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unnan Province(模糊匹配)
678条记录
适宜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自1980年以来的30多年间,云南各地已引进鲜食葡萄品种200多个。各地结合当地气候等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目前已选出一批适宜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

关键词: 鲜食葡萄品种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优质红茶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云茶红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云抗10号(♂)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2005—2011年(13~19足龄)连续7年产量测定表明,云茶红1号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52.0%,比福鼎大白茶高69.8%;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云茶红1号内含物质丰富且比例协调,夏季茶多酚含量达35.6%,茶黄素为1.208%,具有适制优良红茶的物质基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评审结果表明,云茶红1号红碎茶品质总分为92.23分,高于对照云抗10号(91.90分)。2012年10月经专家鉴评,云茶红1号为高香、优质、丰产红茶杂交新品种;2014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茶树2014006号。适宜在云南省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云茶红1号 品种选育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管理对策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云南耕地利用及保护现状、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统筹规划、加大投资、依靠科技。在全面实施"增""提""改""防"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以提高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加大力度建设与保护耕地质量、依法管理耕地质量为重点,全面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全省有限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建设保护 对策建议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企业投资条件下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云南西南山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农业企业投资条件下,具有脆弱性的云南西南山区农户出现了显著差异的接受或不接受的生产行为决策。为了优化不同条件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决策,利用Probit模型对云南西南山区5个村寨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业企业投资条件下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和生计条件差的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选择率较低,是限制因素;小农机推广率高、科技扶持力强的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选择率较高,是决定因素;成本投入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是基础因素。而调查农户对农业企业投资的整体接受程度较高,说明农户与农业企业合作在云南西南山区农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农业生存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型。

关键词: 农业企业投资 农户 生产行为决策 影响因素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区薰衣草引种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在云南省的栽培范围,于2012年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种子,并于2013—2014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薰衣草种子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一致,幼苗移栽下地前要精心管护,成活率一般,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3%、75.7%;生长发育较快,大多数品种当年开花,部分品种须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适合盆栽品种为迷你蓝,株高最矮只达15 cm,开花最早品种为西班牙之眼,2.5个月左右就能开花;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昆明能自然越冬,能忍耐昆明地区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本研究初步认为,薰衣草能适应昆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该区具灌溉条件的地方有引种栽培的可能性,但大面积栽培有待继续试验研究。

关键词: 薰衣草 引种 移栽 出苗率 成活率 开花 性状 云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归属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7个分属MGI~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连续3年对云南当前主栽的14个大豆新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进行了鉴定与划分。结果表明:在低纬高原山区气候条件下种植北美标准品种均能成熟。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组为MGIII~MGV,归属MGIV的品种占71.4%,归属MGV的品种占21.4%,其中能有效判别的生育期组是MGV,归属MGV的品种是滇豆7号、滇豆10号和云大豆11。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组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模式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云南省夏秋蔬菜种植问题,选取宜良、通海、砚山和曲靖市的麒麟区4县(区),对其蔬菜种植情况,蔬菜种类及品种、全年茬口安排、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产值,效益等开展调研。通过整理、分析、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夏秋蔬菜种植模式,宜良县有4个,麒麟区有3个,通海和砚山县各有1个。并分别整理介绍了4个县(区)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及品种名录。文章对云南省夏秋蔬菜生产中的问题提出了3点看法及应对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云南 夏秋蔬菜 种植模式 调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特色葡萄栽培技术现状调查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2014—2015年,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会商2种方法,对云南金沙江、红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区的12个县2.82万公顷葡萄的栽培模式、技术、设施和水肥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葡萄栽培模式日渐丰富,栽培技术逐渐提高,设施栽培水平日趋提升,水肥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应用新栽培技术占调查总面积的36.1%。持续开展栽培技术的引进结合现有栽培技术的整合和优化,集成适宜云南不同气候类型下的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对加快该省葡萄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云南 葡萄 栽培技术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危害调查与病原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云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发生危害情况,为推广应用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和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2014年,对云南省18个蔗区的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采集的1091个蔗茎样品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825个样品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5.6%;18个蔗区都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56.4%~88%;28个主栽品种均感染RSD,阳性检出率51.2%~100%,其中‘粤糖82-882’、‘粤糖93-159’、‘粤糖00-236’、‘粤糖60’、‘桂糖11’、‘桂糖17’、‘桂糖94-119’、‘赣蔗18’、‘云引58’、‘德蔗93-94’等10个品种感病严重,RSD检出率在90%以上;不论是新植、宿根,还是水田、旱地甘蔗均感染RSD;可见RSD已在云南各蔗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是导致甘蔗减产、宿根年限缩短及严重威胁云南蔗糖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病害。

关键词: 云南 甘蔗宿根矮化病 发生危害 病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情况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3年云南省食用蜂蜜中毒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蜂蜜中毒报告事件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报告,对蜂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云南各地共报告蜂蜜中毒12起,75人中毒,18人死亡,病死率为24.0%。蜂蜜中毒集中发生于5-8月间的云南西部地区,主要中毒人群为青壮年农民。野生蜂蜜和家庭养殖蜂蜜中毒病例的病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02,P=0.89)。结论在重点地区进行有毒蜜源植物调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加强市场监管是减少蜂蜜中毒发生和降低危害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蜂蜜中毒 云南省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