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荞麦轮纹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荞麦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建立荞麦轮纹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可利用的抗轮纹病的荞麦种质资源,本研究以TP2和KP14为供试材料,在健康荞麦叶片正面针刺处理,然后用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菌饼进行接种;利用建立的抗性鉴定方法,对50份荞麦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显示:针刺5针接种叶片病斑出现较快,且比针刺1针、针刺3针的叶片病斑大,针刺5针的病情指数最高。50份荞麦种质资源的病情指数有差异,其中YZ-18的病情指数为29.63,为高抗种质资源,YZ-2、YZ-5、YZ-13和YZ-9的病情指数均低于40,为中抗种质资源,其余为感病种质资源。因此,接种前叶片正面针刺5针的方法为最佳的抗性鉴定方法。50份抗性评价的荞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份抗病种质资源。


西南部分地区荞麦根结线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大多数为单一种群,23.5%的样品为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组成的混合种群。调查发现前作为烟草或马铃薯的地块,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为6.0%~77.5%,病情指数为1.4~26.1,而前作为玉米的荞麦根结线虫则较轻,被害株率最高为16.0%,相应病情指数为2.3。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不同的9个苦荞品种的开花日数、株高、一级分枝数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Tukey的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性状间有显著差异的6个品种,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根据对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间差异的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出株高、一级分枝数等6个性状有显著遗传性差异的2个品种,测定其分离后代(F2和F3)各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式和遗传相关。在北陸4号和石荞的F4中发现了12个优良单株(早熟、矮秆、高产),并根据苦荞各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讨论了筛选优良株系的选拔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杂交育种法筛选优良株系时,首先利用SSD法繁殖至F4,再利用系统育种法来选拔最为有效。


西伯利亚龟象生活史及田间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201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荞麦田突然大量发生的西伯利亚龟象的生活史及习性、危害特点以及田间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龟象以成虫在土壤表层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出土危害,6月中、下旬交配产卵直到9月上、中旬。幼虫蛀茎危害,成虫取食叶片、嫩茎和嫩梢,并能作短距离飞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喷施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拌种,施用两周后对西伯利亚龟象的防效可达95%,八周后防效高达98%,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以及辛硫磷+噻虫嗪拌种也会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云南荞麦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粮食科技与经济 》 2010
摘要: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食疗功能,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又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和制造药物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云南省出口创汇的主要杂粮品种之一,具备重要的科研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云南省荞麦精深加工及其开发利用主要以初级加工产品或直接以原料进行销售和贸易流通的现状,指出荞麦产业存在加工科技含量低、产品适口性和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效果差等不足,提出立足云南,建立荞麦种植资源培育和优质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开发荞麦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荞麦产业品牌战略,融入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