均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对木薯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SC891、GR4在13个品种木薯中品质较好,该研究可为木薯品种的选育和加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木薯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平均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蜡封处理对木薯GR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拓展木薯抗旱栽培技术,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以木薯品种GR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蜡封处理对木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蜡封有利于降低一级分枝高度和分枝数,提高收获指数,除封中部外其余蜡封处理地下部分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封下端和全封处理优势较突出,封下端处理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出9.71%、11.60%、13.72%,全封处理比对照高出7.78%、12.13%、16.94%。考虑到方便操作以及避免全封后种茎缺氧造成无氧呼吸毒害,建议在生产中将蜡封底端处理作为一项增产增收的技术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