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不同的9个苦荞品种的开花日数、株高、一级分枝数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Tukey的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性状间有显著差异的6个品种,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根据对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间差异的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出株高、一级分枝数等6个性状有显著遗传性差异的2个品种,测定其分离后代(F2和F3)各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式和遗传相关。在北陸4号和石荞的F4中发现了12个优良单株(早熟、矮秆、高产),并根据苦荞各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讨论了筛选优良株系的选拔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杂交育种法筛选优良株系时,首先利用SSD法繁殖至F4,再利用系统育种法来选拔最为有效。
西伯利亚龟象生活史及田间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201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荞麦田突然大量发生的西伯利亚龟象的生活史及习性、危害特点以及田间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龟象以成虫在土壤表层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出土危害,6月中、下旬交配产卵直到9月上、中旬。幼虫蛀茎危害,成虫取食叶片、嫩茎和嫩梢,并能作短距离飞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喷施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拌种,施用两周后对西伯利亚龟象的防效可达95%,八周后防效高达98%,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以及辛硫磷+噻虫嗪拌种也会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云南荞麦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粮食科技与经济 》 2010
摘要: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食疗功能,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又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和制造药物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云南省出口创汇的主要杂粮品种之一,具备重要的科研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云南省荞麦精深加工及其开发利用主要以初级加工产品或直接以原料进行销售和贸易流通的现状,指出荞麦产业存在加工科技含量低、产品适口性和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效果差等不足,提出立足云南,建立荞麦种植资源培育和优质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开发荞麦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荞麦产业品牌战略,融入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和建议。