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施用有机肥和套种对红心火龙果(Hylocereus costaricensis)种植的优势机理,以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园为研究对象,探索有机肥施用量(F0:0 t·hm-2和F20:20 t·hm-2)和套种方式(MP:单种火龙果,IP:火龙果套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和IS:火龙果套种大豆(Glycine max))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以及红心火龙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F0处理相比,F20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红心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在F0和F20条件下,相比于MP处理,IP和IS处理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而IP和IS处理仅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套种能显著提高红心火龙果的产量,在F0条件下IP和IS处理分别比MP处理增加产量48.48%和42.20%,在F20条件下分别增加25.37%和29.82%.IP和IS处理在F0条件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外,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有机肥和套种花生或大豆可增强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关键词: 红心火龙果 套种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产量
不同种薯处理方式下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休眠特性及休眠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休眠特性,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选取5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休眠特性评价,并比较药剂催芽和常温贮藏2种处理的效果,设计品种比较试验,比较了不同休眠类型的品种在常温贮藏(B1)、药剂催芽(B2)以及低温贮藏(B3)3种处理下的出苗期和产量差异。结果显示,51个马铃薯品种的休眠期在49~130 d之间,休眠幅度介于14~55 d之间;催芽后,这些品种的休眠期平均缩短28.3 d。在品种比较试验中,不同休眠期的品种对3种处理的出苗期和产量差异各有不同。对于出苗期而言,51个马铃薯品种在3种处理下总的出苗期趋势为B3>B1>B2;在产量方面,不同休眠期品种具有不同表现,短休眠期品种、较短休眠期品种和中休眠期品种,3种处理的产量高低顺序为B3>B1>B2,较长休眠期品种3种处理的产量高低顺序为B1>B2>B3,长休眠期品种的情况截然相反,其产量排名为B2>B1>B3。这表明短休眠品种在不能及时种植时,低温贮藏是一种有效提高产量和延长贮藏时间的措施,而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可以在种植前采用药剂催芽来解除休眠。综上,种植者需要根据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休眠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时期和贮藏方式,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云南省维西县云当归高产、优质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防草布覆盖开展云当归成药栽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单施化肥(C)、单施生物有机肥Ⅰ号(BⅠ)、单施生物有机肥Ⅱ号(BⅡ)、50%化肥+生物有机肥Ⅰ号(1/2C+BⅠ)、50%化肥+生物有机肥Ⅱ号(1/2C+BⅡ)7 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当归产量构成因素、药材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云当归主根长、根粗、侧根数、单株鲜重、干重增加,显著提高云当归鲜、干药材产量(P<0.05),生物有机肥处理云当归鲜、干药材产量较CK1 分别增产 41.50%~201.13%、35.00%~69.42%,其中,1/2C+BⅠ处理鲜干产量最高,1/2C+BⅡ处理次之.(2)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提高云当归药材阿魏酸、挥发油、浸出物和多糖含量,降低总灰分含量,有效改善云当归药材品质;(3)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1 分别提高11.77%~16.77%、5.64%~13.17%、15.74%~95.78%和 26.71%~140.53%.综合云当归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本试验条件下,要实现维西县云当归高产优质以处理 1/2C+BⅠ效果最佳.
垂直深旋耕下有机物料改良酸性土壤及烤烟产质量的调控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探明深旋耕配施有机物料改良烤烟根际土壤酸化特性和调控烤烟生长、产质量的效应.以烤烟品种'NC102'为材料,在云南省石林县酸性红壤上,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耕作方式(垂直深旋耕和传统耕作)和施有机改土物料(不施改土物料、酸性有机肥、碱性有机肥和生物质炭)及其互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理化特性、烟株根系和植株生长形态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土壤理化特性主要受耕作方式、有机改土物料及二者互作的影响,其中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及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水溶性氯含量,尤其施碱性有机肥、生物质炭更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土壤交换性氢(H+)和交换性铝(Al3+),提升土壤硅铝率、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增强酸性土壤调酸效果.烤烟根冠形态及烟叶产量、产值性状主要受深旋耕和碱性改土物料的影响.耕作方式、有机改土物料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影响较大,其中施碱性有机肥、生物质炭主要影响总糖、还原糖、钾及水溶性氯;垂直深旋耕显著影响烟叶6项常规化学指标.因此,在云南酸性土壤山地烟区,采用垂直深旋耕结合施碱性有机肥、生物质炭,可较好地协同改良土壤酸度及提升土壤肥力,促进烤烟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形成良好根冠关系,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
