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蔗3个育种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茎径和锤度是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两大育种目标的主要构成因子,鉴定与其相关的分子标记、发掘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载体材料,可为甘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本试验以62份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于成熟期调查4个种植环境条件下甘蔗株高、茎径和锤度3个育种性状,对表型数据进行方差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基于37对SSR标记的分子数据,利用MLM方法进行关联分析,鉴定出优异关联标记并进行表型效应解析,发掘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结果表明,基因型、种植环境及其两者互作对株高、茎径和锤度具有极显着影响。3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范围为0.68~0.76,说明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其表现型主要由基因型决定。表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 3个性状均呈现出数量性状的正态分布特征,变异系数范围为6.73%~19.89%,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3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0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扩增到5.5135个,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6779,PIC平均值为0.6252,高度多态性标记(PIC>0.5)占总量的89.19%。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该群体可分为3个亚群。基于MLM模型,共检测到与株高、茎径和锤度相关的标记20个,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04%~27.98%。其中7个标记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均检测到认为是优异关联标记,经表型效应解析共鉴定出8个具有增效效应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载体材料10份。该研究结果对甘蔗产量和糖分性状候选基因挖掘和杂交组合亲本选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甘蔗 育种性状 SSR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等位变异效应


云南曲靖和蒙自万寿菊主栽区有害生物调查与分析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我国万寿菊单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有害生物的发生越发严重,影响万寿菊产量与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关于万寿菊有害生物调查,前人报道多集中于吉林、海南、黑龙江、贵州、甘肃、山西等地,对云南万寿菊主产区的有害生物缺乏系统调查。因此,本次研究在全国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区和近两年来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最高的种植区,即曲靖市沾益区和蒙自市冷泉镇进行有害生物系统调查,发现曲靖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枯萎病;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10种;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鬼针草、马唐、千针苋等19种。蒙自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四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等9种;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马唐、尼泊尔蓼、细柄野荞麦等13种。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 2024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基础性、关键性科研任务的执行工作.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着科研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及危化品管控、实验室布局、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设置领导机构、建立并落实安全制度、科学合理布局实验室场地、增加安全设施投入、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及对策,以保障科研单位的科学实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警示教育 危化品管控


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24
摘要:茶饼病是一种茶树上重要的芽叶病害。为了筛选出防治茶饼病的安全有效药剂,选用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 d,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的防效分别为93.48%、93.62%、85.17%、90.18%,而1.5%多抗霉素水剂对茶饼病的总体防效相对较差,所有供试药剂处理均对茶树生长安全。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对茶饼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建议生产上推广轮换使用。


贝莱斯芽孢杆菌SH-1471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微生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H-1471是一株兼具防控作物土传病害、促进土壤养分转化以及促进作物生长等功能的菌株(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2923,专利号:ZL 202211479280.X).挖掘其潜在的生物活性并探究其最适发酵条件,是推进该菌株产业化和商业化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方法]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16SrRNA基因和gyrB基因对菌株SH-1471进行分类地位鉴定;利用PCR技术,对菌株抗生素合成基因检测;使用平板对峙试验和发酵液抑菌试验测定菌株抑菌广谱性;并测定其体外产酶、解磷、解钾、固氮及产铁载体能力;以菌株发酵液OD600值和抑菌率为指标,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菌株的最佳发酵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优化前后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植株的促生效果及其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经鉴定,SH-147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具有srfA、fenB、ituA、ituD和bymA等抗生素合成基因,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8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且具有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解磷、固氮和分泌铁载体的能力.菌株SH-1471最适培养配方为:蔗糖17.92 g/L、豆粉16.95 g/L、硫酸镁2.88 g/L、酵母膏5.0 g/L;最适发酵条件为pH 7.5、温度33℃、转速220 r/min、发酵时间20-24 h;优化后,抑菌率提升至94.08%,提高15.6%,发酵液OD600提升至3.28,提高36.7%,盆栽防效提升至93.8%;此外,菌株SH-1471可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围、根长、根重、地上部位鲜重和地上部位干重等农艺性状.[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SH-1471具有丰富的抗生素合成基因,同时具有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解磷、固氮和分泌铁载体等生物活性,对多种病原物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显著降低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并对番茄幼苗农艺性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以及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单因素试验设计 响应面优化 生物活性


宽窄行中耕促茎节长根超高产麦类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 》 2024
摘要:为在位于低纬高原的云南精准挖掘小麦和大麦新品种高产潜力,为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叙述了“宽窄行中耕促茎节长根法”栽培措施、“四定两不定”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以期达到小麦和大麦超高产目标。


光照胁迫对滇黄精多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光照胁迫对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及代谢酶相关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黄精为试材,利用遮阳网形成不同的光照梯度种植滇黄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中性转化酶NI,蔗糖酸性转化酶AI,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胁迫对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在20%透光率光照条件NI和AI活性最高,100%透光率强光照下SS、SPS和UGP活性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SS、SPS与UGP活性升高,NI和AI活性降低.通过光照强度与5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SS活性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光照能影响蔗糖代谢酶的活性,适度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滇黄精根茎多糖的积累,合理调控光照强度对滇黄精多糖的积累和提高滇黄精药材的质量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可为滇黄精拟境栽培和仿野生栽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云南省南涧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分析与思考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相关要求,2022-2023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调查区域涵盖南涧县4个乡镇,10个村,28个村小组,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0份,包括粮食作物93份、经济作物2份、蔬菜15份;其中收集到地方优良特异性种质资源5份。围绕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及相关措施,对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资源普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开发利用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