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mmunity structure(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

草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逆境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剖析是理解群落组配规则及物种适应性与逆境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采用方差比率(VR)法、χ~2检验结合Jaccard指数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18个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植物整体的种间关系主要呈现显著的负关联,优势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2)18个优势物种间联结性较弱,在同一样方中18个优势物种间共同出现的频率较低,具有独立分布的特点;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由18个优势物种组成的153个种对中显著相关的种对31对,呈极显著相关的种对18对,分别占总种对数的20.3%和11.8%,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3)18个优势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优势种橘草、拟金茅、孔颖草及广布种扭黄茅是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种间关系维持的关键种。该结论提示干热河谷Savanna草地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具有明显的独立分布特征,因而群落易受到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优先恢复扭黄茅等关键种,而功能性植被重建应按群落的功能需求恢复及保护相适应的生态种组物种。

关键词: 干旱 逆境 群落结构 生态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及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粳稻品种云粳4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和分次施用尿素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密度相同时,分次施肥的处理比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增产,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处理;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直播稻产量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基本苗2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6万/667 m~2的处理产量居中,10万/667 m~2的处理产量最低。(2)在施用控释肥的处理中,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施氮量相同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每穗颖花数刚好相反。单位面积颖花量和实际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颖花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量是提高直播稻产量的主要途径。(3)当密度相同时,抽穗至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群体叶面积和总颖花数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的分次施肥A1RPQ4处理的群体结构优于其他处理,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最为平稳,抽穗期至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颖花/叶比和粒质量/叶比最大,产量最高,达到875.14 kg/667 m~2。

关键词: 直播稻 施肥方式 密度 产量 群体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及螟害枯心苗发生规律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种植制度下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及螟害枯心苗发生规律特征,以期为指导预警监测和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自然种群接虫方法,定期调查不同植期、不同品种螟害枯心苗,对螟虫种群结构、枯心苗苗龄及螟虫幼虫龄期特征、枯心苗动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水田蔗区以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为主,伴有少量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 Snellen,旱地蔗区以大螟为主,伴有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和极少量黄螟。甘蔗低苗龄时,枯心苗中2龄幼虫数量最多,随着苗龄的增加,枯心苗中3龄、4龄等幼虫逐渐增多。其中,大螟为害枯心苗集中在6~8叶,枯心苗中幼虫以3龄和4龄为多;黄螟为害枯心苗集中在4~8叶,枯心苗中幼虫以3龄和5龄为多;二点螟为害枯心苗集中在5~8叶,枯心苗中幼虫以3龄和4龄为多。不论水田旱地,甘蔗苗期螟害枯心苗均会出现波动,但水田蔗区较旱地蔗区波动小。【结论】不同种植制度螟虫种群结构不同,不同螟虫和甘蔗品种影响枯心苗特征及其发生动态。

关键词: 甘蔗苗期 螟虫 种群结构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树杜鹃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4年,在云南省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树杜鹃群落可分为4层,包括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共有植物14科,23属,30种;灌木层共有植物16科,22属,25种;草本层共有植物14科,21属,21种。大树杜鹃所在群落多样性较高,从群落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来看,其多样性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则互有交叉。乔木层平均高、平均胸径的变化与Margalef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平均高、平均胸径达到一定数值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不再上升而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大树杜鹃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摘要:连续三年分别对樟-茶间作茶园、芒果-茶间作茶园和纯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系统调查,并从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指数、稳定性系数值Ss/Si和变异系数ds/dm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和芒果-茶间作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更大的丰富度、更丰富的多样性和更高的均匀性,表明樟与茶间作、芒果与茶间作后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内各物种间制约关系强于纯茶园,结构更趋合理。

关键词: 茶园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群落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

农学学报 2014

摘要: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关键词: 云南蔗区 甘蔗螟虫 种群结构 发生动态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SSR和AFL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甘蔗商业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Y75/1/2杂交,获得269个单株,组成F1群体,用F102/356与商业品种ROC25回交获得266个单株,组成BC1群体。利用筛选的多态性条带丰富的36对SSR引物和12对AFLP引物,对两个群体进行PCR扩增和分子遗传连锁分析,构建甘蔗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用F1群体获得630个分离标记,经χ2检测,298个标记为单双剂量标记,占总标记数的47%;用BC1群体获得571个分离标记,有264个标记为单双剂量标记,占总标记数的46%;4个亲本获得单双剂量标记的数量依次为Co419>02/356>Y75/1/2>ROC25。在LOD≥5.0,相邻标记遗传距离≤40cM的条件下,F1群体有134个单双剂量标记被纳入55个连锁群,其中39个连锁群归属8个同源组,16个未列入,总遗传距离为1458.3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0.9cM;BC1群体有133个单双剂量标记被纳入47个连锁群,其中34个连锁群归属于8个同源组,13个连锁群未列入,总遗传距离为1059.6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8.0cM。从4个亲本单双剂量标记进入的连锁群数来看,Co419最多,归入34个连锁群,其次为Y75/1/2,归入20个连锁群,第3为02/356和ROC25,归入19个连锁群。研究结果表明,从单双剂量标记比例、形成连锁群数量、总遗传距离来看,F1群体构图质量要优于BC1群体

关键词: 甘蔗 遗传连锁图谱 SSR AFLP 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树人工林与邻近区域群落土壤肥力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系统分析方法对滇中桉树人工林与邻近区域群落土壤进行肥力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中生态脆弱带种植桉树人工林,4个生长季节中,由于人为干扰,桉树人工林群落表现出在雨季对养分的特殊需求,土壤肥力水平由旱季0.274±0.027变化到雨季的0.256±0.018,全年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持续耗竭,与邻近区域群落比较,容易造成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贫瘠化而影响植被的正常恢复,需要对桉树人工林群落进行人为养分管理来实现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群落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通过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昆明烟区烟田杂草危害情况、种类、分布与群落结构,明确昆明烟区烟田常见杂草有36科159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0种,阔叶杂草96种,莎草科杂草15种。主要危害性杂草共38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2种,阔叶杂草23种,莎草科杂草3种。针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杂草的防除策略与方法,可为烟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田 杂草 种类 分布 群落 防除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