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haracter(模糊匹配)
62条记录
云南地区薰衣草引种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在云南省的栽培范围,于2012年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种子,并于2013—2014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薰衣草种子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一致,幼苗移栽下地前要精心管护,成活率一般,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3%、75.7%;生长发育较快,大多数品种当年开花,部分品种须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适合盆栽品种为迷你蓝,株高最矮只达15 cm,开花最早品种为西班牙之眼,2.5个月左右就能开花;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昆明能自然越冬,能忍耐昆明地区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本研究初步认为,薰衣草能适应昆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该区具灌溉条件的地方有引种栽培的可能性,但大面积栽培有待继续试验研究。

关键词: 薰衣草 引种 移栽 出苗率 成活率 开花 性状 云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品种“春蕾×锡方”春季饲养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为调查家蚕品种春蕾×锡方在云南省春季的性状表现,2012年春季以菁松×皓月作为对照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蕾×锡方的虫蛹率、全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收茧量均高于对照种菁松×皓月,茧形比对照种大,丝质除茧丝长略高外,其余指标略低,综合经济性状略优于对照种。

关键词: 家蚕 春蕾×锡方 强健性 茧丝质量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南古树晒青茶品质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云南省南部普洱茶主产区的35份古树晒青茶进行研究,检测古树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等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晒青茶咖啡碱和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晒青茶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值分别为46.95%、22.76%、2.49%、3.45%、8.73%和0.13%,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58%、8.14%、22.24%、24.06%、19.31%和29.85%;SNK多重比较表明,同一化学成分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间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茶样共分为6类;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云南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丰富且多样。

关键词: 古茶树 晒青茶 品质生化成分 特征

云南省越橘属植物资源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省的越橘属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通过野外调查以及标本和查阅文献,越橘属在云南省有45种,12变种,其中9种和7变种系云南特有,主要分布在海拔400~4300 m范围内。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其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并且介绍了其中8个具有药用价值和育种潜力的种,同时对越橘属植物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本文旨在为深入越橘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关键词: 越橘属 种质资源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与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杧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怒江流域 杧果 种质资源 性状 评价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杜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与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摘要: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卡亡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卡亡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市亡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彤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卡亡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怒江流域 卡亡果 种质资源 性状 评价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新品种云茶春韵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云茶春韵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的茶树新品种,其母本为云抗14号,父本为福鼎大白茶。品比和区试结果表明,云茶春韵适宜在云南省茶区推广种植,其优质干茶的平均产量为2 085.6 kg/(hm2·a),分别比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增产29.4%和20.4%;用其制作的大众茶平均产量为2 777.4 kg/(hm2·a),比试验当地大叶茶品种平均增产14.5%;同时,该品种抗寒、抗旱能力较强,对茶小绿叶蝉和茶饼病有一定的抗性,适合制作绿茶。文章还从茶园选址、茶苗定植、茶园管理、合理采摘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单介绍了云茶春韵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云南省 云茶春韵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茶树的选育与应用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紫娟是云南大叶群体种中的一种稀有的茶树。详细阐述了该品种的来源和选育过程,并从生物学特性、物侯期及鲜叶产量、抗逆性、生化成分、茶叶品质、区域适应性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还就其在研究项目、茶产品研发、品种推广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茶树 紫娟 选育 特征特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指标性状的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阿子营低温冷害条件下,以十和田×(十和田和丽江新团黑谷BC3F9)配制的BC4F1、BC4F2及亲本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粳稻丽江新团黑谷作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8个指标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结实率和穗颈长均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11%和75.06%;株高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39%;穗下节长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57.36%;穗长为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每穗实粒数为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遗传;每穗秕粒数为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总粒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性状 耐冷性 孕穗期 主基因+多基因 地方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榆糜3号为材料,采用碱提法制备淀粉,研究了蔗糖、碳酸钠和明矾对糜子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其中明矾对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7%和78.8%;蔗糖的存在使糜子淀粉糊的黏度增加,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减弱;碳酸钠、明矾的存在均使糜子淀粉糊的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 糜子 添加剂 淀粉糊 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