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能源刚性研究——基于滇西北的问卷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基于OLS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薪柴消耗具有刚性,不受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节柴灶和沼气池对农户减少薪柴消耗的作用有限。需对农户进行培训和宣传,同时结合推广具有"双重"功能的节柴灶为导向,以促进农户薪柴消耗的逐渐减少。

关键词: 滇西北 农村能源 替代能源 刚性 薪柴消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滇粳优1号为背景导入系的耐低磷性的初步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我国是土壤缺磷的国家,筛选发掘耐低磷的种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8.53mg/kg与5.55mg/kg自然条件,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25份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云南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为背景构成的311份BC3F3世代和319份BC4F3世代的导入系为材料,分析耐低磷相关性状并以之为指标评价筛选导入系的耐低磷特性。结果表明,分蘖数、有效穂数、穗总粒数是较好的耐低磷筛选和评价指标;以中优早81为供体的1个株系在两试验点均表现耐低磷,还有2个株系仅在宜良试验点表现耐低磷,推断中优早81具有耐低磷特性,所形成的相关3个株系可以作为磷高效品种选育和研究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 滇粳优1号 导入系 耐低磷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被子植物离体授粉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服被子植物远源杂交及部分物种自交的受精前障碍,利用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进行体外授粉即离体授粉技术应运而生。离体授粉技术包括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子房授粉、离体胚珠授粉、离体胎座/心皮授粉等。影响其结实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花粉贮藏条件、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以及授粉方法和亲本基因型等。离体授粉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和基础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培育远缘杂种、单倍体或抗逆性植物等。目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是各种杂种胚在胚珠内或胚珠外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以提高离体授粉杂交的成功率。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离体授粉 结实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冷诱导基因RAV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利用cDNA-AFLP技术所获得的茶树低温诱导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获得含完整编码区序列的茶树RAV基因cDNA克隆,其开放阅读框编码361个氨基酸,包含两个保守的结构域AP2和B3,与多种植物RAV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qRT-PCR分析表明,茶树RAV基因受低温、乙烯、NaCl等上调表达,最大表达量分别是诱导前的5.8、10.0和1.9倍。在成熟叶片、芽、嫩茎中RAV基因表达量相近,花蕾和嫩根中表达较低,而在种子中不表达。推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受到严格控制以及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茶树 RAV转录基因 基因克隆 q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预处理对花毛茛种子萌发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毛茛杂交种子为材料,研究在(–1±0.2)、(2±0.2)、(5±0.2)℃条件下分别冷贮15、30、45d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对花毛茛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T1t2预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显著(P<0.01),萌芽势提高了37.70%,萌芽率提高了21.60%,种子活力指数增强了0.36.

关键词: 低温预处理 花毛茛 种子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对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积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以东北矮紫杉幼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分析不同种类和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和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在24 d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呈"S"型;细胞生长对数期,紫杉醇积累下降或上升缓慢,进入生长稳定期,紫杉醇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适宜浓度的2,4-D和NAA均能促进东北矮紫杉细胞的生长,以1.5 mg/L 2,4-D组合最有利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的增值;6-BA组合有利于紫杉醇积累,其平均含量在100μg.g-1之上。因此,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及紫杉醇的积累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东北矮紫杉 愈伤组织 紫杉醇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特征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县境内2种不同林分的罗望子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和养分归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成林和嫁接林年凋落量分别为9.61和3.44t·hm-2,落叶比例分别是41.75%和73.79%。成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不规则的三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其余2个弱峰出现在5月份和11月份。嫁接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双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另一个弱峰出现在11月份。罗望子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地凋落量年动态的内在主导因子,3种气候因子对凋落量的年动态影响较小。凋落物养分归还与林分和凋落物的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以N、K、Ca归还最多,Cu归还最少。成林中,落叶、落花和落果是N、P、K、Cu归还的主要来源,落叶是Ca、Mg、Fe归还的主要来源。嫁接林中,落叶是所有养分归还的主要来源。与其他亚热带人工林相比,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大,养分归还量高,有较好的自养能力,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和类似区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势林地,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较佳林地类型。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人工林 罗望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柳田头菇交配型因子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

云南植物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菌株711子实体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用稀释分离法获得224个单孢菌株,其中单核菌株210个,交配试验及单孢出菇证明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的比例为AxBx∶AxBy∶AyBx∶AyBy为47∶59∶53∶51。研究结果还表明,杨柳田头菇4种交配型的数量、比例与单孢萌发速度、生长速度相关,生长速度较慢的菌株基本上属于一种交配型,只有少数生长慢的菌株属于另外两种交配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快(F)-慢(S)配对的异核体与快(F)-快(F)配对的异核体在YPD平板上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但在聚丙烯栽培袋上F-S异核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F-F异核体,这说明交配因子A和B与生长速度基因可能连锁,且存在重组现象,F-S交配的异核体在生长上有优势,可能是人工选择后交配因子亚基减少导致偏分离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生活史 交配型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鳞片接种法对收集、保存的40个百合种质资源进行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品种(种)有12个,中抗品种(种)17个;中感品种(种)7个,高感品种(种)4个.鳞片接种法可作为百合枯萎病抗性鉴定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百合种质 枯萎病 抗病性试验 鳞片接种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分布研究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云南甘蔗主产区的1450份土壤养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处在中等偏低水平,速效钾处在中等偏高水平;90%以上的有机质含量在4~40 g kg-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15~160 mg kg-1,速效磷含量在0.5~29 mg kg-1,速效钾含量在30~210 mg kg-1。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呈近似正态分布,速效钾、速效磷呈近似偏正态分布。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异程度P>K>N。

关键词: 有机质 速效养分 甘蔗产区 分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