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valuation(模糊匹配)
187条记录
一株蔗渣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昆明学院学报 2023

摘要:制糖业是云南的主要产业之一,每年会产生大量的蔗渣.为了能有效地处理云南制糖业产生的蔗渣,并对其进行再次利用,研究团队从云南省昆明市筇竹寺森林公园采集土壤样品,分别用CMC刚果红培养基和以蔗渣作为唯一碳源的蔗渣培养基进行纤维素分解细菌的筛选,通过测定其在2种培养基上形成的水解透明圈和菌落直径的比值进行分析,再结合纤维素酶活力变化特征筛选获得一株能高效分解利用蔗渣纤维素的细菌QZS-1.该菌株整体为乳白色,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上有花纹.经过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确定为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短小芽孢杆菌同源性达99.91%,最终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72 h时产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7.217 U/mL.

关键词: 蔗渣 纤维素酶 短小芽孢杆菌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综合分析及评价

中国瓜菜 2023

摘要:为筛选优质的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对141份厚皮甜瓜材料的29个果实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9个果实性状包括15个质量性状和14个数量性状,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0、2.01,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1.18%,表明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数量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和种腔横径均与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果实的农艺性状与果实的品质、产量具有关联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中,累积贡献率为78.39%;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L 42、SL 29、2020 T 20、SL 90、SL 75的表现最好。聚类分析将141份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品种群,分别包含4、2、1、48、7、6、73份种质。综上,参试的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类群特征和优点突出,对品种改良和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厚皮甜瓜 种质资源 性状 多样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特异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以定植于国家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中的50份云南不同地方茶树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化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特异资源。结果表明,50份云南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茶多酚含量为20.35%~33.02%,平均含量为26.72%;氨基酸含量为1.95%~4.20%,平均含量为2.99%;咖啡碱含量为2.03%~5.17%,平均含量为2.93%;儿茶素总量为8.21%~21.29%,平均含量为11.12%。50份云南不同地方茶树资源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32份试验材料属于高茶多酚茶树种质资源(茶多酚含量≥25.0%),26份试验材料属于高氨基酸茶树种质资源(氨基酸含量≥3.0%),1份试验材料属于高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咖啡碱含量≥5.0%),1份试验材料属于高儿茶素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总量≥20.0%)。筛选出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为茶树遗传改良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资源 特异性 云南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多花黄精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构建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多花黄精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探讨不同产地多花黄精药材多糖的差异.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法,建立多花黄精多糖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对其单糖组成、总多糖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相似度评价(SA)、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多花黄精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均含有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13批多花黄精药材相似度在0.781~0.945之间,总多糖含量为7.18%~16.27%,HCA和PCA将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分为2类,采集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样本单独为一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黄精药材多糖指纹差异较大,为保障黄精药材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有必要建立多花黄精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多花黄精 多糖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4个主栽食用玫瑰品种产量评价及营养成分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云南4种主栽食用玫瑰在产量及营养成分,为今后云南食用玫瑰的生产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主栽的4种食用玫瑰滇红玫瑰(Rosa dianhong)、墨红玫瑰(R.crimson glory)、千叶玫瑰(R.centifolia)和大马士革玫瑰(R.damascena)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对云南4个产地的4种食用玫瑰品种进行产量性状比较分析,并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7种矿质元素、16种氨基酸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4种食用玫瑰间在生长特性和产量性状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墨红玫瑰产量性状表现最佳,墨红玫瑰以花径最大、单朵鲜重最重和花期最长等因素达到1.25 kg/m~2的最高产量,其次是滇红玫瑰,产量达1.12 kg/m~2。同时,4种玫瑰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存在差异,蛋白质、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是14.43~21.43、9.67~35.67和0.119~0.221 g/kg;矿质元素总含量为:大马士革玫瑰>千叶玫瑰>墨红玫瑰>滇红玫瑰;氨基酸总量为:滇红玫瑰1.34%、墨红玫瑰1.33%、千叶玫瑰1.79%、大马士革玫瑰1.43%。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4种玫瑰均拥有较好的蛋白质组成比例。【结论】云南主栽的4种食用玫瑰中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墨红玫瑰和滇红玫瑰产量较高,适宜种植的地区可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食用玫瑰 产量 营养成分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在耿马蔗区试验示范评价

