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香优质红茶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包云秀 1 ; 梁名志 1 ; 陈春林 1 ; 邓少春 1 ; 田易萍 1 ; 杨兴荣 1 ; 解星云 1 ; 徐丕忠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品种;云茶红1号;品种选育;云南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26-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云茶红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云抗10号(♂)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2005—2011年(13~19足龄)连续7年产量测定表明,云茶红1号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52.0%,比福鼎大白茶高69.8%;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云茶红1号内含物质丰富且比例协调,夏季茶多酚含量达35.6%,茶黄素为1.208%,具有适制优良红茶的物质基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评审结果表明,云茶红1号红碎茶品质总分为92.23分,高于对照云抗10号(91.90分)。2012年10月经专家鉴评,云茶红1号为高香、优质、丰产红茶杂交新品种;2014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茶树2014006号。适宜在云南省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

  • 相关文献

[1]云南茶树良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李友勇,田易萍,孙雪梅,梁名志,刘本英,徐丕忠,包云秀,周萌. 2013

[2]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的差异分析. 杨盛美,李友勇,段志芬,包云秀,尚卫琼,刘本英,唐一春. 2020

[3]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李友勇,王家金,梁名志,刘本英,田易萍,孙雪梅,包云秀,徐丕忠,蒋会兵,周萌. 2013

[4]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徐丕忠,梁名志,田易萍,尚卫琼,朱兴正,李朝云,包云秀,黄玫. 2014

[5]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的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杨盛美,唐一春,段志芬,尚卫琼,包云秀. 2019

[6]云南彩色食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 原小燕,刘珏,苏世强,舒兴香,刘和湖,普兴林,张玉松,张立帆,何柳,林安松,赵凯琴,何晓莹,符明联. 2023

[7]云南省冬季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万林,隋启君. 2003

[8]云茶红1号茶树嫁接试验初报. 肖星,夏丽飞,殷丽琼,刘德和,冉隆珣,梁名志. 2018

[9]云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初探. 钱建宁. 2002

[10]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范源洪,陈跃,杨清辉,张跃彬,陈学宽,吴才文. 2004

[11]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 张仲凯,丁铭,方琦,彭潞波,张丽珍,赵永昌. 2002

[12]CIP马铃薯资源在云南的评价、利用及前景. 杨万林,隋启君. 2005

[13]云南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探讨. 李露,钱金良,刘振环. 2001

[14]云南反季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对策. 杨万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 2006

[15]云南高产环境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特性浅探. 袁平荣,杨从党,周能,孙有泉,贺庆瑞,朱德峰,应继锋,S.Peng,黄庆宇. 1999

[16]云南省第8套(2002—2003年)甘蔗品种区试总结与分析. 陈学宽,范源洪,刘家勇,杨洪昌,吴才文. 2004

[17]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18]云南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 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2001

[1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云南茶业更上一层楼. 张俊. 2002

[20]茶树新品种云茶春毫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解星云,袁晶晶,陈春林,黄玫,包云秀,杨兴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