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不同时间嫁接对桑树成活率的影响试验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桑树嫁接是良种推广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传统的桑树种质资源主要采用嫁接进行保存且大多在冬末春初进行,这导致桑树种质资源收集的有效时期较短且集中于秋冬季,不利于野生桑树性状考察和资源收集。为了拓宽野生资源的考察收集时期,2013~2015年,采用不同的嫁接方式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3月冬芽不同方式嫁接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6月鲜芽和冬芽不同嫁接方式的桑苗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新鲜穗条木质化程度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7芽位以上的鲜芽其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且其简易芽接在嫁接时间上没有太大限制,可以延长桑树的嫁接时间。为桑树资源搜集拓宽了嫁接时间,以及快速推广桑树良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桑树 嫁接 种质资源 简易芽接 锯桩芽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区小蜜蜂的饲养方法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小蜜蜂Apis florea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论文对其饲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云南省蒙自市,收集野生小蜜蜂8群,对其筑巢、蜂蜜生产、蜂群越冬等饲养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饲养过程中蜂群生物学特性。辅助蜂群筑巢过程中,支撑巢脾的树枝距离地面高度在0.6-1.0 m,蜂群较稳定,不易弃巢;利用"巢脾分区切割"的方法生产蜂蜜可以提高产量,减少蜂群分蜂次数;模拟野外筑巢环境,用塑料框和稻草包装,置于日光室的网室内,可有效辅助蜂群越冬。通过对小蜜蜂饲养方法的探索,明确了云南地区小蜜蜂饲养过程中的筑巢高度及科学合理的蜂蜜生产、蜂群越冬方法,为深入研究该种传粉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蜜蜂 饲养方法 筑巢高度 蜂蜜生产 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安全危机下的消费决策过程研究——基于情景实验的分阶段决策

云南社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改进的两阶段消费决策理论,分析食品安全危机下消费决策影响因素,并与单阶段消费决策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消费决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发挥作用。在食品安全危机环境中,积极的政府响应措施和消费者对政府及专家的信任对消费者维持原有消费决策有正向影响。降低不安全食品风险感、提升收入和教育水平有助于增加消费者的食品购买意愿。

关键词: 分阶段决策 食品安全危机 消费意愿 消费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国际糖价下跌对国内蔗糖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对策

中国糖料 2017

摘要:阐述了近3个榨季(2013/2014至2015/2016)国际低糖价对我国蔗糖产业的冲击,分析了国内蔗糖产业受冲击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蔗糖产业实际,提出了今后甘蔗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蔗糖产业 国际糖价 形势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桑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进展

蚕学通讯 2017

摘要: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7年累计推广优良家蚕品种1.91万盒,其中云蚕9号、华康2号等抗病性品种6100盒,秋华×平30、秋华×平30等雄蚕品种1.3万盒,鲜茧产量804t,产值3252万元,优良家蚕品种养蚕量、鲜茧产量及产值较上年分别增加了7.7%、8.1%、23.5%。推广优良桑树品种女桑、强桑1号、农桑14号、农桑8号617hm2,较上年增长了12.8%,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阳”猕猴桃在云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红阳猕猴桃于2006年首次从四川省苍溪县引入云南省,并先后在屏边县、石屏县、楚雄市、德宏州、安宁市等多地进行试种。经过多年试种观察,红阳猕猴桃在云南省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类型地区均表现出早熟、果实品质佳等优良性状,但其生长结果性则随地区变化表现不一,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也有差异。在栽培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以取得最佳效益。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引种 云南 品质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肥对柱花草与扭黄茅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中国热带农业 2017

摘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施用氮肥、磷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云南省元谋县外来牧草柱花草和本土牧草扭黄茅株高、分枝分蘖、鲜草产量等生物量的影响规律,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在一定范围内提出施肥建议。

关键词: 柱花草 扭黄茅 地上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光玫瑰”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阳光玫瑰"是极优的鲜食葡萄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于1月上旬萌芽,2月中旬盛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栽植第二年产量为2 000kg/667m2。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有玫瑰香味,抗病强,耐贮运,适合在云南干热河谷区推广。本文介绍了"阳光玫瑰"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表现及其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建园、苗木定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云南干热河谷区 引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旨在筛选出最适合云南种植推广的新品种荞麦。对来自云南省内外14份苦荞、8份甜荞新品种(系)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平均单产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的平均单产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分别是31.13%和26.38%,甜荞的单株粒数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是26.06%。应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1.52%,甜荞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2.92%。采用聚类分析,将14份供试苦荞在遗传距离57.49时,聚为3类,将8份甜荞在遗传距离39.46时聚为3类。基于性状表现,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无倒伏、产量高,较适合云南推广种植的新品种(系),‘晋苦荞6号’、‘云荞1号’、‘六苦3号’、‘荞杂-2’、‘定甜荞2号’、‘本地大粒’。

关键词: 荞麦 新品种(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法快速预测不同种类重楼中重楼皂苷含量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楼皂苷是中药重楼主要的有效成分,为了快速评价重楼品质,保证重楼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本文采用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重楼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Ⅶ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快速评价重楼品质的方法。采集78份不同产区、不同种类重楼样品的红外光谱,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重楼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及重楼皂苷Ⅶ的含量,将重楼的红外光谱数据和液相数据进行拟合,快速预测3种重楼皂苷含量。原始红外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一阶求导(first derivative,1st Der)、二阶求导(second derivative,2nd Der)预处理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重楼皂苷的定量预测模型。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OSC+2nd Der,重楼皂苷Ⅶ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SNV+OSC+2nd Der;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Ⅶ3个指标成分定量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 8,0.934 8,0.912 3 mg·g~(-1);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estimation,RMSEE)分别为1.855 0,0.632 3,0.001 6 mg·g~(-1);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8 8,0.963 6,0.780 1 mg·g~(-1);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1.704 6,1.227 7,0.001 9 mg·g~(-1);定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比较接近,模型预测效果好,其中重楼皂苷Ⅰ,Ⅱ定量模型效果优于重楼皂苷Ⅶ。该方法无损、快速、准确,可用于重楼中重楼皂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重楼 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重楼皂苷 偏最小二乘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