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4份粗山羊草抗白粉病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粗山羊草为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通过对来自不同产地的粗山羊草抗病性进行鉴定,用离体叶段接种方法接种12个小麦白粉病菌株(E02、E03、E05、E06、E07、E09、E11、E15、E18、E21、E23、E25),鉴定了34份不同产地的粗山羊草抗病性。结果表明:9份粗山羊草(Y170、Y186、Y189、Y192、Y201、Y206、Y212、Y214、Y215)对12个小麦白粉病菌株完全免疫,有3份山羊草(Y126、Y208、Y185)对12个菌株全部感病,其余的材料抗白粉病的部分菌株。田间全生育期用混合菌种鉴定粗山羊草抗性,其结果与离体叶鉴定的结论相一致。粗山羊草Y219与Y122杂交的后代的遗传分析发现抗病基因是1对显性基因控制;Y215与Ae43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抗病基因是1对隐性基因控制。


云南山地蚕桑产业发展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拥有大量适宜栽桑养蚕的山地。栽桑养蚕在山区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蒙自县冷泉基地发展山地蚕桑的调查分析,推断云南可建成规模化的优质原料茧基地。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家蚕培养细胞的技术体系研究
《蚕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家蚕培养细胞是家蚕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与pBac[A3Neo+A3EGFP]转基因表达载体,对家蚕卵巢细胞BmN-SWU1、BmN-SWU2、BmN和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进行了外源DNA质量、脂质体用量、转染细胞密度和转染孵育时间等4个转染条件的优化实验,筛选到了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最高的细胞系BmN-SWU1。BmN-SWU1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为:外源DNA0.6μg,脂质体2.5μL,细胞密度1×105mL-1,无血清条件下孵育24 h。此条件下转染效率可达55.08%。用抗生素G418筛选转染后的BmN-SWU1细胞,建立了GFP转基因细胞系。


AGPase反义基因转化番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有魔芋AGPase反义基因的质粒pBAGP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中,再采用叶盘法将其转化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栽培品种"合作908"中,获得含AGPase基因的番茄抗性植株。最后,经卡那抗性鉴定、NPTⅡ基因和AGPase基因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反义AGPase基因成功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为番茄改良品质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反义载体 遗传转化 番茄


gfp基因甘蓝质体表达载体构建及原核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自交系‘03097’为试材,PCR扩增并克隆了甘蓝质体的trnI-trnA基因区段,利用该基因区段作为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构建了甘蓝质体定点转化载体,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基因区段大小为2.7 kb。进行序列分析后,经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成含Prrn-gfp-aadA-TpsbA表达盒的质体表达载体,酶切鉴定表明,所构建载体符合预期设计;gfp基因能够在质体特异性启动子Prrn及终止子TpsbA的调控下高水平表达,表达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41.0%,包涵体占菌体蛋白的38.0%。该载体的构建为后期甘蓝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其它功能基因导入甘蓝质体进行性状改良奠定了基础。


从云南蝴蝶兰上检测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电镜观察、DAS-ELISA以及RT-PCR检测,从症状表现黄化、环斑的云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病样中分离得到的一个病毒分离物Tospo-Pha。该分离物粒子近球形、具包膜、直径约90nm,与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saic virus,WSMoV)/花生芽坏死病毒(Groundnut bud necrosis virus,GBNV)复合抗血清呈强阳性反应,分子检测发现该分离物SRNA5′末端序列与CaCV大岩桐分离物(CaCV-Gloxinia)同源性最高(91.0%),在系统进化树中与CaCV聚于同一分支。上述结果表明,从云南蝴蝶兰中分离到的Tospo-Pha属于Tospovirus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