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芥种间杂交后代DH系花期抗旱性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22份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株系为供试材料,在油菜花期降雨量约5.7 mm、6.7 mm的情况下,连续两年设置正常灌水、花期干旱胁迫2个处理,考察产量及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应用抗旱指数法、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筛选优异的抗旱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多数甘芥杂交后代材料抗旱性高于常规甘蓝型品种,共获得7份抗旱性较强的材料;无论采用直接评价或关联系数综合评价,两种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约有42.55%的材料抗旱等级分类一致,同一材料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抗旱性表现有差别,通过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更可靠。
关键词: 甘芥杂交后代 DH株系 干旱胁迫 抗旱指数 关联系数


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咖啡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其病原菌,同时开展咖啡褐斑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品种抗病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小粒咖啡病叶上分离出3个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选取从云南(CCYN05)和海南(CCHN05)样品上纯化到的2个菌株,对其rDNA-ITS克隆测序分析,2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将该病原菌鉴定为咖啡生尾孢。调查了5个小粒咖啡品种对褐斑病的田间抗性,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和抗病品种,5个品种抗病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卡杜埃瑞吉纳、卡杜拉、卡杜埃44、卡蒂膜、维拉萨奇。


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 》 2017
摘要:为了揭示我国余甘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探索野生余甘子资源的遗传变异规律、居群遗传结构以及演化途径等,为余甘子的起源进化研究、品种改良和野生余甘子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余甘子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对余甘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余甘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以期对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的评价和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902”简介
《云南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1品种来源云薯902,原始编号S05-53-275。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2003年人工杂交,组合号:VT-1(母本,越南)×NS79-12-1(父本)。2012年,提交参加云南省马铃薯品种早春作区域试验。2016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云南大理白族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兰台世界 》 2017
摘要:作为档案家庭中的一员,声像档案具备直观性、形象性等鲜明特点,是人类文化记忆的再现,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云南省大理州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丰富且独具民族特色的声像档案,并在各方努力下在其开发利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理白族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民族事业,本文在立足于大理白族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之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解决思路。


果蔬生理生化理论及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高师理科学刊 》 2017
摘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每个与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果蔬生理生化理论及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为开展其后续的研究项目和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出并制定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实验模块创新和课程建设创新.通过这些创新教学,使课程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迈进了新的台阶.


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7
摘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云南省区试的7个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瑞10-476在2种分析方法中表现较好,蔗茎产量达117.76 t·hm~(-2),较新台糖22号(CK)增产16.86%,差异达显著水平;产糖量最高,达13.23 t·hm~(-2),较CK增产47.1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有效茎数、平均产量、适应度、高稳系数均最高,蔗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的丰产稳产新品种(系)。云瑞11-450的锤度最高,有效茎数适中,产量略低于CK,产糖量为10.26 t·hm~(-2),较CK增产14.12%,高稳系数位居第二,变异系数低于CK,是一个高糖中产适应性良好的甘蔗新品种(系)。云瑞10-237、云瑞10-328、云瑞10-278、云瑞10-187、云瑞10-295蔗茎产量的高稳系数均超过CK,糖产量的高稳系数均大于64%,适合作高产中糖品系利用。


聚丙烯酰胺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干旱程度下,聚丙烯酰胺(PAM)施入土壤后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PAM在农业抗旱增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方法]在遮雨棚内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控制灌水时间及灌水量,模拟不旱、轻旱、中旱、重旱4种干旱程度,观测不同PAM施用量对油菜株高、径粗、绿叶数、叶面积、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4种干旱(不旱、轻旱、中旱、重旱)条件下,施加PAM处理的油菜与未施加PAM相比,生长指标(株高、径粗、绿叶数、叶面积、一次有效分枝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株高分别增加10.11%、2.03%、18.39%、13.70%,一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2.32%、27.91%、20.83%、8.97%,产量分别增加7.90%、39.47%、23.40%、21.95%,耗水量可最高减少29.09%、35.65%、49.02%、31.39%,水分利用效率可最高提升41.62%、81.31%、142.05%、49.31%。[结论]种植油菜时施入一定量的PAM能提升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当PAM施加过量时会抑制油菜的生长以及降低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