甘蔗糖业 2022

摘要:在云南省耿马县勐永蔗区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点对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进行试验示范,对照品种为ROC22.试验结果表明:云蔗05-51、云蔗08-1609、柳城05-136和柳城03-1137在试验示范中,甘蔗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整体都高于对照ROC22,其中最高的是云蔗08-1609.参试品种综合表现为早熟高产高糖,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优化蔗区品种结构、蔗农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17系列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22

摘要:对云瑞17系列47份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单茎重、蔗产量、糖分、含糖量等7个性状进行DTOPSIS综合评价,筛选出16份接近度值Cg均超过对照ROC22、粤糖93-159的品系,分别是云瑞17-948、云瑞 17-906、云瑞 17-960、云瑞 17-918、云瑞 17-913、云瑞 17-946、云瑞 17-927、云瑞 17-909、云瑞 17-925、云瑞17-955、云瑞17-919、云瑞17-953、云瑞17-952、云瑞17-924、云瑞17-902、云瑞17-964,其接近度值Cg分别是0.774 3、0.753 1、0.6800、0.6766、0.6640、0.6467、0.6009、0.585 3、0.573 1、0.568 6、0.5652、0.5582、0.5446、0.5400、0.531 1、0.514 2;结合田间观察可知,DTOPSIS评价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其中云瑞17-948、云瑞17-960、云瑞17-918、云瑞17-946、云瑞17-927、云瑞17-955、云瑞17-919等7份材料升级进入品比圃试验.DOPSIS分析法有助于甘蔗新品系的筛选.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品系 DTOPSIS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苹果白纹羽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云南苹果产区是否发生白纹羽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苹果枝条离体接种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鉴定分离物的生物学归属.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TX1.E.3、TJX-6、Y8-8与ZTZS-6在离体条件下能侵染苹果枝条,并在枝条表面形成白色丝网状菌索和褐色的水渍状圆形病斑,它们都属于引起苹果白纹羽病的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Hart.)Berl.该病菌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曲靖市马龙区、昆明市西山区和昭通市鲁甸县均有分布.这是云南省苹果白纹羽病的首次报道,为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云南 苹果 白纹羽病 褐座坚壳菌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作物研究 2022

摘要:为给云南小麦品种(系)的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41份云南小麦育成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0.5 MPa 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鞘长度、苗高、根数及最长根长等7个指标,对云南小麦品种(系)进行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数旱胁迫均值较对照上升1.26%,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鞘长度、苗高及最长根长的旱胁迫均值较对照分别下降8.29%、7.30%、10.59%、0.40%、35.90%、23.48%。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发现,不同小麦品种(系)间表现出较大差异,D值的变幅为0.23~0.72,云麦69、丽17-2、云麦77、云麦39、云16D2-109、德1550、靖麦24、云麦72等8个品种(系)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云南省小麦育种改良抗旱性的优异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发芽率、苗高、最长根长等3个指标与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87、0.662、0.641,可作为有效鉴定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的筛选指标。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抗旱性 评价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玉溪市江川区蓝莓种苗种植基地采集具有茎基腐病典型症状的蓝莓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纯化菌落为深棕色,菌丝白色至红褐色;大型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长150~400 μm,分枝末端产生2~4个瓶梗;囊泡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5~23 μm×6~15 μm;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直圆柱形,一端稍窄,大小为45~80 μm×4~8 μm.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BC-1、BC-2与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均聚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为冬青丽赤壳C.ilicicola.病原菌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4~7.

关键词: 蓝莓 茎基腐病 冬青丽赤壳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