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水、陆稻杂种优势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个水稻品种和6个陆稻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差异较大,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差异也较大.杂种优势分析表明:陆稻品种之间杂交有不同的杂种优势表现,水、陆稻杂交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超亲优势和平均优势.说明陆稻可以作为改良水稻品种产量或个别农艺性状的资源加以利用.水稻品种也可以在陆稻品种产量或个别产量性状改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

关键词: 稻白叶枯病抗性 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养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高γ-氨基丁酸(GABA)和抗性淀粉(RS)的水稻品种,并配之相应的栽培措施是功能稻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云南和浙江近期育成的4个水稻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养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肥和分蘖肥对水稻的产量、每穗有效穗、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总粒数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穗肥能增加水稻成穗率、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剑叶、倒二叶长宽。②不同时期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的影响比常规稻更显著。加强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养分管理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水稻 养分管理 施肥时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优良种质资源抗花叶病评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筛选出的强致病性花叶病病毒分离物(SrMV-HH1)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4份甘蔗属资源材料及11份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进行抗花叶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级免疫材料13份(52.0%),3级中抗材料3份(12.0%),4级感病材料6份(24.0%),5级高感材料3份(12.0%)。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高粱花叶病毒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对怒江杧果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研究,丰富我国数量化、规范化的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对243份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叶长、叶宽、叶柄长、果质量、果长、果宽、果厚、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上9个性状均存在13%以上的变异系数,并且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8S)、(X-0.5246S)、(X+0.5246S)和(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1~5级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0%、20%、40%和10%,χ2分布性状近似的按正态分布性状处理。该研究为我国杧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化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杧果种质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怒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龙胆是云南地道中药材,从滇龙胆本草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物资源、栽培现状、种植产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研发情况,并结合云南省内滇龙胆种植产业的具体状况,讨论了滇龙胆药材的合理种植规划.

关键词: 滇龙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资源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钼锌单施及配施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桶栽试验,研究B、Mo、Zn单施和配施对甘蔗新台糖1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B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糖分、重力纯度和简纯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甘蔗的还原糖含量、纤维分;增施Mo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增产效果良好,但也会增加甘蔗的还原糖、纤维分的含量,降低甘蔗的重力纯度和简纯度;Zn较有利于甘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增产效果不如Mo明显,改善品质的效果比不上B。试验还表明,B、Mo、Zn配合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1%;2种微量元素配合时以B、Mo配合最佳,其产量与B、Mo、Zn处理差异不显著,以B、Mo、Zn和B、Mo的增糖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糖26.16%和30.55%,但B、Zn配合的效果最差,甚至比不上单施B和Zn的效果好。成茎率除单施B和Mo、Zn配合施用有降低成茎率的趋势外,其他处理都有增加成茎率的趋势;无论是单施还是2种、3种微量元素配施对甘蔗茎径的影响都不显著(除B、Zn配合)。增施微量元素对甘蔗的茎长没有明显的影响(除Mo、Zn比对照显著低)。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丽豹子花的离体快繁和瓶内结球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美丽豹子花(Nomocharis basilissa Farrer.exW.E.Evans)。2材料类别鳞片切片。3培养条件(1)鳞片切片诱导培养基:MS+BA0.1mg·L-1(单位下同)+IBA1.0+糖60g·L-1;(2)无菌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切花单头菊试管苗叶片植株的再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3个切花单头菊品种,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和直接诱导芽途径建立再生体系,探讨叶片不同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基因型对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贵"诱导愈伤组织能力和分化芽能力最强,MS+NAA 1 mg/L+6-BA 2~3 mg/L为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MS+6-BA 1 mg/L+IAA 0.3~0.5 mg/L为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

关键词: 切花单头菊 叶片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云南越桔种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在丽江采集的云南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催芽试验,研究了不同贮藏年限和处理温度以及赤霉素GA3不同处理时间及浓度对云南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萌芽率差异极显著;不同贮藏年限间的萌芽率差异不显著。在10~30℃,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最大萌发率达53.67%。GA3不同处理浓度间的萌发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时间的萌芽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升高,萌发率降低;浓度为100μl/L时,随着处理时间加长,萌发率随之升高;浓度为1000μl/L时,随着处理时间加长,萌发率降低。

关键词: 云南越桔 萌发率 温度 赤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