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烟轮作区不同土壤类型油菜对氮钾养分利用效率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油烟轮作区不同土壤类型油菜对氮钾养分的利用效率、氮钾用量对产量的影响和不同类型土壤氮钾养分的供应能力,为油菜精准养分管理技术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在3种土壤类型上,以氮、钾不同用量为试验因素开展田间试验,对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分析氮钾用量和土壤类型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利用情况.[结果]在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上产量最高处理为施氮90 kg/hm~2、施氮180 kg/hm~2和施氮270 kg/hm~2,施氮对产量的增产效应为砂壤土>水稻土>山原红壤,土壤氮养分对产量的贡献为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施氮90、180和270 kg/hm~2的氮肥利用率在山原红壤上分别为为63.68%、31.53%和18.59%;在水稻土上分别为54.95%、42.5%和29.45%;在砂壤土上分别为为31.95%、37.14%和33.29%.山原红壤上施钾与不施钾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水稻土和砂壤土上施钾50 kg/hm~2产量最高,施钾对产量的增产效应为水稻土>砂壤土>山原红壤,土壤钾养分对产量的贡献为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施钾50、100和150 kg/hm~2的钾肥利用率在山原红壤上分别为46.52%、30.2%和28.18%;在水稻土上分别为38.91%%、22.89%和19.61%;在砂壤土上分别为55.6%、31.29%和18.39%.[结论]罗平山原红壤上油菜氮钾用量应少施轻施;澄江水稻土保证氮肥供应的前提下应控施钾肥;腾冲砂壤土应适当增施氮肥和控施钾肥,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区域采取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对油菜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滇重楼种质资源抗旱综合评价及生理机制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苦荞麦不同部位干燥后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及薄壳性状关联SSR引物筛选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摘要:旨在为扩大苦荞麦DNA提取材料范围提供依据,筛选与薄壳性状相关联SSR引物,为苦荞麦特异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分别以苦荞麦植株的子叶、嫩茎、嫩叶、老叶、老茎、叶柄为材料,40℃烘箱烘干后,采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苦荞麦6个部位的基因组DNA,并进行DNA质量、浓度和纯度检测,利用7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与苦荞麦薄壳性状相关联引物。结果表明:子叶提取的DNA浓度最高,为70.6 ng/μL;嫩茎次之,为69.6 ng/μL;老茎和叶柄获得的NDA浓度偏低,分别为20.0 ng/μL和7.2 ng/μL。采用子叶、嫩茎、嫩叶、老叶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清晰,采用老茎和叶柄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暗。SSR扩增效果除叶柄不能达到扩增要求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异都能达到扩增要求,可用于后续的分子实验。采用烘干组织提取DNA浓度虽然没有新鲜组织高,但除叶柄外都不影响后续分子试验。初步筛选出在薄壳和厚壳苦荞麦中具有多样性的SSR引物1对。


基于SSR分子标记'云茄3号'的种子纯度鉴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云南省自育茄子品种'云茄3号'的制种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茄3号'的亲本(母本E26*父本E268)进行特异引物筛选,并将筛选出的呈共显性的多态性引物在市场常见茄子品种中进行复筛,应用最终筛选出的标记引物对'云茄3号'单株进行纯度鉴定,对比田间植株纯度检测结果,验证SSR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鉴定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66对已报道的备筛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SM17和SM29)在亲本中呈互补带型的多态性引物,2对引物均能清晰地将'云茄3号'与其它6个茄子杂交品种区分开来.纯度鉴定结果显示,SSR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植株纯度鉴定结果一致,均达到了99%.以上结果表明,在检测种子纯度方面,SSR分子标记与传统的田间种植观察相比有着简单、高效的特点,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手段,加快茄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_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_2浓度(C_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_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_(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_(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云瑞甘蔗种质资源梢腐病田间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瑞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优异的云瑞甘蔗种质,为甘蔗抗梢腐病育种及培育高产高糖新品种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161份云瑞甘蔗种质为研究对象,3个生产性品种为对照,分别调查参试材料新植蔗和宿根蔗梢腐病发病情况,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病性评价;于甘蔗成熟期测量与甘蔗产量和糖分相关的株高、茎径、锤度和有效茎数4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新植蔗与宿根蔗间的梢腐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梢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株高、有效茎数和锤度呈负相关,其中发病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情指数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梢腐病的发生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大;根据病情指数将161份云瑞种质划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大等级,其中高抗30份(占18.63%)、抗病54份(占33.54%)、中抗24份(占14.91%)、中感13份(占8.08%)、感病10份(占6.21%)、高感30份(占18.63%);新植蔗和宿根蔗均未发生梢腐病的有11份(占6.83%);聚类分析将86份抗病型种质分为六大类群,第Ⅱ和第Ⅴ类群产量和糖分性状较好,其中云瑞04-145、云瑞09-753、云瑞05-283、云瑞05-733和云瑞10-554等27份材料不仅抗梢腐病,还具有高产高糖育种潜力。【结论】大部分供试云瑞甘蔗种质易感梢腐病,且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率高、发病更严重。CP×云瑞类型组合具有较好的梢腐病抗病性和高产高糖育种潜力,评价出的27份云瑞甘蔗材料可为甘蔗抗梢腐病和高产高糖育种提供种质来源。


5个工业大麻品种对5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在苗期与工艺成熟期对铅(Pb)、锌(Zn)、铜(Cu)、镉(Cd)与砷(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本研究以5个主栽工业大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验.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积累5种重金属的能力均较强.根系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茎叶对重金属Pb、As和Cd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但对Cu、Zn的富集却表现为苗期高于工艺成熟期.转移系数表明,在苗期,茎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均>1,说明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均较强;在工艺成熟期,5个工业大麻品种的茎叶对Pb、As和Cd的转运能力较强,对Cu、Zn的转运能力较弱.5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工艺成熟期对Pb、As、Cu、Cd和Zn的绝对富集量存在差异,分别为431.65~644.29、365.14~624.25、180.65~194.06、15.13~24.40、540.07~684.27 g hm-2,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对Pb、As、Cd、Zn的绝对富集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富集转运系数和修复效率均高于云麻2号、云麻3号和云麻4号.因此云麻1号和云麻5号为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强潜力品种,适宜在云南重金属污染地区推广种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基于iTRAQ技术对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头在花粉黏附、水合和花粉管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柱头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为比较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质差异,本研究以亚洲百合'Brunello'和铁炮百合品种'White Heaven'为试验材料,利用iTRAQ技术分析两种百合的柱头蛋白差异.结果表明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总数为3 963,参与的主要生物过程为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刺激应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41个蛋白在2种百合的柱头上差异显著,功能涉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和运输、脂质运输和代谢、蛋白代谢、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和辅酶转运和代谢等,其中涉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的差异蛋白数量较多.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百合远缘杂交过程中柱头亲和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技术数据.
关键词: 百合(Lilium hybrids) iTRAQ 柱头 差异蛋白


不同施肥处理对干热河谷'夏黑'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探求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追肥量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设置5组施肥梯度的对比试验,有机肥选用当地羊粪(即不施有机肥处理1和单施有机肥处理2、3、4、5、6),连续2年在'夏黑'葡萄上开展不同的追肥量试验,对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植株茎粗、叶柄长、叶面积、节间长短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施肥后叶片净光合速率虽然能够有所增加,但单株有机肥的施用量以3 kg为宜,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