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7种分类算法在牛肝菌种类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部分毒菌与野生食用菌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相似,农民仅凭经验采集,难免将两者混淆,从而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云南省作为国内野生食用菌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大的省份,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云南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进行快速鉴别,有利于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分析食用菌亲缘关系,对食用菌育种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七种牛肝菌样品,采自云南及周边七个产地,利用FTIR光谱仪分别采集菌柄和菌盖红外指纹图谱,基于低级与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将预处理后的菌柄和菌盖FTIR光谱数据进行融合,结合Decision Trees,Discriminant Analysis,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s,Support Vector Machines,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s和Ensemble Classifiers中的17种算法,分别建立菌柄、菌盖、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模型,每个分类模型连续进行10次运算,通过比较训练集分类正确率平均值,确定牛肝菌种类鉴别最佳分类算法。中级数据融合数据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对推测不同种类牛肝菌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菌柄、菌盖和低级数据融合模型最佳分类算法均为Linear Discriminant,训练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2.8%,96.4%和97.6%。中级数据融合模型最佳分类算法为Subspace Discriminant,训练集分类正确率为100%;(2)菌柄、菌盖、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最佳分类模型,全部样品分类正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3.61%,95.54%,96.99%和99.88%,中级数据融合模型优于其他三种模型,表明中级数据模型可以将相似度较高的样品区分开,且减少了产地对种类鉴别的影响;(3)中级数据融合模型数据集进行HCA,华丽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聚类距离最小,表明这两种牛肝菌化学信息较相似,亲缘关系较近;(4)华丽牛肝菌与皱盖疣柄牛肝菌聚类临界值距离最大,表明样品化学信息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综上表明,基于中级融合策略将不同部位FTIR光谱数据融合,结合Subspace Discriminant与HCA,可以准确鉴别不同种类牛肝菌和快速推测样品亲缘关系,可作为野生食用菌种类鉴别与亲缘关系推测的一种新方法。


异噁唑草酮及其代谢物在玉米中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19
摘要:建立了采用分散固相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玉米中异噁唑草酮及其代谢物DKN的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品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mg/L范围内,异噁唑草酮及DKN在玉米等中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0.992 2.在0.01 ~0.1 mg/kg添加水平下,异噁唑草酮及DKN在玉米、青玉米和秸秆平均回收率为95%~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异噁唑草酮及DKN在玉米等基质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玉米中异噁唑草酮及DKN的残留检测.


香石竹减数分裂重组相关基因DcRAD51D克隆及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AD5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编码一种重组酶,在DNA单链入侵完整双链过程中起作用。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的花药中分离克隆了1个减数分裂重组相关基因RAD51D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DcRAD51D (GenBank登录号MK733915)。该基因全长1 375bp,包含1个编码327个氨基酸长为984bp的开放阅读框。蛋白序列比对显示,DcRAD51D基因编码蛋白包含walker motif A和B基序,与藜麦的遗传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DcRAD51D的表达量随着减数分裂进程而呈递减趋势,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表达量最高。研究推测, DcRAD51D基因可能在香石竹减数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云南主栽食用玫瑰花香成分及关键花香基因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种云南主栽食用玫瑰‘墨红’(Rosa ‘Crimson Glory’)、‘滇红’(R. gallica ‘Dianhong’)及‘金边玫瑰’(R.‘Jinbian’)的盛开期花瓣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除内标癸酸乙酯外,‘滇红’和‘墨红’相同物质共12种,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3.232%和56.864%。两者都含有大量的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柠檬醛和芳樟醇等成分,而‘墨红’还含有少量的丁香酚及大根香叶烯D等。‘金边玫瑰’的芳香物质主要为苯乙醇,其释放量较低。进一步采用RT-qPCR分析了3个关键花香酶基因磷酸水解酶基因(RhNUDX1)、苔黑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RhOOMT1)和苯基乙醛还原酶基因(RhPAR)在食用玫瑰盛开期花瓣中的表达。其中, RhNUDX1基因在‘滇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墨红’,在‘金边玫瑰’中并未表达,这与香叶醇定量分析结果相一致。RhPAR基因在‘滇红’和‘墨红’中表达量基本一致,最低的是‘金边玫瑰’。RhOOMT1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墨红’>‘滇红’>‘金边玫瑰’。RhOOMT1基因和RhPAR基因的表达与GC-MS检测对应芳香物质的释放存在一定差异。


利用SSR标记构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苦荞是粮药兼备的重要作物,云南是苦荞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其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很丰富。本研究为了将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快速用于中国苦荞品种改良,利用SSR分子标记对48份云南苦荞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表明,从分别在苦荞染色体上的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5对多态性引物,并用扩增48份云南苦荞种质资源,检测到16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在2~5之间,平均为2.48个。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101~0.693,平均值为0.508。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041~0.500,平均为0.340。在多样性研究基础上,根据引物的等位基因数确定15对引物(Fes1326, BM06, BM28, BM38, BM43, BM53, BM55, BM56, BM62, BM66,BM68, BM69, BM71, BM74和BM76)组合,并用于构建48份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可有效区分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云南苦荞种植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新台糖系列品种后代实生苗甘蔗黑穗病抗性研究
《中国糖料 》 2019
摘要: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利用其作为亲本,易于培育出更为优良的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7个新台糖系列甘蔗亲本,配制20个组合,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20个组合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后全部发病,参试组合平均丛感病率与平均茎感病率为极显著正相关;组合间丛感病率和茎感病率均为极显著差异,说明人工接种胁迫试验能够将抗病性强、中、弱的组合鉴别出来,从而将感病严重的组合进行淘汰;通过聚类分析,20个组合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组合3和12号聚为一类,发病最重,平均丛感病率、平均茎感病率分别为24.74%、11.5% 和28.48%、18.44%,该类组合可以予以淘汰,组合7、10、11和13号聚为二类,发病中等,其余组合聚为三类,发病较轻.


采前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对杧果果实理化特性和颜色发育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8年生矮化"Valencia Pride"杧果为材料,采前20 d,分别用5-氨基乙酰丙酸(ALA)0、100、200、300、400 mg/L浸果,20 d后采摘,室温贮藏15 d,随机抽样测定果实理化性质指标.结果表明,ALA处理增加了果皮L~*和a~*值,降低了H°;提高了果实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固酸比;同时显著提高了感官评价员对杧果果实的接受性.以ALA 300 mg/L处理对供试杧果果实着色和品质提高效果最佳.
关键词: 花色素苷 ALA 着色 果实品质 Valencia Pr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