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40条记录
白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和自然繁殖困难,野生白芨资源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很有必要了解白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本文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对14份小白芨(Bletilla form osana)、5份白芨(B.striata)、2份黄花白芨(B.ochracea)和4份未确定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35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124条DNA片段,分子量在259~22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33条DNA片段,多态性比率为87.90%,采用POPGENE软件,计算了种间的Nei氏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这25份供试材料明显聚为3大类:即小白芨、黄花白芨、白芨,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一致,其中根据4份未确定种的亲缘关系初步将其归入了不同的类群。25份白芨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4483~0.7903。另外,UPGMA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采集到的3种白芨样品种内和种间的遗传亲缘关系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白芨属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主要形态性状遗传表现及相关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杂种F2世代的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体的穗颈长、每穗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的遗传力最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②该群体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形态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的遗传差异和特点。③形态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粳稻性状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籼稻,对F2粳稻进行早期世代间接选择的效果强于籼稻。

关键词: 地方品种 形态性状 遗传参数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粳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生态环境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6份云南地方粳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粳稻Oryza satica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F5、BC1F4、BC2F3和BC3F2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7.8℃(冷害)条件下,对亲本及其后代进行孕穗期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亲本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杂种后代,不同世代间总体趋势为随着回交世代增加其性状间相关性减弱。在亲本及其杂种后代间耐冷指标性状穗颈长、穗下节长、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与结实率均呈较高的(≥0.370)极显著(n=236,R0.01=0.181)相关。②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等耐冷性状在亲本强弱耐冷系统群间的差异明显,表现为亲本耐冷性强的材料秆和穗较长、穗粒数较多,同一性状变异程度减小。但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这些性状的平均值逐渐趋同于轮回亲本,差异减小。③穗颈长、穗下节长、每穗实粒数、每穗秕粒数与结实率在5个稻作区间的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亲本和F5的差异较大,而BC1F4、BC2F3和BC3F2的差异较小,且趋同于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在BC3F1即可获得耐冷性状表现良好的材料。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核心种质 孕穗期耐冷性 苗期耐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栽培黄花蒿最佳采收期确定及干燥方法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花蒿是我国传统中药,从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疟疾的特效药。研究了黄花蒿不同生育时期的青蒿素含量及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栽培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为花芽分化期,最佳干燥方式为自然晾晒。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素 收获期 干燥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海县蔬菜-大麦-烤烟模式在烤烟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006年至2007年连续2年对云南省通海县实施的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示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不仅能增加烤烟产量2.81%,提高中上等烟比例3.97个百分点,提高烤烟的产值9.29%,而且在节本增效、改善土壤理化环境、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尤其随着应用年限的延伸,其在烤烟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愈加明显。

关键词: 蔬菜-大麦-烤烟模式 持续发展 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ME281半定量RT-PC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疣粒野生稻受白叶枯病菌诱导所建的差减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具有CC-NBS-LRR抗病结构域的基因(克隆号为ME281),用半定量RT-PCR法,以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为内参,研究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ME28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对PCR体系中循环次数及Mg2+浓度的优化,最终建立了一个稳定、方便的半定量RT-PCR体系。通过ME281基因与β-actin基因PCR产物的灰度之比,确定ME281为诱导性表达,并进一步推测其为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甚至为抗病基因。

关键词: 半定量RT-PCR ME281基因 疣粒野生稻 诱导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抗疫病切花新品种‘靓粉’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靓粉’是以母本‘Aruba’和父本‘True Love’配组杂交的一代杂种,属于宽花瓣切花,花序正面粉红色,黑心,半重瓣,直径10~12cm,花梗长50~55cm,瓶插期12~15d,丰产,单株年产量可达30~35支,抗疫病,适宜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非洲菊 切花 抗疫病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昆明地区十字花科蔬菜3种蚜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3种蚜虫种群对苦参碱、除虫菊素、印楝素、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这3种蚜虫对乙酰甲胺磷高度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4868.68,2440.53和6379.34 mg/L;这3种蚜虫对敌敌畏也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259.76,95.24和567.59 mg/L;3种蚜虫对其它6种药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但相对较为敏感.

关键词: 甘蓝蚜 萝卜蚜 桃蚜 田间种群 杀虫剂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恢复区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恢复区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8个物种在12个资源位中的重要值变化从75.00%~195.83%,其中扭黄茅的重要值平均值为62.79%,车桑子、独穗飘拂草、虱子草等其他13种植物的重要值都少于4.0%.扭黄茅成为该区的优势种群;②扭黄茅生物生态位宽度最大(0.924),叶下珠、刺芒野古草和孔颖草分别占生态位宽度的17.82%,7.67%和7.40%,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0.04~0.29之间,重要值较大的种群,其生态位宽度不一定大;③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3的有19对物种,占总物种数的12.42%,种群相互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群间利用性竞争不强,群落处于演替状态.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的机会较大,反之亦小.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物种对较多,说明物种适应生境的方式完全不同.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物种群 生态位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种球国产化的回顾及发展商榷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市场风险、种球质量纠纷方面阐述了渴求百合种球国产化的产业背景。从百合种源的脱毒、组培繁殖、鳞片扦插、田间培育、采后处理五大技术环节,分析了中国百合种球繁育的技术问题及生产现状,提出核心技术仍是百合种球国产化的拦路虎,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百合种球 国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