稀植鲜食蚕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1个均对产量有促进的作用.不同蚕豆品种表现出开花期和结荚期生长的不一致性,'云豆早6'和'云豆早7'开花、结荚均比其他品种早,采荚期也最长;'云豆早6'和'玉豆3号'在研究区域种植有很好的产量潜力,但是年度间和地区间的高产稳产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播期对甜荞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吉林省西部种植的甜荞品种及其最佳播期,利用34份甜荞品种(系)在3个播期(5月22日、6月12日、7月3日)对14个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对甜荞品种(系)14个农艺性状影响明显。生育期平均值随着播期的延迟缩短;4个株型性状、6个粒形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随着播期的推迟分别表现为先增后减、先减后增、逐渐增高的趋势。从各性状的遗传率来看,籽粒面积、籽粒周长、长宽比、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圆度等粒形性状以及千粒重的遗传率在3个播期中为0.901~0.992,大于其他性状。在相关性分析中,籽粒面积与籽粒周长、长宽比与籽粒圆度、株粒数与株粒重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3个播期中均大于0.950。结果还表明,适合早播的甜荞品种为呵OK、呵T、喀1;适合中期播种的甜荞品种为呵T;适合晚播的甜荞品种为D2。综上所述,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结合种植适宜的品种可提高甜荞产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对蜜环菌生长特性及乌天麻种苗生产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麻种苗的存活率、产量、单重与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及天麻共生蜜环菌的生长特性密不可分,研究土壤RWC对蜜环菌菌株生长特性及乌天麻种苗的影响,可为乌天麻良种繁育及乌天麻共生蜜环菌优良菌株筛选提供指导。该研究根据30株蜜环菌菌株在活化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将其分为4类,再从每类蜜环菌菌株中筛选2株生长特性指标优的菌株与乌天麻米麻及阔叶树修剪枝进行箱式控水熟料栽培试验。结果发现具有根状菌索单轴分枝的蜜环菌菌株是与乌天麻共生的优良菌株,如第Ⅲ类、第Ⅳ类蜜环菌;土壤RWC对不同类型蜜环菌的生长特性指标,乌天麻种苗的存活率、产量、单重有显著影响;土壤RWC为75%时,蜜环菌菌株生长速度、直径、分支数、生物量及乌天麻种苗存活率、产量、单重均最优,通过人为控制土壤的RWC,在大棚内将乌天麻米麻与优良蜜环菌菌株及阔叶树修剪枝伴栽可以获得优良的乌天麻种苗,为乌天麻的高效生产、米麻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相对含水量(RWC) 乌天麻种苗 蜜环菌菌株 生长特性指标 产量 单重 岭回归
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解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的产量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利用云南省2019—2021年地麦区域试验数据和2020—2021年生产试验数据,对云麦84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麦84在2019—2021年2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5 620.5、5 223.0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202.5 kg/hm2,在参试品种中均排名前列,且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云麦56,表明其丰产性优;高稳系数在2019—2020年排名第3,2020—2021年排名第9,说明云麦84的产量年际间差异较大;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穗粒数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可通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产量。综合分析,云麦84是一个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其高产栽培的重点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水稻土烟区烤烟不同种植体系对根际土壤特性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云南省植烟水稻土耕层土壤质量提升及烟叶提质增效、烤烟与多元产业有效融合的最佳种植模式。【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号为材料,在水稻土上进行3年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烤烟连作(T1,CK)、2年紫花苜蓿—1年烤烟轮作(T2)、1年紫花苜蓿—2年烤烟轮作(T3)、烤烟套作玉米(T4)、烤烟—羊肚菌轮作(T5),探讨种植模式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改良效应。【结果】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土壤容重降低2.47%~21.77%,土壤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氯无明显变化;提高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与T1(CK)相比,烤烟轮作、套作后根际土壤的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1.82%~176.4%、13.0%~49.73%、25.38%~130.05%,微生物量碳、氮及碳氮比分别提高13.81%~60.38%、9.96%~52.40%、3.51%~5.48%。烤烟轮作、套作后烟叶的叶面积、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其中处理T2、T5产值最高,分别较T1(CK)显著提高43.28%、50.22%。与T1(CK)相比,T2、T3、T4、T5烟叶总糖、还原糖、氧化钾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96%~56.51%、7.46%~27.91%、40.76%~52.72%;烟叶总氮、烟碱含量显著降低4.13%~11.00%、3.39%~16.41%。【结论】采用“烤烟—紫花苜蓿”“烤烟—羊肚菌”轮作体系,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团聚体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对提高烟叶产量、产值,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作用效果明显。
改性磷尾矿粉对红壤生境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通过玉米田间试验,研究改性磷尾矿粉对红壤生境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磷尾矿的合理利用以及酸性红壤农田防治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供试玉米试验地位于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设置如下处理:(1)当地习惯施肥(CK);(2)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3000 kg/hm2(T1);(3)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6000 kg/hm2(T2);(4)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9000 kg/hm2(T3);(5)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12000 kg/hm2(T4);(6)当地习惯施肥+改性磷尾矿粉15000 kg/hm2(T5),每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玉米产量和pH、有机质、交换性钙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施用改性磷尾矿粉显著提高土壤pH,较CK最高提高了23.20%,显著降低了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含量和有效锰含量,最高分别降低了79%、70%和29.18%;施用改性磷尾矿粉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较CK,最高显著提升了38.19%;施用改性磷尾矿粉的百粒重最高较CK处理提高了4.03%,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改性磷尾矿粉可通过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钙来消减土壤酸化,不同施用量的改性磷尾矿粉对土壤和玉米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施用6000 kg/hm2的改性磷尾矿粉(T3处理)是最优的施肥方案,它可以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