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青稞新品种云大麦12号(裸)选育及应用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大麦12号(裸)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07 YD-4(裸)和云大麦2号为亲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和夏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分蘖力强、高产稳产、抗倒伏和适应性广的青稞新品种.2015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编号:云种鉴定2015008号),2017年申请植物品种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71231.6).2017年5月12日,验收产量高达9 371.25 kg·hm-2,创造中国青稞产量最高产纪录;2019年5月9日,验收产量达到9 412.50 kg·hm-2,刷新中国青稞产量高产纪录.


红色沙梨新品种“彩云红”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介绍了红色沙梨新品种彩云红的植物学特性及品种特性,并根据多年观察测定分析结果,总结出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树形选择、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着色管理及采摘管理等。


怒江干热河谷区域5个木薯品种的综合性状比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广西引进的GR3(CK)、GR4、GR891、GR911、新选048共5个木薯品种各项性状及品质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宜怒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GR4主茎粗与其他4个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GR911与新选048的第一分枝高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GR3与其他4个品种在株高、单株鲜茎叶质量、单株鲜薯质量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GR4农艺性状及品质表现均为最优,综合排名第1,适宜作为加工型及饲用型品种;GR891品质表现优异,综合排名第2,适宜作为食用型品种。


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研究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在云南省的栽培适应性评价,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12个和常规栽培品种3个,于2013—2015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并对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2个观赏类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之眼,西班牙之眼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较快,播种后60 d便能开花,花蓝色,一年中可连续开花,直至冬天低温及遇雪死亡。进口品种中,狭叶薰衣草维琴察、优雅天蓝色、优雅雪白和优雅紫色的耐寒性强,全株具有甜香气味,植株香味独特,观赏性状好;适合作盆花品种迷你蓝,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每棵植株能同时抽出7~14个花序;晚花品种为莱文丝和希德,花期比同批次品种相对晚15~27 d。从狭叶薰衣草部分品种中均能提炼出精油,其中,精油含量最高达1.522%,最低为0.289%。


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植物学及物候期特性研究
《中药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植物学形态及物候期特征,以期为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定株、定期观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白花丹参抗连作品系的抗逆性明显优于其他普通品系,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将抗连作白花丹参的物候期划分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结实期、根部膨大期、枯死期六个生育阶段,以开花期为界线,将抗连作白花丹参的生长发育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结论:根据外观特性和抗性观察,筛选的白花丹参品系在连作第2年的生长明显好于其他普通品系,具有一定的抗连作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