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切花菊优香不同生长阶段光合作用的变化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采用GFS-3000型高级光合测量系统,测定了切花菊优香营养生长中期、后期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光合作用参数高于下部叶.上部叶的蒸腾速率(Tr)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强,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蒸腾作用最强,蒸腾速率达3.74 mmol/(m2·s),为营养生长中期的2.58倍;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则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高,此时的Gs、Pn和Ci分别达409.97 mmol/(m2·s)、11.05μmol/(m2·s)和394.03μmol/L,分别是营养生长中期的4.22倍、3.95倍和1.28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2.18倍、1.99倍和1.09倍.与上部叶略有不同,优香3个生长阶段下部叶的4个光合参数值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大,Tr、Gs、Pn和Ci分别达1.89 mmol/(m2·s)、163.09 mmol/(m2·s)、4.53μmol/(m2·s)和431.92μmol/L,分别为营养生长中期的1.29倍、2.07倍、2.43倍和1.31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1.07倍、1.87倍、1.78倍和1.17倍.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差异较大,下部叶的Pnmax差异相对较小;上部叶表观量子效率(AEQ)也高于下部叶;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达3.91μmol/(m2·s),明显高于营养生长中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分别为二者的2.38倍和1.98倍,但下部叶暗呼吸速率随着株龄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光饱和点(LSP)高于下部叶.研究结果可为切花菊栽培优香过程中的光照强度的调控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切花菊优香 光合作用 生长阶段 光响应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好农业规范(GAP)发展现状与建议——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良好农业规范在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和出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发展情况及特征,结合2006—2017年间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在云南省的认证规模、区域分布和主体构成等指标,探讨了其在云南省的变化趋势。CHINAGAP在云南省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认证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和渔业为辅的行业格局。但云南省认证总量偏少,认证可持续性和认知度较低等问题也制约了CHINAGAP在云南省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国内外良好农业规范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出台奖励办法;发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示范作用,提高GAP认证积极性;加大CHINAGAP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等建议,为推动CHINAGAP认证工作在云南省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 云南 发展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异交率相关因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84%.媒介昆虫、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种植密度、品种基因型、花序的小花数量及小花结构特点、田间环境等都对异交率产生影响,媒介昆虫是异交发生的主要途径.异交会导致种质一致性的丧失,给资源的保存利用、品种繁育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带来一定阻碍,但同时异交又是群体遗传多样性保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异交率、异交媒介、异交影响因素及异交率的应用研究4个方面总结蚕豆异交率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蚕豆 异交率 应用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区油菜品种早熟适宜机收特性评价及适宜密度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西南区早熟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5家单位近年来育成的15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抗裂角性、茎秆抗折性、抗倒伏性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早熟油菜品种.同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宜种植密度.[结果]参试品种中,大于73%的品种早熟性突出,53%的品种花期集中成熟一致性好,30%的品种适宜机收特性好;云油杂12号、渝油55、宜早油一号早熟性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特性突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均先增后减;选用紧凑株型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可以降低株高和单株重,减轻倒伏从而增加产量;抗裂角指数和每角粒数、千粒重均呈正相关,尤其与千粒重相关系数大于0.4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3个早熟适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所有品种均表现为在2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西南地区 早熟油菜品种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与氮耦合对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耐冷氮高效水稻材料内源激素代谢特点,以阐明氮营养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调节机理.[方法]以水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氮高效I16和冷敏氮低效I6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与4个氮肥水平(10,20,40和60 mg/L)耦合对水稻根、叶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随水稻生育进程,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ABA含量在成熟期达峰值.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升高,ABA则相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低温抑制IAA、CTK、GA合成,促进ABA升高,4种激素含量呈现I16高于I67,叶高于根.低温与中氮耦合对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的调控为正效应,低温与高氮耦合调控ABA为负效应,中氮可使水稻维持较高内源激素含量,这是增强水稻耐冷性的内在机理之一.[结论]在低温和氮肥耦合下,维持根叶中较高的IAA、CTK、GA、ABA含量,以及施氮对根、叶激素耦合效应的差异,是引起水稻耐冷性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生理调节因素.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氮肥利用 耦合效应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娟茶树bHLH转录因子MYC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探究MYC1基因在紫娟茶树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特性,克隆了MYC1基因,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光质照射下及不同空间生长的紫娟叶片中MYC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紫娟茶树MYC1基因全长2 576 bp,与葡萄vvMYC1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含有一段保守的MYB互作区域;在空间表达中,MYC1表达量大小顺序表现为第二叶>开面叶>芽>成熟叶;在不同光质中,MYC1表达量大小顺序表现为自然光>紫光>绿光>蓝光>黄光.MYC1可能参与了紫娟茶树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并且紫娟MYC1基因的表达与光质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MYC1基因对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娟茶树 MYC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

中国稻米 2020

摘要:选择我国大面积种植的4个水稻品种,比较分析了区试产量与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的产量结构及品种增产潜力.结果 表明,与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相比,吨粮田水稻产量提高主要是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的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潜力 高产 增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新品种云春白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云春白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4215和CM13241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80 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合抱H型,外叶浓绿,心叶金黄;株高32 cm,开展度58 cm,球高23 cm,横径10~11 cm,球形指数1.8,净菜率71.6%,一般净菜产量5300 kg·(667 m2)-1左右;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2.21%,VC含量219.0 mg·kg-1,耐抽薹性强,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春月黄相当,适于1600~2000 m高海拔区域的贵州、云南蔬菜主产区春秋季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云春白4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分析叶用芥菜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富含莱菔硫烷的叶用芥菜材料,以20份叶用芥菜种子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芥菜种子中的莱菔硫烷含量,分析不同品种之间的莱菔硫烷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份叶用芥菜材料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为11.79~226.72 mg/kg(DW),供试材料间莱菔硫烷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并获得1份莱菔硫烷含量较高的材料(太乐四季青),含量为226.72 mg/kg(DW);1份莱菔硫烷含量最低的材料(圆叶春菜),含量为11.79 mg/kg(DW),最高含量约是最低含量的19.2倍,是研究莱菔硫烷含量变化规律的优良材料,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莱菔硫烷代谢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莱菔硫烷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ST-SSR标记的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双版纳境内苦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应用28对SSR引物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50份苦茶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为4.53;Shannon信息指数在0.92~1.70,最小为SSR01位点(0.92),最大为SSR09位点(1.70),平均每个位点为1.25;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44~0.777,最小为SSR01位点(0.444),最大为SSR09位点(0.777),每个位点平均值为0.61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0份供试材料分成4个大类和多个亚群,其中有2个大类只有2份资源材料,其余46份材料分布在另2个大类多个亚群中。聚类结果与多态性信息含量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结果一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西双版纳苦茶资源的育种和创新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苦茶 分子标记 EST-SSR 西双版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