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著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杂交组合CRN3760-1-2-2-1-1-2×23X、CRN3760-1-2-2-1-1-2×2870263-4-2-1-B-B-B-B-B、CRN3760-1-2-2-1-1-2×[阿1112×T(5003×云146)]##-1-1-1-1-B和YML46×8723具有显著的产量SCA效应值,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潜势组合在云南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9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轴粗、百粒重和出籽率的狭义遗传力都大于55.2%,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低于23.2%,宜在晚代选择。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玉米 种质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主栽蓖麻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了挑选出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优良蓖麻品种或优异的育种材料,以‘云蓖2号’为对照,根据物候期、抗性、株高、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百粒重、每公顷产量等多项指标,对国内21个蓖麻主栽品种在云南省的表现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蓖麻5号’、‘云蓖麻4号’、‘通蓖麻8号’、‘淄蓖麻9号’、‘通蓖麻6号’5个品种的生育期在124~153天之间,与对照品种相仿,产量为2644.5~3934.3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蓖麻产量贡献因素最大的蓖麻农艺性状为单株总蒴果数与单株有效穗数。聚类分析将21个蓖麻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根据不同特点为育种提供依据。初步鉴定出‘云蓖麻5号’、‘云蓖麻4号’、‘通蓖麻8号’、‘淄蓖麻9号’、‘通蓖麻6号’5个高产蓖麻品种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优良品种的材料。

关键词: 蓖麻 栽培 农艺性状 云南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基地土壤养分对黔产何首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寻不同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对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品质的影响,采集并测定4个种植基地土壤样品养分,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对何首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效钾含量高有利于何首乌块根的膨大,有效磷含量高不利于何首乌块根的生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的种植基地何首乌块根个数、块根总鲜质量和块根折干率最大,含丰富有机质、全氮、缓效钾、有效钾的土壤更适合何首乌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何首乌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非洲菊新品种红袍

农村百事通 2017

摘要:红袍属杂交标准型切花非洲菊新品种,于2015年9月1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红袍非洲菊花序正面紫红色,花心黑色,半重瓣,花序直径11~13厘米,花梗长52~69厘米,花梗硬朗。外轮舌状小花椭圆形,顶部尖、无缺刻,纵轴方向平展,中部横截面平,上表面颜色分布均匀。外轮舌状小花先端高于总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家蚕原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量差异比较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蚕种保护及人工孵化提供准确的浸酸适期和入库冷藏时间,提高蚕卵卵质和孵化率,调查了云南现行家蚕品种芙蓉·932、湘晖·7532、菁松、皓月、云蚕7、云蚕8的12个原种母蛾拆对后产卵量和卵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家蚕原种的产卵量及卵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皓月A×B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卵量为441.31粒/蛾,不良卵比例为2.61%,芙蓉×932个体间产卵量差异大,平均产卵量为355.47粒/蛾,不良卵达总产卵量的43.2%,在所调查的12个家蚕原种中综合表现最差;不同家蚕原种的盛产卵时期与产卵速度略有差异,除云蚕8B×A外,盛产卵时期主要集中在投蛾后第1~6 h,超过80%的总产卵量集中在1~9 h。云蚕7A×B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即达到产卵高峰,且5 h内产卵量达总产卵量的80%以上,云蚕8B×A产卵高峰期为投蛾后第8 h,在10 h总产卵量超过80%,产卵速度最慢。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宜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产卵规律对交配、袋蛾、浸酸适期和入库适期等技术采取相应的处理。

关键词: 家蚕 盛产卵时期 产卵量 产卵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云蔗072178的选育及评价

中国糖料 2017

摘要:云蔗07217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桂糖92-66×Ho CP93-750"组合后代中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甘蔗优良新品种,于2016年12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经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1—3月各月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2.05%、14.43%、15.52%、16.47%、17.13%,其中12—3月平均蔗糖分为15.89%,分别比对照ROC22(CK_1)、ROC16(CK_2)高0.19、0.62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95.29t/hm~2,较CK_1减产10.42%,较CK_2增产5.33%;平均糖产量14.12t/hm~2,较CK_1减产10.91%,比CK_2增产9.71%;平均有效茎8.50万条/hm~2,分别较CK_1、CK_2增11.11%、4.17%。该品种为中熟、高糖、丰产品种,中大茎,有效茎多、均匀,直立抗倒,宿根性好,适宜机械化种植与管理,经鉴定为强抗旱、高抗黑穗病、中抗花叶病品种。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云蔗072178 选育 抗旱 机械种植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微孢子虫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不同时间对家蚕的感染性试验

广西蚕业 2017

摘要:通过对家蚕添食新鲜的和存放不同时间的家蚕微孢子虫,判断其微孢子虫的活力变化情况。利用不同株系新鲜的和分别存放在室内干燥自然环境中1年、2年的家蚕母蛾体内微孢子虫对4龄家蚕进行添食试验。添食新鲜的云南株和镇江株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云南株食下感染率达99.0%,镇江株食下感染率达96.5%;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1年后的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家蚕的食下感染率云南株为5.5%,镇江株为0;添食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存放2年后母蛾体内家蚕微孢子虫,云南株和镇江株食下感染率均为0。结果表明,在干燥的自然环境中的家蚕微孢子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活性。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 存放时间 感染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西南山区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素固持能力的影响,于2013-2015年在洱海流域稻油轮作农田中设置空白处理(CK)、单施化肥(CF)、化肥+玉米秸秆(CFMS)以及化肥+蚕豆秸秆(CFBS)4个处理,测定分析了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产量及其地上部含氮量,增加氮素有效输出。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存在差异,其大小顺序为:CFMS>CFBS>CF>CK。与土壤碳氮比相比,土壤微生物熵和微生物量C/N对秸秆还田做出快速响应,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熵,降低微生物量C/N。此外,秸秆还田显著降低油菜收获后的土壤硝态氮残留(P<0.05),与CF相比,玉米秸秆和蚕豆秸秆还田分别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减少11.6%~55.0%和13.7%~52.3%。可见,中国西南山区稻油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含氮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氮素固持能力,有效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且玉米秸秆在增产、固氮方面的作用优于蚕豆秸秆。结果可为提高西南山区水稻、油菜产量,增强土壤氮素固持能力,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 有机碳 土壤 秸秆还田 水稻-油菜轮作 作物产量 土壤微生物量 硝态氮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蚕区元阳县常见蚕病与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元阳县是云南省蚕桑发展的新区,蚕病影响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发病经过、症状及原因。总结当地蚕病预防存在的困难,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期望为广大蚕农防治细菌病、真菌病和血液型脓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蚕区 家蚕 蚕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甘蔗糖业 2017

摘要:随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将由"生产型农业"向"服务型农业"转变。由于我国农业人工和农资的高投入低效益、农田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以及闲置等问题一直存在,因此,以节本增效、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智能为核心技术,以服务为导向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轻简施肥、覆盖栽培、机械化、农田土地规划利用等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近年来国内轻简栽培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轻简高效 减量施肥 机械化 还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