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分析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余甘子果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2种方法(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余甘子果实中的活性物质,测定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析其对3种自由基(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其中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22.95和34.61 mg/g DW)均高于醇提物中的含量(15.61和17.61 mg/g DW);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自由基都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中水提物抗氧化效果优于醇提物,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4.58 μg/mL、9.61 μg/mL、1.99 mg/mL.余甘子果实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与浓度有关,0.2、0.6 mg/mL提取物对于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1.8 mg/mL提取物则对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活性物质,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是DPPH> ABTS+>羟自由基;提取物可影响酪氨酸酶活性,低浓度提取物引起酶活性升高,高浓度则抑制酶活性,推测相关作用机制比较复杂.

关键词: 余甘子 黄酮 多酚 抗氧化 酪氨酸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元谋芝麻地白粉虱发生危害规律与防治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摘要:本文作者概述了芝麻在"南繁硅谷——云南元谋"南繁育种中主要害虫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对策,以期在生产中参考使用。

关键词: 芝麻 白粉虱 危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猕猴桃产业春季生产调研

云南农业 2020

摘要:近年来,云南猕猴桃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在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对溃疡病防治重视程度不够、病虫害防范意识低、缺乏专业种植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全省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此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建立科技支撑、重视品种区域布局、加强设施设备建设、科学进行水肥土管理等对策建议,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 春季生产 调研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古茶树资源调查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2010-2017年对云南省12个地区58个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依据《Flora of China》英文修订版分类确立了古茶树资源物种名录,建立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数据信息库。以此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分析了云南古茶树资源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及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古茶树种类多,调查共获得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74个,记录样本植株2570份,隶属7种6变种;古茶树资源分布广而不均,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滇东南及滇中哀牢山山脉,滇东南是古茶树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滇西是特有种的分化中心,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可能存在滇西-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 Melch.)、滇南-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 (J. W. Mast.) Kitam.)和滇东南-厚轴茶(C.crassicolumna H. T. Chang)3个现有分布中心;古茶树资源生境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高山旱地等3类,不同生境分布的古茶树种类及其生长状况有差异;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58~1.48,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为4.37%~51.03%,总体上营养器官的变异性高于花部器官。本工作为进一步探讨云南地区古茶树资源的系统演化、多样性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此外,根据古茶树资源现状,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建议。

关键词: 古茶树 资源调查 地理分布 生境 形态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果菜 2020

摘要:梨在云南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且种植广泛,从面积来看,梨是云南继香蕉、柑橘、芒果、苹果之后的第五大水果产业.为充分发挥云南省气候和地理优势,促进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云南省梨主产区的栽培现状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包括栽培面积、品种、技术、产量、产值等,分析了云南梨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结合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理念,以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云南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梨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优良单株筛选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优良的辣木果用种源,对30个辣木家系(每个家系15~30株)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观测及综合评价,以辣木种子产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株高、冠幅、地径以及果荚的相关性状指标(包括单果重、果荚长、果荚宽、单荚种子数等),经初选、复选和决选,从30个家系中最终筛选出丰产、果型好、种子饱满的果用优良单株30株.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辣木良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同时为干热区辣木树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辣木 优良单株 筛选 综合评价 性状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咖啡产量、价格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20

摘要:通过研究全球咖啡产量、价格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全球咖啡产量在522.34~954.28万t,总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长率在-13.99%~20.70%,平均增长率为2.39%,但呈现出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和季节性变化。全球咖啡综合价在6.65~30.69元/kg,增长率在-29.03%~118.16%,年际之间和季节之间具有明显的波动现象,收获上市期价格明显低于平均价格,而非收获上市期价格明显高于平均价格。价格增长率和产量增长率波动曲线呈反相关,即价格波峰期为产量波谷期,而价格波谷期为产量波峰期;Pearson相关系数(r)为0.431,呈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咖啡价格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新品系红叶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红叶是在元谋热区'糯米香'芒果实生苗中发现的1株优秀变异株,并经多次嫁接繁育的株系.果皮浅褐红色,带黄色和少许绿色;果背肩向下圆出,果腹肩向下倾斜,果窝极浅或无,腹沟浅或不明显,果喙无,可食率73.17%.果肉金黄色,肉质细嫩,纤维中等,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6%,硬度2.90kg/cm2.中熟,较高产.

关键词: 芒果 新品系 红叶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措施对坡耕地红壤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山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特殊的地形特征,极易引发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生产.采取有效的农艺措施来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顺坡(2组处理)、横坡(2组处理)2种耕作方向的复合农艺措施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坡地红壤的径流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且产流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5.62%~75.82%.产流雨量与年降雨量呈现一致趋势.径流量和产流雨量呈线性关系(RNVF2=0.597 7,ROVF2=0.415 1,ROHF2=0.378 2,ROHFR2=0.335 5),其相关性大小顺序为顺坡处理>横坡处理,不施肥处理>施肥处理,覆膜处理>揭膜处理(P<0.01).大雨(25~49.9 mm)和暴雨(≥50 mm)造成了年度大部分径流和养分的流失.横坡垄作组处理产生地表径流(177.13±28.87)~(182.28±33.75) mm,径流中总氮流失量(7.66±2.51)~(7.85±1.92) kg/hm2,总磷流失量为(0.91±0.26)~(1.09±0.27) kg/hm2,与顺坡垄作OVF(常规处理)相比径流和养分极显著减少了49.57%~52.13%,33.16%~53.88%(P<0.01).不同耕作措施下,复合耕作模式(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旺长期揭膜)拦截径流和养分流失的效果最好.RDA分析结果发现,与降雨量相比较,径流量是影响氮磷养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径流量与氮养分(NH4+-N除外)流失量的相关性高于与磷的相关性,表明氮比磷更容易随径流流失.顺坡处理NVF和OVF与环境因子径流量和氮磷养分流失量TN、TDN、NO3--N、NH4+-N、TP、TDP呈正相关,横坡处理OHF和OHFR与其呈负相关.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坡耕地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0份鳄梨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采自中国云南德宏、保山、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和缅甸克钦邦、掸邦地区共90份鳄梨种资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鳄梨叶片基因组DNA,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电泳结果得到"0,1"矩阵,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同时使用NTSYSpc-2.11F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根据相似性系数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PCA主效应分析,对鳄梨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从24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8对引物共扩增出1 16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16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1.294 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0.209 5;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0.353 0。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752处可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有1份保山种质70号;第Ⅱ类群有24份种质;第Ⅲ类群有1份西双版纳种质59号;第Ⅳ类群有64份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763处可将第Ⅳ类群划分为3个亚群(A、B和C)。用PCA法对90份鳄梨种质AFLP标记结果进行主效应分析,显示了不同种质的分类位置,主效应分析结果与分子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9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59号和70号相对特殊,在种质创新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关键词: 鳄梨 AFL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