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1种植物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11种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TMV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 mg/m L时,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红花月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层提取物对TMV增殖有显著抑制(P<0.05)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47%、80.19%、94.57%;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钻叶紫菀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提取物对TMV有较强的钝化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0.00%、76.38%、83.33%。TAS-ELISA检测表明,臭灵丹、风轮草、珊瑚樱、钻叶紫菀、益母草、拔毒散等植物提取物对普通烟K326内病毒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且明显好于阳性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抗TMV活性 半叶枯斑法 叶圆片法 检测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抑制剂效果探试
《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预防控制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进行田间5.6%嘧肽·吗啉胍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处理A)、3%超敏蛋白微粒剂4 000倍液(处理B)、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C)和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处理D)4种药剂抑病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1次用药后田间发病不明显,第2次、第3次用药后田间调查防效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且与对照清水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第2次用药后7 d,处理A、B、C、D间无显著差异,第2次用药后15 d处理A与D差异显著;第3次用药后7、15 d,处理A、B与处理D差异极显著。马铃薯Y病毒检测,处理A、B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低;结合田间发病情况和烟叶样品检测结果,5.6%嘧肽·吗啉胍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和3%超敏蛋白微粒剂4 000倍液2种药剂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效较好。


不同施钾水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三七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450、675、1 012.5 kg/hm2)对土壤速效钾、三七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与K0相比,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用量增加而增加;三七根部氮、磷、钾吸收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大,施钾可明显提高三七各部位主要生育期氮、磷和钾吸收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吸收量先升高后降低,以K3处理吸收量最高;钾素偏生产力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不同施钾水平下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不同部位生物量均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施钾可以促进三七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三七产量(P<0.05),施钾处理较K0处理增产6.90%~17.17%,其中,K3处理产量最高,K4处理次之。综合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与产量,本试验条件下,要实现三七高产高效以K3处理的施钾量(675 kg/hm2)为宜。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6%、26.00%、6.57%、2.00%和0.57%;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文山州古茶树资源,建立了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在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