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银合欢叶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衡量银合欢的饲料价值,研究了12个银合欢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结果表明,12个品种银合欢叶的粗蛋白含量都在25%以上,均为Ⅰ级,是理想的动物饲料;除了K376外,其他杂交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都高于普通品种。由此可知,通过杂交能大大提高银合欢叶中粗蛋白含量,杂交银合欢粗脂肪含量大都高于普通品种,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与普通品种无明显差异。


银合欢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治理的机理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冲沟是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产物,在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发育的冲沟,溯源侵蚀速度为50cm/a,最大达200cm/a。冲沟植被恢复困难,选择银合欢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取得明显的效果,该文从银合欢的生态适宜性机理、银合欢的水分养分循环机理和银合欢的种群结构形成机理3方面研究银合欢对冲沟植被恢复的机理,目的是探明冲沟治理的物种选择方向以及银合欢在生态治理的作用机制与推广价值,这将为同类地区的冲沟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滇海水仙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滇海水仙花(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 Pax)。2材料类别匍匐茎。3培养条件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1)MS+NAA0.2mg·L-1(单位下同)+6-BA0.5,(2)MS+NAA0.2+6-BA1.0,(3)MS+NAA0.2+6-BA2.0,(4)MS+


能源甘蔗在3种尾矿砂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铜、铅锌、锡3种尾矿,选用能源甘蔗在3种不同改良方式的盆栽试验,不同盆栽处理以m(尾矿砂)∶m(水稻土)分别为7∶3,8∶2,9∶1配比混合而成。结果表明,除Cu3有减产外,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较大的处理是Sn2、Cu1和Sn1。甘蔗的根系除Pb1处理,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不同配比的尾矿砂对制糖工艺指标糖分、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有不利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尾矿砂和水稻土的配比,铜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8∶2,锡和铅\锌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9∶1较合适(重量比)。该研究结果对指导能源甘蔗在尾矿山上的植物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水稻生长速率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亚热带生态环境下的云南省宾川县和温带环境下的韩国水原市,2002和2003年对中国和韩国筛选出的4个水稻(Oryza sativa)高产品种进行了生长速率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和温带的两种生态条件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相近,但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和生长速率分别比温带条件下高3.06t·hm-2和7.09g·m-2·d-1,产量高50.75%和生长速率高58.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亚热带条件下,移栽到移栽后20d、孕穗到抽穗的生长速率的增加能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移栽到移栽后20d的生长速率影响最大,抽穗后20d生长速率的增加能增加水稻产量,但不显著。在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穗肥=0%∶50%∶30%∶20%的氮肥施用方式和稀植(30cm×14cm)条件下获得该生态区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9.26t·hm-2、19.53g·m-2·d-1;在温带条件下,移栽到抽穗的生长速率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移栽后21d到孕穗的生长速率影响最大,抽穗后20d生长速率的增加反而减低水稻产量,但不显著,氮肥施用方式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穗肥=50%∶20%∶30%∶0%和密植(20cm×14cm)条件下获得该生态区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6.31t·hm-2、12.00g·m-2·d-1。


马铃薯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试管苗为试材,对其茎尖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尖依次在含有0.3mol·L-1和0.5mol·L-1蔗糖的液体MS培养基中预培养各1d后,在0℃下PVS2处理30min,转到铝箔条上PVS2小滴上(约15μL),将粘有茎尖的铝箔条在液氮里蘸一下,然后直接装入盛满液氮的冷冻管中,投入液氮至少保持1h。室温下用含有1.2mol·L-1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解冻并洗涤30min后,接种到MS+0.5mg·L-1Zeatin+0.1mg·L-1NAA+1.0mg·L-1GA3恢复培养基上,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达79.91%和62.52%。通过SSR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没有发生改变。
大麻性别相关AFLP分子标记筛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用8个EcoRⅠ-NNN和8个MseⅠ-NNN组成64对引物,对大麻10个品种混合组成的雌性、雄性植株基因池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到的引物在此10个品种中进行验证,引物E-ACT/M-CTA在10个品种的雄株中均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雌株中均没有此带,对此引物扩增得到的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测序,获得1条大小为348 bp的雄性特异性条带,得到的序列进行GenBank序列比对,数据库中没有与此特异条带同源的序列.该条特异条带可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于大麻早期性别鉴定的参考.
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花香水月季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8个群体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5.44%~56.0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28%,总变异中群体内的变异为62.72%,大于群体间变异(37.28%),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该地区大花香水月季的主要变异来源。花瓣长与东经及果径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可以明显划分为3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