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桑树硬枝扦插生根过程基部皮层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桑树硬枝扦插生根不同阶段插穗基部皮层的蛋白质组差异,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桑树扦插生根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在扦插初期、膨大期、发根期3个阶段的插穗基部皮层共鉴定到4 427种蛋白质,通过对同位素报告基团相对含量的定量检测,共检出2 875种蛋白质。其中,扦插初期和膨大期的差异蛋白质有595种,扦插初期和发根期的差异蛋白质有660种,膨大期和发根期的差异蛋白质有231种。从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中筛选出GDP-D-甘露糖基-3’,5’-异构酶、凝集素KM+、生长素IAA水解酶、热激蛋白hsp70、丙二烯氧化物环氧酶、细胞色素b6、过氧化物酶等可能与生根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质,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数据库比对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在扦插生根中主要执行的功能包括代谢过程、多细胞组织进程、定位系统建立、生物学调控、刺激应答、细胞要素、细胞器要素、催化活性和蛋白质结合等,并主要参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素生物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等代谢通路。

关键词: 桑树 硬枝扦插 生根 蛋白质组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中药灵芝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特征分析

分析测试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灵芝及11种伪品为研究材料,比较了样品的紫外光谱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灵芝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黑假芝、昆明灵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和多分枝灵芝的紫外光谱在220~255 nm范围与灵芝的差异较大;树舌灵芝、橡胶灵芝、褐孔灵芝和亮盖灵芝的整体化学成分与灵芝有较大差异。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的紫外光谱与传统中药灵芝的相似度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rr)分别为0.949,0.961,0.948和0.919;橡胶灵芝、褐孔灵芝与灵芝的紫外光谱相似度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和0.299。对13批样品的紫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SG+SNV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经SG+SNV处理后,PCA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4.24%,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6.45%,累计贡献率达90.69%,较其它光谱预处理方法有明显提升。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所有样品聚为7类,灵芝与伪品可被明显区分。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灵芝的真伪鉴别,为灵芝药材的质量评价与用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灵芝科 紫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技术的“紫娟”茶树转录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对"紫娟"茶树芽、第二叶、开面叶、成熟叶四个时期的转录组进行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组装分析获得268 172条transcript,进一步处理transcript获得206 210条Unigene,将获得的Unigene与Nr、SWISS-PROT、Tr EMBL、Cdd、pfam和KOG库进行blast,有19 379个Unigene被注释上25种KOG分类,注释到KEGG的Unigene个数为13 608,涉及的pathway有302个。SSR查找发现,从268 172个transcript中找到35 509个SSR位点。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紫娟"茶树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差异基因表达和开发紫色基因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关键词: 茶树 RNA-Seq 转录组测序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专用高效安全杀螨农药的室内筛选试验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对朱砂叶螨等桑树害螨具有高效杀灭活性,且对家蚕安全的杀螨农药,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苯丁锡、溴虫腈、丁醚脲、炔螨特等14种杀螨农药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并以食下毒叶法检测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溴虫腈、哒螨灵、苯丁锡、丁醚脲、螺螨酯和炔螨特6种农药表现出较强的杀螨活性,对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8.80、17.69、93.26、154.67、428.65和435.38 mg/L。14种杀螨农药分别给3龄起蚕经口添食后24 h的毒性:苯丁锡的LC50为1 823.38 mg/L,安全性系数为19.55,属于低毒级;吡蚜酮、溴虫腈、丁醚脲、异丙威、噻虫嗪、炔螨特的LC50分别为171.66、118.66、81.46、47.57、46.31和46.02 mg/L,安全性系数分别为0.16、13.48、0.53、0.03、0.03和0.11,属于中毒级。综合杀螨活性和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的室内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可选择苯丁锡、溴虫腈、炔螨特和丁醚脲作为桑树专用杀螨农药,并且可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螨的抗药性发展。

关键词: 桑树害虫 杀螨剂 杀螨活性 家蚕 急性毒性 相对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情况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蜂蜜中毒报告事件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对蜂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云南各地共报告蜂蜜中毒12起,75人中毒,18人死亡,病死率为24.0%。蜂蜜中毒集中发生于5-8月间的云南西部地区,主要中毒人群为青壮年农民。野生蜂蜜和家庭养殖蜂蜜中毒病例的病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02,P=0.89)。结论在重点地区进行有毒蜜源植物调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加强市场监管是减少蜂蜜中毒发生和降低危害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蜂蜜中毒 云南省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微孢子虫是母蛾检疫的唯一对象,为探明家蚕微孢子虫感染雄蛾交配对雌蛾的影响,了解其对蚕种生产的危害性,用患微粒子病的家蚕雄蛾与未患病雌蛾(各50只)进行交配试验,并统计分析交配后的感染率。结果表明:患有家蚕微孢子虫的雄蛾,能通过雌雄蛾交配把微孢子虫传给雌蛾,雌蛾微孢子虫检出率为66%,其交配传染率达78.57%,增加了各级蚕种因母蛾检测有微孢子虫而淘汰的风险系数。因此,蚕种生产过程中防微病工作很重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切断幼虫期食下感染的途径,减少因雄蛾感病通过交配而传给雌蛾的概率,减少蚕种损失。

关键词: 家蚕 雌雄蛾 交配 微孢子虫 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野生血缘云瑞创新亲本的遗传力及配合力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含甘蔗野生血缘的云瑞2013系列创新亲本间相互杂交的68个组合及双对照,分析组合后代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瑞创新亲本及组合对后代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用亲本的遗传力表现明显不同,锤度、株高、茎径、丛有效茎、单茎重5个性状在组合、父本和母本中的遗传力均大于50%;一般配合力表现优异的材料有作为母本的云瑞09–928、云瑞05–628、云瑞10–559、云瑞10–648,云瑞09–525等超过双对照的21个材料和作为父本的云瑞05–458、云瑞06–4337、云瑞05–785、云瑞05–160,云瑞05–770等17个材料;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的有高产、高糖型组合云瑞09–928×云瑞05–285、云瑞05–628×云瑞06–4337、云瑞10–559×云瑞05–271、云瑞09–772×云瑞05–207、云瑞10–648×云瑞05–785等28个组合,高产型组合云瑞07–3082×云瑞05–407、云瑞08–954×云瑞05–207、云瑞10–896×云瑞05–207、云瑞06–4679×云瑞10–915、云瑞10–291×云瑞08–1287,高糖型组合云瑞09–754×云瑞05–285、云瑞05–785×云瑞07–1226。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创新亲本 遗传力 配合力 蔗茎产量 糖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耕层养分状况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稻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对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53.80%的土壤偏酸,23.40%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20%的土壤碱解氮缺乏,39.20%的土壤缺磷,65.80%的土壤缺钾,22.60%的土壤缺硫,7.87%的土壤缺镁,85.27%的土壤缺硼,14.04%的土壤缺锰,37.67%的土壤缺锌。水稻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培肥地力,补施硼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养分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软米水稻品种云粳29号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关键词: 优质 香软米 云粳29号 提纯复壮 繁育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药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本文主要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金银花转录组中获得4个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分别为LJDME1、LJDME2、LJDME3和LJDME4,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表达模式。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LJDME1、LJDME2聚为一类,LJDME3、LJDME4聚为一类,与拟南芥中的DME关系更为密切。基因表达分析表明,4个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在变种间差异表达明显,LJDME1、LJDME2基因表达水平在红金银花中高于金银花,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金银花活性成分积累的过程,并且4个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金银花中DNA去甲基化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金银花 去甲基化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